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王彤宙的心里就有了一种冲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他要做跟财经有关的事业。
所以,大学毕业面临众多选择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国企。
这一干,就是20年。王彤宙从个毛头小伙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国企老总。期间,他经历的酸甜苦辣自不用说,为国企奉献一生的想法却从未改变。
“尽吾志而不至者,无悔矣。”这是王彤宙最喜欢的一句话。
少年壮志不言愁
有人说,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王彤宙却从来没有这种困惑。
1965年,王彤宙出生在一个老***家庭,而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使他从小就有了一种很强的责任感。
“我的父辈乃至祖父辈都是跟着中国***从事***工作,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就想一定要为国家做一番事业。”
进入中学,王彤宙便成了不折不扣的小活跃分子,还当上了学生团委书记。回忆当年的情景,他还依然清晰地记得由自己组织的,轰轰烈烈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王彤宙13岁。“改革开放开始正是我思想成长的时候,我们这一代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我们责无旁贷地应该成为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应该担起这个责任。”王彤宙为生长在这样一个时代而感到振奋。
1984年,王彤宙考上了当时的辽宁财经学院。作为思想活跃的“天之骄子”,他迫切地想了解这个社会。
1987年暑假,作为校学生会***的王彤宙组织了一个主题为“回到***老区,重温***历史”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去井冈山、延安、长白山、沂蒙山走访、调研、重走长征路,考察***根据地经济发展状况,回校后举办摄影展、调查报告展,巡回演讲……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
“虽然期间吃了下少的苦头,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到兴奋。跟许多老同学聊起来,都觉得还是那一段岁月尤其令人难忘。”
身为学生干部,他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十分关注身边同学的思想进步。他曾邀请国内一批知名学者,著名学校的学生到学校巡回演讲,比如请北京大学国***系的研究生来讲中美关系,请吉林大学***治系的研究生讲尼采,请中国人民大学的德育教授讲道德问题,请范曾教授讲书法……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通过开放式的报告,积极引导学生开阔思想,理性认识社会。
王彤宙轻描淡写地谈到这些过往,好像都是极容易的事。但是,可以想象,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学生,为组织这些活动其实他是煞费苦心,四处筹集经费,挖掘一切可以找到的关系,不断与学校领导、老师、团委沟通。
正是这些经历,锻炼了他非凡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为以后成为名出色的国企领导奠定了基础。
不计报酬,我只要自己的付出和追求一致
大学毕业分配的时候,作为优秀学生干部和***员的王彤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有企业,
对这个选择,王彤宙从不言悔。“改革开放后我国正处在建设热潮期,我要到企业去,到第一线。”
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第一年,王彤宙在人事部综合处做基础性的行***工作。但这还不是他想要的“第一线”。一次机会,他主动要求被派往伊拉克,搞对外结算和索赔工作。
一线工作具体而复杂,但年轻的王彤宙正是在这段时间了解和掌握了国际化标准合同,商务结算惯例等知识,迅速把自己变成专业的商务人才,当很多人对国际结算规则还很陌生的时候王彤宙已经对“菲迪克条款”烂熟于心。
“在伊拉克的一年时间,为我今后做企业管理,商务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王彤宙这样评价自己在伊拉克的收获。
由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中国驻伊人员被迫撤回国内。而王彤宙以其出色的能力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委派他负责中国驻伊人员的撤退工作。
这个时候,王彤宙才25岁,大学毕业两年多。
作为撤退小组的组长,王彤宙负责安排2600多人步行通过工耳其边境安排住宿安排航班,把他们都安全带回国,当时我国一位***访问土耳其,特意到伊斯坦布尔机场停留了一个小时,王彤宙和他的同事在机场会客室汇报了撤离情况。
