浅析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

摘 要: 作为翻译理论的经典,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围绕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对乔治・斯坦纳本人、阐释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依据、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四步骤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重点阐释了斯坦纳翻译理论四步骤的内涵与外延,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mport)和补偿(compensation)。

关键词: 乔治・斯坦纳 阐释学翻译理论 四步骤 内涵与外延

一、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

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是西方翻译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以斯坦纳为代表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自诞生之日起便备受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普遍关注。1975年,斯坦纳在其巨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中阐述了语言研究与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任务与目标等重要问题。斯坦纳也因此书名扬天下,而此书亦被称作一部有关语言和翻译理论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二、阐释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阐释学(Hermeneutics)的基本定义是进行解释的科学或理论,是一种关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义的理论和哲学。阐释学最早用于探索词句或作品文本的意义,尤其是用于确立“上帝之言”的意义。据古希腊文献记载,为了消除文本的歧义和误解,那时的阐释学主要用于解释逻辑术和辩论术,以及阐释一些宗教、文学名著。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阐释学的研究领域从宗教经典扩大到对整个古典文化经典的阐释。这一阶段的阐释学理论处于神学阐释学阶段。

具体而言阐释学的发展历经两次重大突破:18―19世纪,德国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融合了不同领域阐释学思想,从语法和心理学角度将革新了古典阐释学,使其系统化,形成了具有普遍方***特征的普通阐释学(general hermeneutics);20世纪,德国哲学大师海德格尔(M.Heidegger)和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将阐释学解释为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并确立了其***的地位,将阐释学推向兴盛。这一阶段的阐释学理论进入了方***阐释学阶段。

总之,哲学阐释学认为理解总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无论是阐释的主体(读者或接受者)还是客体(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因此有其无法消除的历史性,并且哲学阐释学还认为偏见是理解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任何人在进入阐释过程时都不是如同一块白板,他/她肯定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传统、文化意识、道德伦理等进入阐释过程中去的。

三、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依据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阐释学主要用于研究理解、意义及读者与文本之间关系等问题。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斯坦纳(George Steiner)在其所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一书中,率先将阐释学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从而确立了翻译与阐释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翻译是对原作品的阐释与理解,阐释过程极富主观性的翻译研究,因此赋予译者对理解和阐释文本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海德格尔把阐释者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乔治・斯坦纳正是以海德格尔的翻译思想为基础,将哲学、语言学、诗学、文学批评和文化史学的理论应用于对语言的解释,因此阐述的重点落在翻译这个中心问题上。从阐释学角度来看,斯坦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他将翻译分为三种类型,即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其目的在于使人们了解不仅跨符号系统的翻译和不同语种之间的语际翻译是困难的,就算在同一语种内,方言与通用语或古语与现代语之间的语内翻译也并非易事,因此翻译的难点在于理解。

总之,乔治・斯坦纳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在实质上等同于一个解释的过程。他认同阐释学的普遍性,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这也是斯坦纳的翻译理论被归入阐释翻译学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说阐释学翻译理论就是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并以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从而产生的一种用来描述翻译过程或阐释运作的系统化理论体系。

四、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步骤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认为翻译过程就是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反之亦然,因此其阐释学翻译理论步骤构成了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描述的核心,共分为以下四步: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mport)和补偿(compensation)。

(一)信赖(trust)

心理学认为信赖是对以往认知行为的肯定和体现,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正面来看一切翻译活动都从信赖开始,对原文的信赖基于两方面,一方面来自经验,另一方面在于理论。首先,斯坦纳认为任何翻译活动都始于译者对译本的信任和选择,而信任和选择又源于译者对原文本的评价和认识、译者自身语言文化能力和个好,以及其翻译策略和目标等多种因素;其次,读者必须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言之有物,有阅读的价值,因此必须透彻地加以理解,否则不必阅读。但从反面来看,在现实翻译过程中经常很难达到译者与原文本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此时从心理上看是极度危险的。译者可能要面对“对他十分不利甚至充满敌意的文本”。此时译者会下意识地进入翻译的阐释活动的第二个步骤,即侵入(aggression)。例如晚清时期的文人志士面对着遭受国外列强入侵、国内的局面,他们充分发挥小说的***治教化功能,使得不少本来***治色彩较淡甚至毫无***治色彩的外国小说,在翻译成中文时都被冠以一种“***治性阅读”的使命,用以激发国人斗志。

(二)侵入(aggression)

