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远古时期的各种传说到周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此琴学兴盛。直至元气大伤而从此不为后人所知。古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它,发扬它,让它重新登上舞台。为了不让它从此沦为博物馆中的艺术品,我们的民族音乐家们和音乐爱好者一直在努力改革。
Abstract: Guqin has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the various legend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formal stage of history the Zhou Dynasty, since then flourishing of Qin. From then until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attered but not known to later generations. Guqin is the worl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 must protect it, promote it and make it back onto the stage. In order not to let it become a museum of art from our national musicians and music lovers have been efforts to reform.
关键词: 古琴;现状;发展
Key words: Guqin;pres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中***分类号:J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200-02
0引言
琴,因为历史悠久的缘故,又俗称“古琴”。习称“七弦琴”。华夏先民们很早就发明了“琴”这种乐器。关于它的渊源,曾经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对此我们既不必全然相信,自然也不会对它置若惘然,因为很多神话传说就依稀保存有历史的部分真相,积淀有形成后世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可以说,“琴”是伴随着中华文明一步步出现的。很多材料记载了琴的创制与巫术、***腾有关。也有资料记载琴创制于虞舜时代,无论它创制什么时代,足以证明古琴悠久的历史。
1古琴的历史发展
古琴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是在周代。 周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音乐高峰时期。周代建立了我国最早的较完善的音乐机构,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传说周公“制礼作乐”,琴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内容。战国时期音乐异常繁荣“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著名的古琴演奏家伯牙,不但练就了精湛的演奏技艺,而且受到了“移情”的熏陶。唐代刘M《乐府题解》载:“成连善鼓琴,伯牙从之学,三年而成,然犹未能精妙也。成连曰:‘吾师方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至蓬莱山,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但闻海水汩没崩嘶之声,山林寂,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此曲即名《水仙操》。[1]”但是,此时的古琴并没有定型,从曾侯乙墓出土的古琴来看,这时期的古琴尚且是十弦琴,面板不够平直。
在汉代,古琴的形制基本走向了定型,由不定弦基本定为七弦,同时还出现了较为完善的共鸣箱和标志音位的琴徽,文人们纷纷参与古琴的创制,琴曲(歌)的创作等,并写下了大量的琴赋、琴赞、琴论等。例如,当时主要有杨雄的《琴清英》,桓谭的《琴道》,马融的《琴赋》,傅毅的《琴赋》等。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琴曲,流芳后世,经久不衰。蔡文姬以她的亲身经历谱写的《胡笳十八拍》更成为千古绝唱。魏晋时期,琴学方面的著作首推嵇康(公元223~226年)的《琴赋》。[2]其中,有对音乐作用的论述,认为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根据自身见解,把当时流行的琴曲分为两类:一是“曲引所宜”的上乘之作,如《广陵止息》、《东武泰山》、《飞龙》、《鹿鸣》、《 鸡》、《游弦》、《留楚窈窕》等;一是“下逮谣俗”的通俗琴曲,如《蔡氏五弄》、《王昭君》、《楚妃(叹)》、《别鹤(操)》等。还具体而细致地分析了一般琴曲的音乐评论,由此还可以使人感受到当时音乐发展的高度水平。
