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裂纹”,也就是开片原,是古代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在哥窑的各种釉裂纹片中。“冰裂纹”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过程中的独特开裂,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
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因有二: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原是瓷器烧制中的缺点。但人们有意利用开裂的规律制造开片釉,作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以宋代哥窑产品最为著名。开片釉在制作上可分两大类:一为填充型,在烧成的釉裂纹中填充煤烟等,纹路呈黑色:也可在裂纹中填充硫酸铜等着色剂,呈棕绿色纹路。另一类为覆盖型。在焙烧后的底釉上覆盖一层颜色釉,再次焙烧,呈现裂纹,窿出底釉颜色。开片据裂纹稀密和***形不同分别称冰裂纹、鱼子纹、百圾碎、蟹爪纹、牛毛纹及鳝血纹等。
数九寒冬,冰冻三尺,执棒槌或石头砸其上,冰面就会嘎然一声,出现许多炸裂开的白色纹路,这种纹路人们称之为冰裂纹。
将这种纵横交织的纹路首先运用在传统艺术上,并蜚声全球的当属中国的瓷器。其中,哥窑上的开片是极好的一例。所谓“开片”,即冰裂纹,系胎釉膨胀系数不一,导致釉面出现裂纹。实际上是一种缺陷。却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来作为装饰纹,且效果精美绝伦,有浑然天成、巧夺天工之感。古人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到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为上,梅花片墨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可见它的独特美早就博得古人的厚爱,并将其视为稀世珍品。
家具中使用冰裂纹,在瓷器之后。而且它也是受瓷器的影响,才得以推崇。
古时。冰裂纹常以透雕和榫接的形式饰于床的围栏、椅背、透空的橱门以及画案的下搁板处,它们既满足了特定家具部件需要“透空”的功能,又极大地丰富了家具的形体和装饰效果:看上去似透明的冰,又如梅花片片,层层叠叠,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现代,冰裂纹的应用更为广泛,在一些餐桌的桌面、茶几的下搁板处都较常见。它们通透空灵,和现代建筑较为和谐;它们纹理交错,逶迤远去,煞是好看,让人产生无穷联想……毫不夸张地说。冰裂纹是极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
“冰裂杯”因杯身有似冰裂的痕迹,因此而得名。茶杯选用天然的陶瓷泥料,运用独特的加工技术精制而成,具有外形光亮细腻美观,杯壁厚,具有不烫手、散热快等优点,较适宜喝普洱、六堡茶、伏砖、青砖等黑茶类茶品。
“冰裂釉”最大的特点:在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裂纹,造成犹如花瓣般的层面。加上釉色的变化,立体感很强,极富艺术魅力。让人欲看穿方休。真正的冰裂,应该是看上去如冰花般层层叠叠,绚烂夺目,但当加入水的时候,由于折射的原因。冰花就看不见了。也就是所谓的冰花溶于水。
观看外形,冰裂会有冰花般层叠的感觉。当注入水以后,大部分冰花就溶于了水,此时基本看不出冰裂的感觉,等到杯子里没水擦干之后,冰裂的现象就一点点的再次呈现。品赏起来别有情趣。如果是极品的冰裂。应该一条裂纹都看不见,不过那样的精品有点可遇不可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冰裂杯:裂痕浑然天成 鉴赏别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