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实用性和工具性的功能在中国越来越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世界进行着全方位的接触,翻译作为桥梁的作用不容置疑。本文就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目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作一探讨。
关键词:翻译教学 翻译特点 语言能力
一、翻译教学的目的
近年来教学法在不断改进,大多数人都在以听说为主,而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法——翻译教学法。实践证明,在外语的基础学习阶段,翻译法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但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情况下,教学中应适当加强翻译练习。只有通过英汉对比分析和翻译,学生对语言才能从整体上作深刻理解。
翻译也是一种具有交际能力的语言行为,是利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翻译过程是将原语义进行语义和语法分析,然后找出目的语的对应结构并按目的语的语义和语法规则重新组织语句,最后整理出语篇,如果不了解其中规律,即使掌握了外语,翻译时也会有困难。可见,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现象,是一种细致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利用另一种语言予以再现,因此它涉及到语言的研究及文化背景的研究。翻译教学则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的探讨,以有目的的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各种综合能力。这是翻译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翻译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第一,翻译时确切地再现他人的笔意和笔法。所以译者翻译时既要对原文忠实,又必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可止予形同,更要追求神似。翻译是再创造,而不是照相式地机械重复,所以翻译必然能够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第二,我国传统的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于知识的授受,而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翻译课虽然也讲一些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以及方法和技能技巧等,但它们大多数只需理解而无须硬记。在翻译中没有解决一切翻译问题的“万能钥匙”,只有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逐步认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异同,从而有效地提高翻译能力。
第三,翻译除了要研究语言形式以外,还要研究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思想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往往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可见,翻译教学以语言学,翻译学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主,旁及其它许多学科知识,因而较有利于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翻译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注意启发学生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就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进行翻译教学
根据成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尤其是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无论我们采用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还是交际法,学生总是本能地进行外语和母语的对比。实践证明,除了一些较简单的会话,学生可不借助母语思维,直接用外语反应外,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进行两种语言对译。即使是高年级学生,甚至研究生笔下的英语句子或简单的文章中仍然错误不断,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汉化英语”。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提高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另一方面却不可忽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这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和文化方面距离都较大,两种语言转换时,形式的变化就很大。学生在翻译时常犯的毛病如:
1、The young man standing on the stage is our teacher.
(误):那位年轻人正站在台上的是我们的老师。
(正):那位站在台上的年轻人是我们的老师。
2、我有几篇文章要写。
(误):I have some articles want writes.
(正):I have some articles to write
学生错误的原因就是不了解语言的区别。汉语的定语习惯上都放在被修饰词名词前,而英语的定语,如果用形容词、代词、数词,现在分词、名词所有格等单个词或用“量词+of”短语来充当,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即前置定语;如果用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及限制性短语从句来充当,一般则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即后置定语。另外,学生没有很好掌握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和用法,结果把英语的动词和汉语动词等同起来,所以译出来的句子不合语法规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结合语法和词汇进行教学,系统的讲解一些翻译技巧并多做一些英汉对译是十分必要的。 就翻译实践而言,包括理解和表达两方面。汉译英和英译汉练习是一种强迫性造句或作文,培养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知识、句型及更多的词汇,学生只有达到对英语的真正理解才能写出合乎英语习惯的句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汉语基础不够扎实,知识面不够广泛,翻译时往往受英语原义形式的束缚。另外对原文意思的理解也包括对其文化的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也要学习和了解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
四、围绕教学环节坚持启发教学
1、讲课:讲课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共同进行科学思维,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来精心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适时发问,启迪思维。提出带有关键性和引发性问题,以问开始、利用学生求知欲急切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当然问题不在多,贵在适时。二要注意例句的典型性和新颖性。典型和新颖的例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一例多用或一味重复书上的例句则极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三要讲课不偏执一说,适当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让学生有机会博采百家之长,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增长见识。对学生有创建的翻译,要特别注意褒奖。对于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应当倍加爱护。
2、辅导:辅导的主要任务是释疑。就是说要在学生要解决问题或表达思想而又难于解决或难于表达心里状态下尽可能避免直接答疑,给学生指出思考方向,由学生自己探索。二是向学生提供查考线索,让学生自己获得结果。三是提出几种可能,要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四是否定一些可能性,缩小学生的思索范围。五是组织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领略到思考活动是乐趣和享受。
3、作业:翻译练习作业是翻译教学的中 心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把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转化为技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翻译练习中,一是要注意每上完一讲或一课都安排一次练习,或者当场做,当场交,“趁热打铁”。允许学生查阅一些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二是作业练习题材的多样化。除科普作品外,适当给学生增加文学作品的分量,因为文学作品语言最丰富,而现在的学生文化素养和汉语水平一般不太扎实,因此适当地做点文学翻译练习,对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休养和语言运用能力颇有意义。三是允许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多种译法,由教师批改时选定最佳译法,这样做,可使学生逐步提高表达能力。
4、讲评:讲评是扩大作业练习成果的重要一环。因为讲评是在学生经过亲身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言及的内容多是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求通而不得,欲言而无词的问题,讲得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及能力。在讲课时一是错误分析,让学生从反面汲取教训。向医生治病那样,引出“病情”、“病因”、“***方法”、对“病译”进行***。二是典型示范,让学生从正面总结成功经验。讲课时把一些译得有独到之处的语句或段落介绍给大家,并指出其妙在何处。此外,教师不仅要讲评学生的作业,也要把自己的“参考译文”摆进去。另外,没有比较便没有鉴别,让学生把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在习作之间进行比较,并拿范文与习作进行比较,之后教师进行讲解并点评,在比较中找出规律。这几个环节相辅相成,对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