隋唐时期,由于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权、尤其是“贞观之治”以后,“***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带来了琴学发展的大好时期。成绩首先表现在古琴的创制工艺上,出现了以蜀人雷威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家。在琴曲创作、整理与演奏方面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仅丛形式体裁而言,就有小调、操弄、杂曲和琴歌等多种,它们突破了传统的“畅”、“操”、“引”、“弄”、的固有格局。[3]由于琴学的全面勃兴,唐代形成了明确的琴派之分,如唐开元、天宝年间,琴坛主要盛行的两大琴派――“沈家声”与“祝家声”,如琴家董庭兰即右师从“沈”、“祝”、二声而最终自立门派,别创新声。此外,《琴史 .论音》也有记载说:“唐世琴工复各以声名家,曰马氏、沈氏、祝氏,又有裴、宋、翟、柳、胡、冯诸家声。我们认为,琴派的产生与公认乃历史的产物,并非一时即兴之作,或人为的有意为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琴人间交流的频繁、琴乐风格的多元互补以及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加深,琴学的发展势必带来琴界共生互进,而非独自为限,画地为牢。
宋代***治、***事赢弱,而文化繁盛,琴学上出现了第一部琴史。作者朱长文,字伯原,号乐圃,家学渊源,精研子史,于“广览而博求”中编写出《琴史》六卷,收录自先秦至宋初琴人一百五十六人,并从《莹律》、《释弦》、《明度》、《拟象》、《论音》、《审调》、《声歌》、《广制》、《尽美》、《志言》、《叙史》等多方面做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至今还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明代掀起了一股私人刊印琴谱的风气。一些贵族文人将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琴曲、民间流传的琴曲,以及自己或他人创作的乐曲汇编成集,加入解题,予以刊行。
明初清末,刊印的琴谱集达百余种。现存最早的琴谱集为朱权的《神奇秘谱》,之后产生的琴谱的有谢琳的《太古遗音》、萧鸾的《太音补遗》、严的《松弦馆琴谱》、徐上瀛的《大还阁琴谱》、徐祺的《五知斋琴》、吴烘的《自远堂琴谱》等等。这些琴谱保存下了的琴曲约一千多首,如加上名称相同而内容不同的乐曲达到三千余首。明清时期古琴流派非常多,操琴名手也很多。著名的流派有明代的徐门浙派、虞山派、绍兴琴派,清代的广陵派、川派,等等。中华民国时期,琴学研究主要有琴人杨宗稷编著的《琴学丛书》四十三卷(1911)和周庆云(梦坡)刊编的《琴史补》和《琴书从目》等。此外,以查阜西为代表的今虞琴社同仁编印的《今虞琴刊》(1937)影响极大,直至当世。[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琴坛曾一度昌盛,出现了全国各地琴派并起、“四雄并立”(琴坛领袖查西、琴学宗师管平湖、著名琴家张子谦、学院琴家吴景略)的大好局势。可惜后来因为一系列***治运动,特别是“”的干扰而中缀,尤其是在“破四旧”中,琴学大伤元气,逐渐不为后人所知,琴(器-艺-学-道)遂日渐凋敝,最终沦为一种有待保护的人类文化遗产。新时期以来,围绕着琴学展开了一系列活动,特别是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的古琴打谱研讨会,使传统琴学有了新的起色。我们相信,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极美丽花朵”前景一定沛然可观。
古琴位于“琴棋书画”之首,是我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更是世界文化的遗产。《阳关三叠》,《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著名曲目仍被人们耳熟能详。可以说,古琴艺术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乐器,古琴艺术的文化内涵也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5]
2古琴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关于古琴音乐生存与发展的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有人说古琴必定“衰落”,将“蹶而不振”“沦为博物馆艺术”;有人说 “可以注入新的生命,使它在新时期生存”,因此“古琴不会衰亡,不应进入博物馆”。两种观点涉及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即古琴音乐在实际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应确定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定位?是定位于必定“衰落”、应使之成为“博物馆艺术”;还是定位于“注入新的生命”,使它在新时期生存,且得以发展![6]