斯坦纳认为侵入(aggression),作为翻译的阐释活动的第二步,是对原作者意***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原文的理解,简言之就是指译者侵入原文,对原文加以理解。其理论源于伽达默尔的翻译理论,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性。而这种理解的偏见却又是“合法的”,正是这种“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斯坦纳进一步提出任何译者都会受到来自主观或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任何译者对于原文和原作者的理解都是历史性的,绝对“信”的译文不可能存在,换言之,译者不可能完完全全再现原文或原作者的意***。因此译者对原文和原作者真正的理解并非去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要顺从和适应它,所以“侵入永远都是有偏见的”。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译者的“侵入”却是积极的,因为正是这种“侵入”使得译入语读者有机会接近原作者的意***,最大限度地理解原作。

(三)吸收(import)

基于翻译阐释活动的第二步,译者会在第三步即吸收(import)环节中对原文意思进行吸收,给译文注入新的活力,将原文的意思和形式移植归化到译入语中,用译入语完整地体现原作的所有信息。在这个阶段,不同译者虽然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把自己对原作语言和原作者意***的理解作为新的成分吸收到译入语中,但从宏观上看主要是采取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表达阶段的吸收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消化,即译文在译入语中完全取得了地位;一种是感染,即译文在译入语中永远保持陌生和边缘的地位。然而斯坦纳认为“吸收”也可能会“出现译入语文化纵,甚至被致残的现象”(斯坦纳,1998:315),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地理解翻译阐释活动中的“吸收”环节。

(四)补偿(compensation)

补偿(compensation)是指对翻译过程中的走失或走入进行补偿,即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斯坦纳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对原文意义的合并会无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损失,如在翻译的阐释活动的第二步“侵入”与第三步“吸收”中,语言、文化差异、翻译策略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造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信息缺失,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译者删除过多或添加过多。而成功的翻译必须寻求原文与译文的意义对等,因此,补偿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就显得必不可少,换言之,完整的翻译必须以“补偿”作为终结。尽管完美的译文并不存在,但正如斯坦纳所言,译者必须尽力“弥补以恢复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平衡”。

五、结语

本文就乔治・斯坦纳本人、阐释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依据、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四步骤进行分析,认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作为一门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学说,从独特的视角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后来学者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Steiner,George.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8.

[2]乔治・斯坦纳著.庄绎传编译.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3]符白羽.阐释学在翻译领域中的运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

[4]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2001.

[5]吴志萌.现代阐释学语境下斯坦纳的翻译观.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

[6][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

学习

浅谈修复DCY减速机的装配工艺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修复DCY减速机的装配工艺,内容包括dcy系列减速机四种装配形式的区别,dcy减速机型号说明。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笔者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设备数量和种类也成倍增多,同时设备维修的难度和对学生学习操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

学习

警惕“诱饵效应”陷阱

阅读(29)

“诱饵效应”是在现实生活中商家常用的但又很容易忽视的一种营销策略,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它可以有效地抓住消费者的心,增加商家的销量。因为“诱饵效应”出现,不少消费者购买了本来不需要的商品,跌进了“诱饵效应”的陷阱。本文从生活中的“

学习

恽铁樵的医学编辑实践与启示

阅读(31)

恽铁樵不但是近代翻译家、小说家,而且是一位中医学家、知名编辑。他弃文从医后,转而创建中医函授学校,并于1934年创办《铁樵医学月刊》,其间知人善任,择稿严谨,注重实用,冀望启迪民众、改良社会,影响一时。关键词:恽铁樵;《铁樵医学月刊》;大众化;中

学习

结婚记 第15期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结婚记 第15期,内容包括结婚记全文免费阅读,结婚记全文。球员们在赛场上拼杀了整整一个赛季,虽然赚的金银满钵,但也不免身心俱疲。世界杯比赛也已经结束,不管是赢是输,生活都要继续下去:在忙完四年一度的大赛之后,球员们现在还有

学习

浅议“建筑工程的标高”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建筑工程的标高”,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标高有哪些,建筑工程基底标高的名词解释。标高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竖向定位的重要依据,正确理解其相关概念及规定是保证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文章就标高相关的概念、规

学习

萨顶顶:从英国BBC捧回“世界音乐大奖”的中国女歌手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萨顶顶:从英国BBC捧回“世界音乐大奖”的中国女歌手,内容包括萨顶顶获得格莱美音乐奖,萨顶顶殿堂级音乐。萨顶顶,音乐时尚潮流浪尖上的舞者,中国第一电子女声,挑战自我音乐极限的全能艺人。伦敦时间2008年4月10日晚20时,2008年