1991年底,王彤宙接手了中建海南开发公司,当时这个中建下属的房地产公司正处在内外交困的时期,当时海南刚建省,经济波动比较大。企业经营状况不太好。整个公司一直很困惑,公司究竟应该干什么。而我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要搞清楚,公司到底该干什么。
王彤宙雷厉风行,首先把公司的债权债务理清楚,实现债权然后盘活资产。
在此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公司必须尽快离开房地产泡沫经济的漩涡并果断决策把公司经营方向从房地产转到承包工程上来。
王彤宙四处奔走,到1993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项目基本都找到了合作伙伴或下家,风险被成功化解了。为实现经营方向的转变 他转让了一些项目,仅“东方洋”项目的转让就实现了1400万元利润,企业到了第一桶金,为此后的良性循环打好了基础,
“当时只有一个半工程师,一个助工,我们一边搞经营,一边寻求总公司支持;同时发掘人才,组建起队伍。
为了跟国际惯例接轨,适应现代建筑业施工管理的发展趋势,王彤宙建立起知识密集型管理机构,对每一项王程逐一采用“样板法”施王。
但对建筑行业一度通行的另一项潜规则――王彤宙深恶痛绝并在公司内严令禁止。他说:“在国有企业,除了讲效益,我们还应该有一种精神追求如果哪个人只想自己赚钱,那你就别来这个企业。
从1996年开始,中建海南开发公司先后取得工程承包一级,装饰工程一级装饰设计甲级3个国家最高等级资格。就在这一年,公司国有资产总值达到4000万元,比王彤宙上任时增加了5倍!
1997年,王彤宙被评为“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
而当时王彤宙仍然住在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作为国企领导,不能看付出和应得的报酬是不是一致,而是要看付出和所追求的东西是不是一致,有幸在国企里工作,参与到实际中,把自己所学的和喜欢的业务融在一起,这是我的追求。
把最困难的东西抱在怀里解决
当很多国企的领导人以“交学费”为自己“拍拍脑门”产生的决策失误找借口时,王彤宙却早就强调国企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呼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他说,“国企的领导人经营企业,要对企业运行的基本原则,规律有清晰的认识。要民主决策不能搞那种一人说了算的决策方式。”
他这样认识,也这样实践。或许这就是他无往不胜的法宝谨慎决策,大胆行动。
将***总要被派往最需要他指挥的战场。1999年,在海南工作了8年的王彤宙被调回中建总公司。因为总公司新成立了承包部,开始从事中建总公司总部层面的工程承包业务。有丰富经验的王彤宙无疑是负责这个部门的合适人选,虽然他才34岁。
新业务有新困难。总部不同于海南公司那种较小的区域性企业,“怎样搭建一个平台去运用大企业的资源,搞好经营知识结构思想上都必须发生很大变化。行业地方***策壁垒以及市场开拓等问题都是显而易见的。”
王彤宙从未在困难面前低过头他一项一项地去解决问题,在王彤宙的努力下,终于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管理体系组建起一个团队,齐心协力展开业务。
“为了避开平时忙碌的时间,我们每个周日下午,业务部中层以上的领导用3个小时的时间开会,讨论管理发展战略的事务,事业不是一个人干起来的,所以必须要让某一个正确的理念成为团队的共同理念。
王彤宙又成功了,业务逐渐走上正轨。
但不久,调令又来了。中建集团将下属的16千企业组建成一个子集团调王彤宙去做总经理。
这的确给了王彤宙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些企业基本是建筑总承包主业以外的专业性公司,情况各有不同。要想统一意见,谈何容易。
王彤宙到16家企业逐个调研,分析其业务特点和问题矛盾。
“当领导不能逃避现实。我解决的办法就是把最困难的问题抱在怀里。”
“首先要理解大家。不同环境中成长的人和公司认识不同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大家。理解了才能沟通,把大家的想法融合到一起,保证优秀的企业文化延续下去,还要再造新的企业文化。
沟通避免了同业竞争,促进了资源共享。一年半时间,这个集团各方面都有了起色。
2006年2月,王彤宙被调到了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任副总经理,水电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在这里他有了更广阔的驰骋空司。
王彤宙就这样辗转在国企的最前线总是被派往最需要他的地方,去攻克堡垒。他说:“我的岗位也很平凡,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天天去做大事,关键是要有一千平凡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王彤宙诠释国企精神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