古琴的现状存在两个问题:一保存,二发展。“保存”即对“传统艺术的那种完全不动原貌的方法,采取博物馆式的保存以特别的注意”。古琴艺术演奏独特、深奥且难以传承乏人,更须采取“博物馆式”的保存其“不走样”的“完美的恢复原貌”。想想“”中,多少优秀、顶尖的民族音乐家,演奏家罹难,没有留下他们创作的精华,所以,对现仍健在的老一辈的演奏家,进行艺术抢救工作,显得特别的重要。使它的艺术精品“不走样”地永久保存于博物馆中。至于“发展”,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展是要立于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创新。发展则必然对原古琴的题材、体裁、演奏法等方面免不了有所突破和“润色”。其演奏技法大多古琴演奏家们眼下仍以演奏传统曲目为多,新曲目大约不会超过百分之一二三。这样的发展有什么不可呢?而不允许触动古琴“一根毫毛”,“不客气的说,这是形而上学的机械看法”。“停滞不前,置新的听众于不顾,对改革取完全的保守态度,就会使传统艺术逐渐死亡”。“音乐的女神不能容许冻结”。她是在即兴性,流动、变化中得以青春不朽的。如果以为上帝允许我们为了保存她的外貌,而施以禁咒,使她象‘睡美人’故事所设想的那样,凝固了时间的进程,难道我们愿意只能得到一具僵死的‘木乃伊’吗?”[7]
现在懂古琴的人很少,再加上很少在公共场合演奏,很多人把古筝和古琴混为一谈。 古琴与古筝有什么区别呢?[8]相同点:都是弹拨类乐器。不同点:古琴有七根弦,声音小,内向,音色含蓄,深沉,古朴,雅致。古筝有二十一根弦,声音宏大,优美淳厚,清脆流动。位于“琴,棋,书,画”之首的琴就指古琴。古琴弹奏讲的是天人合一,不在技巧和感人,而在心境和自然。而古筝表达情感丰富,则略显透明。古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的,容易自我陶醉。古筝则倾向于弹给别人听的。[9]古琴超脱于尘世,古筝却食得人间烟火。为什么古琴不能象古筝一样普及?我们要怎样让它发展下去?
第一,走商业化道路。古琴追求得是于自然融为一体,寄情感于山水之间。在我们来看,它跟金钱、跟世俗社会是不应该发生联系的,但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如果不走向舞台,不走向观众,古琴就无法生存下去。[10]它要发展就必须改革,转化为一种“娱人”的乐器。我们要把古琴推上舞台,走入市场。让它走入录音棚,让电视宣传它。比如电视“笑傲江湖”里古琴的演奏,相信它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能感染每个人。不能否认琴和商业之间的联系,我们要让古琴艺术发扬光大,让它成为公众化,让众多的人认识古琴,了解古琴。为什么现在学习西方乐器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民族乐器发扬光大,让西方人学我们的乐器。古琴这个有中华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乐器,我们更加要拯救它,发扬它。
第二,走专业化道路。在大众的娱乐中,要让古琴慢慢走入专业化道路,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让它和其它乐器一样有考级,各大音乐院校设立古琴专业普及起来,有了专业性的队伍就不会永远自娱自乐。虽然这和古琴的精神相背离,但对普及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培养优秀的古琴演奏家,让古琴继续传承发扬光大,让古琴走入世界。
中国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深,内涵深邃。从古至今不仅得到本国有识之士的褒扬,也得到世界上没有偏见的学者的赞赏。遗憾的是国人在西方大炮的轰击下,在洋鼓洋号的声浪中,很多人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从此,我们的民族音乐被冷落。古琴,这个有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乐器也被悄然埋没。老一辈的民族音乐家都在尽力抢救,也需要我们音乐爱好者的齐心协力。如果就此把它关在博物馆,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损失和遗憾。我们不断努力改革,让古琴走向观众,走向舞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5):85.
[2]易存国.琴韵风流[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1):25.
[3]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281.
[4]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1):94.
[5]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1):25.
[6]冯光钰.古琴音乐与现代文化[J].载人民音乐,1995,(11).
[7]唐朴林.民:音乐之本(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2):138.
[8]北京古琴研究会编.古琴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2年8月北京第一版:21.
[9]许健.琴史初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第一版:139.
[10]黄树志.从琴弦探讨古琴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路向[J].澄心琴刊,2005,(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古琴艺术的发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