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晓梦迷蝴蝶”是我第一次听到庄子的名号,那时尚不明白此人为何说:“庄周梦蝶,是周是蝶,是耶非耶?”我读《庄子》,惊叹于他恣肆的文笔,惊讶于他的鲲鹏,他的逍遥。他于深山老林中自得其乐,于环堵萧然的草房中鼓盆而歌。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有着最贫困的物质生活,却抵挡不住他逍遥的灵魂?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吾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之句。
像是蓦然听到诵经中的箴言,眼前的迷雾刹那消散。一个人,既自与天地精神独往来,又怎会在意生活的困苦?一个人,既自以灵魂为生,那么他的生活只会充满一种牢不可破的幸福感。恰如庄子。
庄子的肉体经历着红尘的打磨,而他的精神却如鲲鹏扶摇而上九万里,遨游于无边的宇宙,逍遥自得。追寻着高贵的灵魂,与逍遥的精神交流,庄子无疑是有理由感到幸福的。因为他所拥有的一份逍遥,让他摆脱了世俗眼中所谓的“无名无利”之不幸苦难。当他的朋友仍在红尘的泥淖中为名为利为肉体所累时,他淡然地笑着,愉悦地活着。他所看重的“逍遥”早已实现,在他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过程中,心灵所获得的大自由,大幸福,不已然逍遥了吗?
我想,苏子大概也在追寻着一种内心的愉悦。我看过许多苏子画像,总是一位极瘦极瘦的先生,立于舟尾。虽然瘦弱,但那双眼眸总是充满神采,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
苏子也是极不幸的。乌台诗案后,屡次遭贬,正如他所说:“问汝平生功业,苏州黄州儋州。”可他依然笑着,从不为外物所动。对于参佛的苏子来说,这些乃身外之物,他所要的是精神的慰藉,是心灵的无束缚,因此他豁达地面对着肉体的一切不幸,从容地行进在风雨交加的路上。因为精神的富有,而忽视肉体的疼痛,获得牢不可破的幸福,对于苏子,他的豁达不皆因此而来吗?
相反,物质与肉体的享受只能换来片刻的欢愉。正如许多富翁缺乏幸福感一样,有时贫困但拥有高贵灵魂的人却能拥有极大的幸福感。比如郭明义,这个普通的鞍钢工人,在颁奖典礼上笑得开心无比,他说简单天真地活着,竭尽所能去给予他人帮助,让他无比满足。他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他在不知不觉中与天地精神往来,得到他所认同的幸福感,并将永远幸福下去,这就足够了。
吾与天地精神独往来,这大概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明灯留言:关于读书,李清照曾说过一番著名的话:“故虽外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作者在读庄子时,想必也有这种“意会心谋”的感受。精神上的愉悦是永恒的,当你读一本好书,与先贤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时,就如一次灵魂的升华之旅。这场旅行能挖掘沉默于字句中的金子,转化为启迪心智、照亮人生的思想火炬,引导我们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不断前行,并涤荡着我们的心灵。先贤们一定不是随波逐流的,他们一定有着自己所坚持的理想,而读书能让我们领悟到这种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