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正规组织看,农民的贷款利率是很低的,但这并不能合理的反映出农民贷款的成本。本文从农村信贷的供给和需求、利率水平的形成和利率结构、信贷现状的成因以及未来我国农村信贷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考察我国农村信贷内部深层次状况,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信贷;利率;发展趋势
中***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并针对当前的农村金融现状,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几年内,国家势必要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通过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清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改革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到的是农村金融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对于农村信贷市场是否具备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和环境。骆家奇(2003)认为,只有中央银行监管到位、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内控制度科学有效时,农村信用社才能推行利率市场化。易金平、杨涛(2003)认为,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对社会产生的波动较小,农村经济主体的市场化条件较为成熟,信用社已经积累了利率改革的经验。中国人民银行渭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2)认为,民间借贷不断发展的后续资源及与生俱来的弱点迫切要求信用社推动。
我国农村信贷目前应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主体等方面入手,切实降低农户借贷成本,促进农户投资,进而发展农村经济。
二、农村信贷供给与需求
1、农村信贷的供给结构。目前,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难以满足金融需求,农户贷款主要依赖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两万多农户的调查,2003年底,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2.7%,私人借款占65.97%,其他占1.24%。在作为传统农区的中部地区,农户来自银行的贷款仅占5.36%,私人借款则占了71.26%;东部地区农户借贷资金中绝大部分也来自民间金融。一项典型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农户对金融机构提供的存款服务基本满意,但是半数以上的农户对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服务不满意,农村企业贷款面临着同样的问题。2003年底,在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只占5.3%,全国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6.7%下降到2000年的6.1%,进而又下降到2001 年的5.9%。据农业部对江苏武进县个体私营企业的调查显示,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有45.1%认为贷款难,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有86.5%认为贷款难。
2、农村信贷的需求状况。毋庸置疑,我国农民在现阶段存在着融资需求。根据2002年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研究”课题组对安徽亳州和阜阳6个县18个村的217 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农户借贷发生率由1999年的31%上升到2000年的36.6%和2001年的59.3%;户均借贷笔数也由1999年的1.57笔到了2000年的1.54笔和2001年的2.05笔。农户的借贷资金既有生产性贷款又有生活性贷款。作为集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农户,生产性资金与生活性资金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信用社和银行往往根据农户贷款是用于生产还是用于生活而决定是否放贷,农户的生活性贷款较生产性贷款更难得到支持。然而,当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遇到困难时(比如婚丧嫁娶和生病),他们会动用生产性资金来予以弥补。因此,当农户的生活性贷款得不到满足时,不仅农户的扩大再生产会受到影响,甚至简单再生产也可能难以维持。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提供的数据,农户借贷资金用于生活性用途的比重由1995年的35.6%上升到2002年的47.7%和2003年的47.8%。所以,忽视农户的生活性贷款就极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产活动。
三、农村金融中的利率决定
农村金融体系中利率水平决定,受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供给状况,即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给状况;第二,需求状况,即农村经济主题(农户、农民、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和农村各类企业)的投资需求;第三,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这决定是否存在一个市场化的均衡利率水平;第四,***府管制,即***府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管制水平,管制越多,利率扭曲越大;第五,市场分割状况,市场分割越严重,市场中的利率水平越偏离均衡利率;第六,风险结构,即各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状况。从这几个基本因素来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得出,其利率水平在很多程度上是偏离均衡水平的,而且农村正规金融之间和非正规金融之间存在利率差异,会对农户的借贷行为和资金的流动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除供求状况外,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也会影响利率水平。农村金融中的市场不仅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市场分割严重的市场。农村的信贷市场是十分分散的,在一个区域内,往往只存在一两个正式金融机构,同时由于空间上的特征,农户在借贷时不可能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选择,因此各个市场的分割是非常严重的。根据利率决定的市场分割理论和首选栖息地理论,农民会选择一个空间上最近的金融机构作为自己的资金供应和需求的首选栖息地。这种市场分割状况导致农村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往往很难形成,在各个地区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利率差异。
四、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成因
谢家智、冉光和(2000)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来看中国农村金融现在的成因,下面详细说明这个观点。道格拉斯・诺思对制度及制度变迁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其原因是:制度变迁过程与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在我国,这种路径的形成原因有:长期形成并不断自我强化的利益机制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根本原因,中国农村金融现行的产权制度又是其利益机制形成的前提,现行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是其利益主体既得利益的有效保障,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比较是其路径依赖形成的现实原因,农村金融的制度环境是其路径依赖的客观条件。
