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工艺美术界,袁耀是大名鼎鼎的能人,也是一位神人。
大家都知道,磨玉是一件非常能考验人综合素质的活儿,想创作出一件有神有形的像样作品来,没个十年八年的工夫,想都不要想!当然,悟性超人者,除外。
可是袁耀,2004年才开始接触翡翠,创作的第一件作品,就获了大奖,神不?
开创纪录的《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是袁耀创作的第一件翡翠作品,当然,也是世界上第一件翡翠微雕作品。
世界上从事微雕的人很多,英国伯明翰的国际知名雕刻家WillardWigan能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通通放进一枚针眼里。只不过他用来雕刻的材料是米、糖等,硬度适中,凭着一把微型手术刀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用手术刀对付米和糖绰绰有余,可用它与翡翠较劲,只能自损筋骨。
翡翠的硬度是摩氏6.5-7.5,且性脆,遇到撞击很容易碎裂,常戴翡翠手镯的人对此应该很有体会。所以,古人磨玉,陀机、金刚砂、水,一样都不能少现代人虽可以不用陀机和金刚砂了,但降温、防裂、除尘的水,无论如何也少不了。这水在磨大件作品时,或许还感觉不出它所带来的麻烦,可当磨到关键的细节时,常会让人恨得直痒痒。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出,为什么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的微型雕刻,在发展了几千年后,仍未推广到国人钟爱的翡翠领域?
袁耀刚开始接过这块料时,决心虽很足,但心里并没底儿。毕竟从未尝试过,更何况一上手的就是一块种色都十足的上好翡翠!
这块椭圆形的翡翠同幼儿手掌般大小,最大的宽度3.8公分。在这么小的面积上,袁耀给自己设计的难度是:正中的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下垂发,顶上有三尊佛像。观音向两面展开222只手臂,每只手中都有一只眼睛。在这222只手中,还有38只长手,每只长手中各握一件佛器在作品的背面还要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因第一次做翡翠微雕,袁耀先找了一小块废料试试手、很苦恼地发现,水稍多点,视面就模糊了,可一旦水少,高速旋转的金刚钻就会把材料崩出口甚至脆裂、琢磨了很久,终于别出心裁地创制了“旋转工具蘸水雕琢法”,并用半年时间,完美完成了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难度系数。
在创作这件作品时,袁耀自形容在思想上,已进入了医学上所谓的生死两茫茫的临界状态。也是,磨玉所用的金刚钻不能像篆刻刀那样呈锐角状态,只能直立着靠快速旋转的力量去磨,雕刻时根本看不到细细的钻头在什么位置,只能凭着经验和感觉去意刻,这种刻法,没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肯定不行。
不过,事后,当袁耀慢慢欣赏自己倾注全部身心才完成的作品时,他的愉悦也是十足的。
这件作品,椭圆形的被六片荷叶团团包住,仅约1毫米大的观音手掌上,所握的长***、宝剑、如意等佛器纤毫毕现。观音头冠上,花了袁耀二十天工夫才雕成的坐佛仅宽0.38毫米,但显微镜下,你却仍可看到它嘴角所含的微笑。
这翡翠雕刻史上第一件微雕浮雕和微刻书法作品推出后,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各媒体也纷纷作出了相应报道。在第二年4月的扬州首届玉石雕大赛上,《千手观音》也毫无悬念地荣获了“百花玉缘杯”金奖。
功夫都在诗外
一炮打红,袁耀应该一鸣惊人了吧?不然,因其本已惊人!
