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尚文认为语文教学应当着重于语感的养成和发展。本文浅析王尚文的语感论观点,对其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包括语感论内涵的分析,语感论对教学观的影响,以及语感论应该推广的理由等。
关键词:王尚文;语感;语感论;语文教育思想
一、语感的内涵
语感,这个词语我们可以将其拆分开来进行理解。并基于王尚文的观点,从字面上入手,“语”应当包含语言(言语行为)和言语(言语作品)。置于语文学科内部而言,是指向以“语用”为核心的语言教育,并提倡主要进行言语表现形式的学习。“感”是指感知、感染、感悟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讲,语感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感受性”,即人对客观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作为语感的刺激物必然是言语内容赖以存在的物质的言语形式。从这里不难看出,语感的来源是多重多样的刺激物,语感的产物是人X中形成的主观感受,也就是所谓的“直觉”。
对于王尚文所说的这个心理过程,我们有几点需要注意:
1.刺激物的特征。在语文学习中,这些促进语感产生与形成的刺激物笼统而言,应当包括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事物。但无论刺激物的存在形式如何丰富,从王尚文的观点讲,必须守住语文学习的底线――致力于言语形式的学习,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如果守住了言语形式这一门槛,教的即使是***治性论文,也不会上成***治课;跨越了这一门槛,即使教的是诗歌、小说、散文,也会上成***治课或别的什么课。也就是:“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2.重视强化的作用。语感的形成有其心理学依据,王尚文也特别强调了语感形成的过程不是简单的“S――R”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存在着同化和顺应两种状态的。但无论过程复杂或是简单,有一个环节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也就是“强化”。比如,他认为语文基础知识要通过大量有关的言语对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从而附着于他们的心理结构,也就是形成条件反射。因而,只有得到了合理强化的刺激,才能让学生对刺激物产生霎时的条件反射。王尚文基于此提出了一条检验是否形成语感的标准,就是“高品位的语感能使言语主体一听就清、一读就懂、一说就通、一写就顺,而且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但是,我们知道,在母语学习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对母语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语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认为语文课是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对此,王尚文认为在培养语言的基础上,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语感的素质,使之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
3.语感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王尚文提倡语感养成应关注言语表现形式,但这并不等于忽略言语内容不管不顾,更不等同于忽略整体而肢解文章,进行所谓的美词美句美段分析。这种肢解课文,分析哪个词好,为什么好的行为至少应该建立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之上。从学生语感发展的过程说,笔者认为应当存在的状态包括:初读课文时候的混沌模糊的理解,这里的理解是属于自己的解读,是根据自己的前知识储备而形成的语感。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对整体的内容、情感等有自己的初步的浅层次的理解。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是能够知道哪部分的表达形式是吸引自己的,是优美的,是可以学习借鉴的。第二层次的语感,应该是在经历过教师专业的解读分析之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文章最具特色的地方有自己的解读,并通过倾听他人的见解,通过多次阅读,产生新的语感,并强化了这种语言感知能力。第三种状态应该是,在现实的言语环境中使用这些所学的语文知识,能在相同的场合中瞬间调动自己的这种言语能力,进行言说行为,凭借得以强化的语感进行交流,或者在相似的场合中能够迁移这种语感状态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语感会经历一个由混沌模糊到条件性反射的过程,面对学习材料要做的就是玩味斟酌、模仿学习、求教进步,在环境中理解,在实践中运用,来建构属于自己的解读,发展自己的语感。
二、语感论视阈下的教学观
1.语感论视阈下的教育观。提供丰富多样的言语形式刺激。通俗的说,从吸收方面讲,语感就是接触多了,产生了自然的条件反射,无论正确与否都有有自己刹那的感悟、解读。因而要多给学生接触言语形式好的材料,多帮助他们对一些字词等产生刺激,并强化这些刺激物的作用。在课堂语文教学之中,学生接触到大量优质的言语材料,基于王尚文提出的语感形成的心理过程,我们应当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言语材料,以便可以更多地刺激学生的大脑,促进他们语感的形成。他提出“语感是言语对象化于人的语言器官的结果,离开具体的言语形式,语感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形、影像、文字等的结合,帮助学生在立体交错的语言环境中,从多角度刺激大脑高效的接受有效的言语表达形式,促进语感的形成与强化。但在这个过程中,王尚文认为“言语主体只要一开口说、一下笔写,他就已经观念地介入了表述对象,尽管他主观上是何等真诚何等努力地试***客观地加以表述,也仍然不能不受到他感知、认识水平的支配,不能不受到他情感、态度的左右。”故而,需要帮助学生接触正确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形成正确的语感。
