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和陆小曼位于上海四明村临街的一幢三层洋房里曾挂着一幅俞珊《莎乐美》的剧照,而在剧照旁挂著的,竟然是俞珊的一件舞衣。徐志摩对俞珊这位“肉感”与迷人的小姐的倾心甚至在陆小曼面前也毫不掩饰。俞珊简直能与金庸《飞狐外传》里的袁紫衣有得较量,后者抢来九个半掌门人之位,大闹天下掌门人大会,而俞珊则在同一时期迷倒了八位青大教授,“也险些将青岛大学闹散”,徐志摩笑言。
这位民国间如虹如月的女子出生于1908年,家世显赫。在浙江绍兴百年兴旺的俞氏家族里,出了不少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关系颇深的人:俞珊的祖父俞明震是南京陆师学堂的校长,是鲁迅先生的尊师,祖母是曾国藩的孙女,而俞珊的弟弟俞启威,曾与公开同居。后来则是以俞珊“表妹“的身份进入大上海的影剧界。
1929年,尚在女大读书的俞珊芳龄20。在一次话剧演出中,她的“金色眼睛”与“演剧天才”引起了田汉的注意,他旋即邀请俞珊加盟“南国社”。7月,南国社在南京公演,俞珊的激情一夜间将民国话剧界点燃,她表现的“莎乐美之吻”――因求爱不得遂割下所爱者头颅捧着亲吻的一幕,迷倒众生,从此定格在话剧史扉页。田汉赞叹她为“我们的莎乐美”,而这一毫无保留的欣赏之词却引起了妻子的不悦,二人为此发生口角。
不论其他,我们只看到俞珊像是一剂谁人都难以抗拒的,一袭裙,纯白或缤纷,足以让众人俯首称臣。
与徐志摩的“肉感茶杯”趣闻
民国时期一干文化名流有几位都曾拜倒在俞珊的石榴裙下。30年代初期,俞珊曾如同花蝴蝶般翩然飞入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丁克家庭。徐志摩对俞珊的迷恋甚至到了痴狂的程度,一次俞珊到上海演出,徐志摩和几个追星族挤到後台看俞珊化妆,俞珊忽然喊道:“啊呀,真要命,我要小便,我要小便!”没想到徐志摩不知是书呆子本性,还是诗兴大发,居然急急忙忙到处找,结果还真找到了一只痰盂,一本正经地双手捧着,口中喊著“痰盂来哉!痰盂来哉!”一路小跑送到俞珊面前,大献殷勤。
为了演好《卡门》,俞珊常登门来向徐志摩请教。终于惹得素来并不小肚鸡肠的陆小曼吃醋了,说俞珊“肉感”,有一种诱人的力量,之后常常为此而和徐志摩发生争吵。徐志摩却将一切推得干干净净:“你要我不接近俞珊很容易,但你也管着点俞珊呀!”陆小曼一贯有着“同性之德”,不愿意为难女人,只拿男人说事:“俞珊是只茶杯,茶杯是没法儿拒绝人家斟茶的,而你是牙刷,牙刷就只许一个人用。你听见过有和别人共用牙刷的吗?”
由于陆小曼的洞若观火,徐志摩只好把对俞珊的心思收回,投身在《新月》杂志的编务上。平时与俞珊的接触时也开始注意分寸,始于观赏止于观赏。
而青岛大学的那帮教授却没有那么幸运,身边没有理性太太的敲击与提醒,纷纷跌入俞珊那番天然健美的蛊惑中。
晚年梁实秋睡梦中念到的名字
徐志摩爱慕俞珊,时常情不自禁向梁实秋等人谈起她如何迷人。梁实秋不免心动,并与俞珊相识。1929年8月,俞珊主演的《莎乐美》在上海公演时,梁实秋专门前去捧场。
梁实秋到青岛后,仍难以忘却在上海的俞珊,常常在给徐志摩的信中,垂询她患伤寒的近况。俞珊甚为感动,病愈后,她便来到梁实秋任***书馆馆长的青岛大学“追随请益”。此时的梁实秋已成家,夫人程季淑非常贤慧,但俞珊一来,他却是免不了闹出许多“话柄”。徐志摩1931年6月14日给陆小曼的情书中写道:“星期四下午又见杨今甫,听了不少关于俞珊的话。好一位小姐,差些一个大学都被她闹散了。梁实秋也有不少丑态。”
梁实秋对俞珊的迷恋,只开了花未结成果。俞珊早在60年代便香消玉殒,但据韩菁清回忆,古稀之年的梁实秋尚在梦中时呼“俞珊”――在以幽默见长的文学大师的心目中,俞珊是民国的玉女掌门人。她永生在他的记忆中,在暗夜里,在心头间,时时放光,如虹如月。梁实秋对俞珊着墨不多,然而他对俞珊的那份暗恋,却要在一别经年后才在梦中浮出水面。
沈从文的“偶然”之恋