学习

元代“古相·博陵第”瓷器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元代“古相·博陵第”瓷器,内容包括博陵第一款元青花瓷器,元代瓷器纪年款。景德镇在南朝陈时(557~589年)瓷业初兴。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官府遣官督烧瓷器以充贡品,从此,景德镇名扬天下。南宋末年,蒙汉战乱,社会动荡,大批北方

学习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直径的分析与控制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直径的分析与控制,内容包括700的灌注桩钢筋笼直径是多少,直径1米灌注桩钢筋笼多重。【摘要】灌注桩是建筑物承重的基础,它以其入土较深、大口径、嵌入岩层坚固,具有承载能力大以及施工时对周边土壤无挤压破坏

学习

浅谈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内容包括资本内部收益率与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通俗的理解。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资本结构对三种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而资本结构的变化,在项目全投资内部

学习

浅谈煤田测井中井径的分析利用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煤田测井中井径的分析利用,内容包括多臂井径磁成像测井费用,密度测井是不是受井径影响比较大。【摘要】测井井径,虽然是煤田测井历史上发展较早的方法,但是因为不能直接清晰地分辨煤岩,所以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测井井径的工

学习

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精选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精选,内容包括电商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怎么写,2020年残疾人精准扶贫事迹。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材料篇1卫生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材料(一)人穷志不穷、身残志更坚这铿锵有力、耐人寻味的声音在我耳边久久回荡x

学习

民族民间美术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民族民间美术,内容包括民间美术文字资料,民族民间美术。一、课前分析与思考本课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为蓝本开设的高中美术鉴赏研究课例。

学习

机构扩展法确定瞬心方法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机构扩展法确定瞬心方法,内容包括瞬心线机构,芯轴角度的测量方法。机构综合是机构创新设计最重要的内容,机构的运动综合是机构综合的基本内容,机构的速度分析则是机构运动综合内容之一。采用瞬心法对某些简单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学习

鲁西北速生林地间作灵芝栽培技术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鲁西北速生林地间作灵芝栽培技术,内容包括北方学习栽培林下灵芝去哪里,蓝山灵芝种植技术。在林地内间作灵芝既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又可以使农民获得较高的短期效益,是提高林地综合效益的一条新途径。从栽培季节、场地选择、

学习

描写性翻译研究及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性翻译研究及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小说的翻译批评与赏析,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比喻。本文对描写性翻译研究作了概述,指出该研究范式在研究的对象、角度、方法和目的方面分别具有宽容、宏观、实证和客观的特点,并

学习

英汉翻译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英汉翻译,内容包括英汉在线翻译,英汉对照翻译成中文。摘要:两种语言翻译的不对等性是每一个译者最困惑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由于文化背景、思维认知及固有的本族语使用差异,使英汉翻译绝对对等不可企及。翻译的对等是有限

学习

浅析英汉翻译中平行文本的应用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英汉翻译中平行文本的应用,内容包括论英汉翻译中语篇连贯的重要性,汉英翻译教程一二章翻译常识。【摘要】当今世界,各地文化相互渗透,文化传播成为人类活动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各语言之间意思的对等,平行文本在翻

学习

翻译史上的译者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翻译史上的译者,内容包括翻译家与翻译作品的往事,经典文学翻译作品集。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译者的身份在整个翻译史上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明确译者的身份与地位无疑能够帮助翻译学明确自身的定位,促进其更好、更快地

学习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准确翻译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初中文言文的准确翻译,内容包括初中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初中狼的文言文翻译。【摘要】针对学生在文言文准确翻译上三方面的困难,一是一些和现代汉语中的字面形式相同,意义却不同的词难于区别;二是有些句子语序颠倒不容易把意

学习

在哈萨克斯坦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在哈萨克斯坦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内容包括哈萨克斯坦眼中的中国,哈萨克斯坦面积相当于中国哪个省。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相邻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增加、不断加强,文化、教育等

学习

反向翻译,以写促学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反向翻译,以写促学,内容包括论文反向翻译,反向翻译。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改革的“瓶颈”,钱梦龙先生认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

学习

试论林纾的翻译思想及其翻译手法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林纾的翻译思想及其翻译手法,内容包括林纾的翻译作品和主张,林纾翻译的句子。[摘要]林纾翻译西方著作,旨在传播西方先进的文明教化,开启民智,激发人民反帝爱国热情,其影响最大的翻译著作是《巴黎茶花女遗事》和《黑奴吁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