创设语言应用环境。从表达方面讲,就是让学生多写多说,能够运用他们形成语感进行正确、优美、有效的表达。同时,还要具有语文意识,这是王尚文很提倡的一个观点。对“语文意识”,他的解释是“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语文意识的养成就是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在对各种文体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文体的最突出的几个特点来创设条件,让学生进行实践运用,以强化他们的语感。
2.语感论视阈下的学习观。重视言语形式的积累。王尚文认为“只有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言语形式,学习有关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的一般知识也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这些抽象概括的一般知识才能懂得深、学得活、用得上,否则就有可能走上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绝路。”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古今中外语文教学都以言语作品为主要教材内容。比如,我们知道的“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比如朱熹读书法中提倡的“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等都是这个意思。当然,现如今我们的语文教育当然需要更加的高效,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语感的形成,语文素养的养成是离不开对优质言语形式的积累的。这就是他所说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主要还得通过学生的感官、心灵对优秀作品语言的感知、揣摩、玩味,在长期的反复的实践中自然积淀而成,也就是“循其自然”、“神而明之”。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困难之处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沉淀。
强调实践应用的价值。前文已经谈到,我们语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通过自己形成的语感来吸收别人文章中的信息,同时,通过自己的语感进行表达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的进行语感的应用,并在应用中强化习得的语感。也就是王尚文所说的“语文教学可以顺水推舟地把作为学习形式的读、写、听、说自然而然地变为学生的生活形式。”
三、语感论存在的意义
1.突出了语用的地位。相比较语文的性质应属于“人文性”或是“工具性”而言,王尚文虽然没有明确强调(或许是回避争论这个问题),但其一直致力于语感的研究,并提出“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主要不是它们的内容。这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根本区别。”从中可以看出,通过不断的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语感,学生可以形成对言语形式的准确高效的条件性反射,语感习得的来源是大量接触丰富多彩的言语表现形式,无论是积累、诵读、还是实践运用,都有助于语感的形成与发展。而习得的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对言语材料产生长效、高效的解读。这双向交互的语感过程,究其实质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也就是王尚文所提倡的将“语用”作为语言学习的核心。
2.强调了对话的地位。语感的来源是丰富多彩的言语形式所带来的刺激,这些刺激物在语文教学之中主要表现为文质兼美的文本材料。面对这些文章,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遵循现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在意识支配下自觉捕捉能够刺激自己现有语文知识和能力兴奋起来的字词句。根据王尚文的解释,就是在自己大脑中形成对刺激的主观反应,这个主观反应既是他所说的“直觉”,也是巴赫金所提出的“对话”。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促进了自己大脑中语感的产生,与师生进行对话,丰富和发展了之前所形成的语感,此后在经过多次自己的思考解读,从而完成了语感在来源上的形成过程。在下一个语感运用过程中,也是在语感的支配下通过对话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括书面形式的交流,也包括口语交际上的交流。
3.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言语学习习惯。语感是不能离开阅读大量文质优美、言语形式值得借鉴的言语材料,离不开积累和沉淀,离不开多次言语实践应用而兀自形成的。阅读、积累、运用,这一系列语感养成的方式都可以为我们言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沃土,助我们言语能力的发展。这不仅仅对我们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对任何时候的文本阅读、信息提取,对有效地表达自我观点,有效地和他人交流交际等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倪文锦,王荣生:人文・语感・对话――王尚文语文教育论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介:纳薇h(1987-7-4),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本科毕业生,现为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