有些人认为,我国农村信贷的最大问题是信贷不足,***府的参与方式和借款人的需求共同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1)从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关系、放款人和***府的关系以及***府和农民的关系三大方面可以分析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农村金融需求的改变和供给的不足对农业信贷的影响,***府和农村信贷机构的关系对农业信贷的影响,***府农业***策对农业信贷的影响等三种原因。
五、我国农村信贷改革与发展趋势
1、农户贷款的成本构成。农户完成一次借款所要支付的成本除了贷款利息外,还包括另外两部分:一是交易成本;另一个是机会成本,这三部分构成了农户的借款成本。利息是农户使用贷款所支付的金融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农户贷款过程中所支付的其他费用,包括从申请贷款到偿还贷款的整个过程中支付的交通费、申请费、手续费以及相关证件的复印费等,另外还包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则是农户由于申请贷款失败或延迟得到贷款而失去的经济收入。如果综合这三方面的成本,后两个方面的成本远远高于农户所支付的贷款利息。由此可以看出,主张收取低利率来降低农户负担的主张并不一定带来农户负担的真正降低,如果另外两项成本不下降,利率再低也不可能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实践也证明,农户使用优惠利率贷款的成本并不一定低于使用商业利率贷款的成本。因此,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如何降低农户的借款成本,而非利息。建立高效的农村金融机构是降低农户借款成本的关键。
2、改革路径。要降低农户的借款成本,就要从利率、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三方面着手,只有三方面的成本都降低了,农户借款成本才有可能降低。而降低农户的借款成本主要取决于机构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不是外部力。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里,农村金融机构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收取足够的利息来覆盖其成本和实现盈余,这时的利率水平就是能使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利率。它由五个要素决定:管理费用、贷款损失、资金成本、预期利润和投资收入。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利息收入+投资收入-成本=预期利润。这样,一个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收取的利率取决于每一个要素。只有降低了管理费用,减少贷款损失,降低筹资成本,提高其他投资收入才有可能降低利率。
在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利率由市场来决定是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应该将利率市场化放在一个更大的范畴来分析其内涵,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站在农村金融现状的角度来批评利率市场化。要使农村中的利率水平接近均衡的市场利率水平,则必须做到:第一,国家对利率的管制应逐步取消,利率的市场化和自由化应该提上日程,有步骤地实施;第二,鼓励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主体的竞争,鼓励新的市场主体的加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以逐步消除金融市场的垄断性;第三,放弃对农村非正式金融的歧视和取缔的传统***策;第四,对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应逐步将其合法化和规范化,以形成农村金融体系的良好竞争局面,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高利贷的产生。
3、实证研究对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支持。杨菁、何广文(2008)就利率市场化对农户投资行为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截至2002年,从农业平均利润率的变动可以看出,1995年之后农业平均利润率均在20%以上。考虑到农户贷款大多为一年期以内的短期贷款及近年来贷款利率的不断调高,以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9月15日调整后的一年期贷款利率7.29%为参照,农村信用社可以在6.561%~16.767%的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尽管农业平均利润率有高估的可能,但仍高于16.767%的贷款利率可浮动上限。从整体上看,由于竞争的不充分,即使农村信用社将贷款利率上浮到顶,也不会对农业生产整体产生实质性影响。2003~2005年三种粮食平均成本利润率分别为9.07%、49.69%和28.84%;稻谷、玉米、大豆、两种油料平均、花生、棉花、苹果的利润率均高于16.767%的现行贷款利率最高浮动上限;2004年以来小麦的利润率开始由负转正,也能够承受16.767%的利率上限;油菜籽除在2004年达到29.34%的较高利润率外,其他年份大多维持在负利润率水平,农户散养生猪的利润率较低,2004年达到最高,也只有19.15%。(***2)
可见,贷款利率的浮动将对油菜籽生产及农户散养生猪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会制约生产这些产品的农户获得贷
款。但只要贷款利率的上浮没有对粮食产业发展产生实质性不利影响,贷款利率的浮动正好可以通过制约生产低于贷款利率产品的农户获得贷款,起到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作用。一旦贷款利率超过了某一粮食产品的可承受范围,国家就应实施补贴,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六、总结
对于目前的状况,我国农村的借贷利率***策扭曲导致农村资金的外流和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利率***策形成的市场扭曲造成农村金融机构效率损失,而且市场扭曲下金融机构行为。对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必须通过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机制来加以缓解,而不能简单地由增加支农再贷款和其他***策性贷款来解决,更不能依靠向农信社施加农业贷款的***策性压力来解决。也就是说,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提高农村市场的贷款利率,包括允许农信社对高风险贷款收取风险贴水,使农信社能够按照农村金融机构的国际会计准则,提足经营亏损和坏账损失准备金,并使收取的贷款利息足以弥补组织资金的成本尤其是对老少边穷地区发放贷款的高交易成本和贷款的风险,从而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为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打破农信社的垄断,监管机构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适时放松对新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
(作者单位:江苏省财***厅)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积生.“乡村银行”利率行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构建的启示.决策与探索,2003.4.
[2]骆家奇.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可行性研究.***金融,2003.4.
[3]卿惠,敬志红.我国农村信贷不足的现状分析及原因探讨.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7.
[4]任常青.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问题探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