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于吉卜林文学创作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甚至跨越了20世纪的百年岁月。作为一名出身于印度并长期在印度生活、工作的英国人,吉卜林的人生轨迹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殖民主义色彩,很多人也正是从殖民主义思想的角度审视吉卜林的创作。一方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使得吉卜林无法被英国文学史彻底遗忘,在各种类型的英国文学史中会不可避免地提及吉卜林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他偏离主流的创作内容、过分鲜明的***治立场以及他为殖民主义“粉饰”的价值倾向使得吉卜林陷入到得到认可又不打入另册的尴尬境遇中。
一、帝国意识与吉卜林
作为一名高产的作家,吉卜林的文学创作涉及诸多领域。在为读者留下大量文学作品的同时,也为后人解读英国作家的帝国意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认真阅读吉卜林的文学创作之前,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是吉卜林的文学创作与英国社会***治生活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吉卜林在自己的小说中详尽地描写了自己生活的印度次大陆,将他所看到的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英国人、印度人、印度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同时,他又没有将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殖民者,对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士兵表现出了莫大的关怀和爱心。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文坛而言,吉卜林的出现无疑为沉闷、略显自以为是的英国文坛送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另一方面,读者在阅读吉卜林的很多作品时会感受到浓厚的***治色彩,这使得我们认识到缺乏从***治的角度去认识吉卜林的文学创作。作为一名将自己的***治立场和价值准则完整地表现在作品中的作家,吉卜林从来不掩饰自己积极认可英国殖民的客观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一名作家的吉卜林等同于***治的鼓吹手,他对于英国的殖民统治带有浓厚的帝国意识。
以上两点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了吉卜林文学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帝国意识”。 所谓的“帝国意识”是与吉卜林本人跨越19、20世纪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的。在吉卜林早年的创作中,印度作为文学文本中重要的审美意象之一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当他将关注的视角转向英国的历史时,“把英国的过去、现代以及与古罗马帝国的隐性比照放置于文本中,穿越时空的各种元素交织在一起,这种心态和努力在他个人的创作及当时众多的其他作家中极具代表性的。”[1]347简单地将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帝国意识”联系起来并不恰当,当有形的帝国已经逐渐远去,他们留给殖民地人民的不仅包括经济架构,更为重要的是先进理念的植入。在历史的阵痛中没有英国的殖民,世人看见的印度将是另一幅景象。
在小说《征服者威廉》中,吉卜林描写了以斯科特为代表的一类人。他凭借着自己的默默付出去拯救遭受灾难的人们,他不仅体恤下属,而且能够从事一些传统观念中男性不应从事的工作。这是一个真正为殖民地地区人民奉献的人物形象,当他最终赢得所有人的肯定和尊重时,作者心目中最为理想的“英雄”诞生了。当斯科特的正面形象得到了肯定的同时,读者更应注意到最终的“征服者”是威廉。这是一位在小说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女性,不同于吉卜林对于女性人物形象的常规设定,这是一个全新的女性――她承受着印度传统文化和殖民者的多重压迫,但最终往往能够找寻到自己的归宿并以回归家庭的方式完成灵魂的净化。将殖民地女性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充分展现了吉卜林复杂的形态:他既渴望在异域文明中找寻到完美的女性,又渴望敢爱敢恨的女性服从“宗主国”的利益。
因此读者不难理解为何吉卜林将小说的女主人公设定为“征服者”,不是威廉征服了斯科特,而是完美、高尚的斯科特征服了威廉。作者头脑深处的“帝国意识”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使我们认识到解读小说《征服者威廉》不能采用传统的“审美解读”模式。
二、完美的“征服者”
作为一名笼罩在爱情面纱之下的作品,《征服者威廉》最为重要的角色无疑是小说的女主人公。细心的读者很容易就会发现作者将大量的篇幅用于描写小说的男主人公斯科特上。造成这一创作模式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作者身处的时代仍旧是传统文化占据话语强势地位,对于女性展现自我意识以及表达个人意愿的行为往往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了有效地避免自己的作品遭受“道德捍卫者”的攻击,吉卜林在写作中采取一定的规避策略是可以理解的。