很多人都说,袁耀是个怪才,因为他玩的东西实在太多。
袁耀小时候,家里成分不好,除了夹着尾巴做人外,自奋自强恐怕就是唯一的出路了。因此,当同学们都在满大街地玩时,他大多都憋在家里。
9岁时,他就开始自己捣鼓着学习篆刻,接着就是绘画和书法。并完全凭着自学,获得了第四届和第八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篆刻大赛暨精品奖金奖、比利时《欧中国际美术家交流展》银奖和全世界华人硬笔书法大赛最佳作品奖。
这些技艺不仅让他获得荣誉,还成了他谋生的重要辅助手段。
高中毕业后,成分不好的他虽然不用下乡,却也上不了大学,只好去铅笔工厂上班。这个厂生产的铅笔,想必很多人都用过,就是曾经很抢手的中华牌铅笔。
在那时的工厂里,无论怎样辛苦努力,收入也都是固定的,解决温饱而已。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可以在工作之余赚点外快。
那时候,在上海的友谊商店,有许多半成品的印章供人加工,雕个印钮可得4毛钱,袁耀于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了进去。
由于都是自学,很多时候在工艺上并不得法,走了不少弯路,也多费了不少劲,但终究让他熟练掌握了石雕技能。最多的时候,袁耀一个月得了48元的加工费。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除印钮外,谋生之余,他也创作了不少石雕作品,如《达摩》、《山鬼》等。
雕刻可以谋生,书法一样可以。
也是事出偶然,让他发现了微雕这个天地,开始凭借着漂亮的书法大量地帮助别人加工微雕作品。
唐诗三百首他微刻过三十多遍,《心经》、《金刚经》等更是数不胜数。1995年,他在一把象牙折扇上微刻了唐诗5719首,计162,485字,创造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在这之前,他所创作的长0.55毫米、重仅万分之一克的石壶已创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石头、象牙等玩得差不多了,他又开始玩泥巴。
2000年,袁耀以紫砂壶《金蟾戏刘海》和《饮中八仙》评上了中国优秀中青年陶艺家,接着,他的石砚作品《东坡砚》也获得了部级的大奖。
1995年,上海电视台《天下第一》栏目直播了袁耀左右手一起刻制***案的镜头。
数十年来,他直都是用左手雕立浮雕、微雕、印章,用右手写毛笔、钢笔和微刻的。这个习惯和技能,在创作《千手观音》时也帮了他大忙。
在雕观音头冠上的佛像面部时,由于面积实在太小,佛祖的鼻梁又是隆起的,他只好用左手雕左眼,用右手雕右眼,否则不是损伤佛鼻,就是金刚钻跟本无法接触到翠面。
陆游在教子学诗时吟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果不其然!
文以武备,得成于忍
做微雕作品,通常作者都会告诉你创作时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袁耀则不然。、他在微雕的过程中,能将手的动作与呼吸自然相分离,这儿,可不是谁练练就做能到的。
在袁耀的所有技能中,请师傅进门的,就只有武术与气功了,因为这靠自学实在驾驭不了。
现在,仅就气功武术而论,袁耀也是 等的好手,他仅用双指就能穿透0.3毫米的钢板。
在创作的过程中,袁耀经常把气功武术思路嫁接融入到作品之中,比如八卦掌中不接不抗、走化为上的特点、气功中的阴阳转化后产生的气血流畅感觉、太极中浑圆饱满的气势等,当然,浑厚的气功底
子也能让他轻松地在微雕微刻时,把精、气、神、气韵、骨力凝集在刀尖上,使完成了的作品精细完美,经得起显微镜的放大。
气功武术在袁耀的创作过程中帮了他恨多忙、的确,如果没有气功功底,袁耀都很怀疑他能否完成《陆羽赏壶***》这件作品。
《陆羽赏壶***》这是件黄白相间的俏色石雕刻作品,高仅5毫米,陆羽手中的微壶长仅0.5毫米,壶柄细如发丝,仅一个壶盖就让袁耀4天4夜不息不眠才雕刻完成。没有一定的功力,就连坚持都坚持不下来。所以,袁耀常说:“文以武备,得成于忍。”
艺在微、意在精
微雕艺术“艺在微”,愈是细微,功夫愈精,价值也愈高。但微雕也是十分注重画面和章法的艺术,与中国书法一样,讲究“意存笔先,笔尽意存”
要想自己的作品既有法度的森严,又有道法自然的浑然天成,还不留刀斧的痕迹,在设计之时,就要将意先融于之中。
袁耀推崇老子,并直将其“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与“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中的空论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里来,以作品的空灵为第一品味。他认为,当作品达到最高境界时,肉眼看不到的空灵气会进入并弥漫到整个作品中来。
这种感觉,虽看不到,但可以在其《紫竹林九莲观音晤蝉***》中慢慢体会得到。
在这件四色翡翠作品中,紫色的观音菩萨悠闲地半依在荷花与云气之中,绿色被雕成莲叶、白色被雕成荷尔蒙花、云气。背面是白云和紫竹,云气缭绕。在观音菩萨顶冠上戴有四朵荷花,顶冠正中有如来佛像安坐。在观音顶冠后飘着一朵白云上,安伏着一只不足5毫米灰黑色小蝉,张开翅膀,正欲高飞。而背面的紫竹、经文与正面相互呼应,在空灵的仙境中又添加上了些许禅气。
在袁耀的俏色翡翠微雕作品《独钓寒江雪》中,你也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他蕴藏于作品深处的独特韵味。
这件作品,天地虽小,却气象万千,,画面中的柳宗元虽处于孤立无援、阴风惨淡的逆境中,却气宇不凡。片片雪花与若干含苞待放的梅花,形象地刻画出了诗人坦荡的心胸。无援并不等于无,“无”的多重含义在这里得到最广义的诠释。
在几十年艺术创作中,有二性是袁耀始终坚持的。
一是坚韧性,老子云:“慎终如初,则事无不成”,做事情没有点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肯定不成的;二是悟性,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个心源就是经过师法自然后的心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艺术最高的境界是返璞归真,这是袁耀一直坚持和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