1931年,苦恋张兆和4年无果的沈从文来到青岛大学,邂逅了俞珊,这无疑是他情感世界里的惊鸿一瞥。沈从文一面受其吸引,一面以蔑视来对抗她的魅力,称“陌生女客”不过是一个“受过北平高等学校教育上海高等时髦教育”的女人,“照表面看,这个女人可说是完美无瑕,大学教授理想的太太;照言谈看,这个女人对于文学艺术竟是无不当行。精神上还是大观园拿花荷包的人物了。”――大观园里拿花荷包的,不是宝黛,是司棋一类人物。这里的轻蔑意味是很浓的。但,焉知不是故意贬抑的方式来对抗她的魔力?极力找出对方的不足,从而来为发炎的情感抹膏药,这种手段并不新鲜。
我们可以从他创作于1942年的长篇回忆性散文《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中略窥一二。这部书被研究家认为是他除张兆和之外几段恋情的告白。美国汉学家、研究沈从文的专家金介甫曾统计,《水云》中一共写了4个“偶然”,第一个“偶然”就是俞珊。金介甫还认为,在沈从文的《八骏***》中,俞珊就是那位“着浅黄颜色袍子女人的身影”。文中的主角达士,无疑有着闻一多的影子和沈从文的感悟。沈从文也曾坦承,创作《八骏***》时,“情感即已抬了头”。
俞珊激动和鲜活了沈从文,这是一种间接创造,从客观上繁荣了文学。从这一角度来看,俞珊对近代文学可是不无贡献。
闻一多
留美诗人闻一多时任青岛大学国文系主任,被徐志摩评价为写得最好的长诗《奇迹》,便是情迷俞珊的心灵直播。
“我要的本不是火齐的红,
或半夜里桃花潭水的黑,
也不是琵琶的幽怨,蔷薇的香;
……
我要的本不是这些,而是这些的结晶,
比这一切更神奇得万倍的一个奇迹!”
“我听见阊阖的户枢砉然一响,
传来一片衣裙的――那便是奇迹――
半启的金扉中,一个戴着圆光的你!”
闻一多在1930年夏来青大执教,这首诗写于年底。一脚踏上青大,便跌入恋爱了。次年暑假将妻子送回湖北乡下。1931年,应是闻一多的热恋年,梁实秋在《谈闻一多》中说:“实际是一多这个时候在情感上吹起了一点涟漪,情形并不太严重,因为在情感刚刚生出一个蓓蕾的时候就把它掐死了,但是在内心里当然是有一番折腾,写出诗来是那样得回肠荡气。”
据说,在闻一多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时,徐志摩曾亲自来青岛见过俞珊,请她约束自己。徐志摩是否规劝过闻一多我们不得而知,但闻一多不愧是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知道这场不伦之恋不会结出好果子,索性壮士断腕,把自己那颗滚烫的心化成瑰丽炽热的诗句,从此了无挂碍。
就像诗中所说“半启的金扉中,一个戴著圆光的你”,一生只有一次。对于闻一多而言,他不是属于儿女情长的,生命更多地在诗歌、学术、正义中绽放,他有更为高远的志业,恋爱不过是个插曲。
直到1932年暑假闻一多离开青大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这场苦恋才划上了句号。
赵太侔古井生波
1933 年12 月,俞珊终于嫁给了比自己年长19 岁的赵太侔。
赵太侔时任青岛大学校长,是当时国剧运动的倡导人之一。当俞珊来到青大,不仅将一干教授的心火点燃,亦诱发了平常不苟言笑的赵太侔潜藏的情愫。为了得到俞珊,赵甚至休掉了结发妻子。1933年4月,俞珊的弟弟俞启威(后改名黄敬),因从事地下***工作被抓,赵太侔利用自己的威望(时任青岛大学校长)将他救出,赢得了俞珊的好感和信任。俞珊最终与赵太侔的结合让人们总也不明白,俞珊怎么会嫁给这么一个少言寡语的先生。幸好自此以后,青岛大学这场发乎红颜的波澜才算稍加平息。
从这些民国文化界的轶闻观之,俞珊的魅力确是非凡。然而世人常说红颜多薄命,***后,俞珊和赵太侔这一段一早便不被看好的婚姻关系也随之解体。因早年与的关系,俞珊在中惨遭抄家和剃“阴阳头”的侮辱,于1968年悲愤而死。或许是巧合,同年,赵太侔投海自尽,田汉含冤去世。与之有瓜葛的几位才子徐志摩(飞机失事)和闻一多(被特务暗杀)也先后离去。几位曾经的新月才子中,只有梁实秋算是例外,至老年了还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黄昏恋,那便是后话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俞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