小说的女主人公威廉是“一个进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女子,为帝国建设者们扫除一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为他们擂鼓助威,充当得力助手。他们为了印度同心协力,充满了昂扬的斗志,也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职责”[1]37。小说以一场发生在印度南部省份的饥荒作为背景,不同于将苦难作为叙事主线的同类小说,《征服者威廉》所描绘的人物是快乐地生活在印度这片土地之上的。一方面,读者能够感受到斯科特和威廉等人为了心中美好、幸福的印度而不懈努力,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目的性。因此,在他们奋斗的过程中即便是遭遇了短暂的挫折和打击,也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恢复状态,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困惑、犹豫,反而展现出强烈的满足感;另一方面,威廉所展现的价值观是英国文化中肯定男性地位的传统观念在发挥作用,是对于女性的否定和抹杀。小说的标题是“征服者威廉”,所描述的正是威廉对于斯科特的征服,作者甚至将其与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威廉公爵”联系在了一起。从中不难看出,在吉卜林的心中,征服男人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更是展现男性魅力的直接推动力量。
作为一名被吉卜林给予了很多溢美之词的表现对象,威廉的完美不是以展现自我的个性和锋芒作为主要方式的,而是将自己掩盖,进入到男性的身后。当威廉在工作中寻觅属于自己的爱情时,肯定个人奋斗和重视自我价值的社会氛围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威廉和斯科特的爱情是在快乐、宽松的氛围中逐渐培养、发展起来的,当他们将自己的才能逐渐展现出来的时候,收获的就是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吉卜林将“征服者”的形象塑造得愈发完美,绝不仅仅是为了凸显对爱情的歌颂,更是对于帝国的肯定。
当牧羊人们夜间看护他们的羊群,
所有人都坐在地上,
上帝派来的天使下来,
光辉照耀万丈。
“不要怕,”他说(因为巨大恐惧攥捏着他们不安的心灵),
我带给你们和所有人类
幸福快乐的消息。
在小说的结尾,吉卜林描绘了一段近似宗教的神秘场景,二人的结合仿佛是神秘、高尚的宗教活动一般。这一切在与之前的景象形成巨大反差的同时,更加凸显出小说塑造的完美“征服者”。威廉认同男性社会和男性话语的行为不仅为她创造了美好的婚姻,还为她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甚至是得到神的祷祝。至此,征服者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最终成为近乎完美的存在。
三、完美的“征服者”与帝国诗人
小说《征服者威廉》完成于1898年,收录于小说集《白天的工作》中。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关注是十分有限的,经过对于小说文本的认真研读之后,笔者意识到:“在这篇作品里,吉卜林极力在表现他理想中的生活原则,同时作品里也没有前期作品中常见的抑郁、阴暗甚至是恐惧,相反,倒是多了一些和谐、温暖;没有前期作品中常流露出的困惑、不安,有了难得的踏实、安详。”[2]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有很多,殖民语境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这部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层面的爱情小说,作者没有将男欢女爱、卿卿我我作为二人情感发展的主要内容,而是将威廉和斯科特两人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相互关照作为了情感发展的关键。这样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寻觅的爱情经由吉卜林的描绘呈现在了小说《征服者威廉》中。当读者阅读小说时,往往会沉醉在二人的幸福生活之中,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故事发生在殖民时代的印度。当时的英国***府正在为完成对印度的完全殖民化而努力,印度人民也在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奋斗。正是在如此特殊的时代中,威廉的故事发生了。
“吉卜林一生梦寐以求的是大英帝国的强大与繁荣,他一生都在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帝国形象。他后期作品里表现出的对大英帝国命运的忧虑、对个体殖民者行径的痛心,也依然折射出他的帝国之爱。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信念而执著努力,与其责备他是‘殖民主义者’,还不如说他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3]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一点,读者才能真正理解吉卜林笔下的《征服者威廉》想要表达的价值诉求。对比吉卜林此前的作品,我们会发现早期英国殖民者和印度人激烈斗争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温情脉脉的和谐场景。
对于生活在印度的人们而言,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民族习惯,但当他们面对巨大的灾难时却表现出高度的统一和协作。小说是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中展开的,斯科特和威廉之间微妙的情愫随着二人的接触逐渐酝酿、升华。作为大英帝国的歌颂者,吉卜林对于英国的认同感来源于他对伟大帝国的崇敬。所不同的是,在他的笔下,读者很少能觉察到刻意的修饰和掩盖,更多的是以温情脉脉的方式向世人展现自己对于英国殖民的认可。除了小说中描写的威廉、斯科特外,还有很多小人物值得读者重视。乌拉就是这部小说中十分重要的小角色,在他的身上既不失善良,又略带几分奸猾,却对自己的主人十分忠心,当他大胆地采用土法挽救主人的生命时,英国殖民者和印度人民的关系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参考文献]
[1] 李秀清.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洁.理想的殖民者――吉卜林短篇小说《征服者威廉》解读 [J].小说评论,2008(05).
[3] 张金凤.“帝国世人”吉卜林的爱与痛[J].世界文化,2008(03).
[作者简介]
耿娟(1970― ),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短篇小说格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征服者威廉》的审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