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左翼影评理论的中心是对社会本质真实性的关注,左翼影评家结合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美国电影做出批评,从意识形态上对好莱坞电影提出反对,竭力驱除其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左翼影评家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美国电影中的虚假意识形态,激情豪迈地展开电影评论活动并且探索中国电影的道路,以帝国主义和封建电影文化为靶向发起文化思想的冲锋。但是,左翼电影也学习和模仿好莱坞影片的艺术技巧,体现了左翼影评家的妥协和借助外力发挥电影力量的努力。
[关键词] 左翼影评;美国电影;批评;妥协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所处的社会状态复杂混乱,半殖民地半封建体制仍然控制着国家的***治和社会形势,民族矛盾在“九·一八”事变后进一步加剧,电影市场充斥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文化陋习,银幕上呈现的是、辱华片、古装片和神怪片,总体的电影业面临的是重重危机。电影公司意识到进步作家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新文化工作者也意识到电影的积极而有效的宣传功能,承载中国电影理论历史使命的左翼影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并标志着中国电影步入了新文化轨道。1932年5月,中国***领导的电影小组宣告成立,夏衍受命担任组长。自1933年始,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旗下的影评人小组逐步占领影评界的主阵地,《申报》《大公报》《晨报》《大晚报》等重要报纸专门开辟电影副刊发表电影评论,以电影评论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也得以出版,一批知名左翼影评家,如夏衍、郑伯奇、石凌鹤、鲁思、王尘无等,激情豪迈地展开电影评论活动并且探索中国电影的道路,以帝国主义和封建电影文化为靶向发起文化思想的冲锋。
一、左翼影评的理论内涵
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是中国***领导下在国统区开辟的第二条战线。左翼影评家对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危机感悟深刻,意识到电影业所处的困局及严峻的形势,自觉探索意欲挣脱资本主义束缚的中国的电影文化道路,从而致力于完成拯救中国电影和启迪广大民众的双重任务。
左翼电影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其主体由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呼吁并促使电影界制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二是以社会现实为参照对电影做出评论,并进一步探求社会的真实与本质。由此可见,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的真、善、美统一的真实论发生理论上的转向,真实的重要性在此进程中凸显出来,超越了善和美的两个标准。左翼影评家提倡把真实性看成一种创作原则,要求电影的创作要努力反映社会现状,那样才会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影的社会功能。夏衍这样阐述自己对真实性的观点:“能否把握‘真实’,这是艺术家能否成功的分歧。”“作品对于现实的歪曲与粉饰是有害的,我们便该反对。”[1]150艺术家要真正地面对现实并将现实艺术化,只要现实被艺术地加以表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便会产生。夏衍以《斗牛艳史》为例分析认为:“一部作品在客观上含着丰富的真实性,这生动的真实的描写,是违反着作者的主观的世界观而达到了艺术上的正确的有教益的结论。”[1]151
左翼电影理论的兴起表明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因为其影评观主张从各种视角解剖和暴露社会的黑暗面,展示当时社会的现状,这样的职责对电影界来说是义不容辞的。[2]20-21需要强调的是,左翼电影理论主张的真实性并非表面意义上的真实性,而是指社会的本真状态。电影的真实度被放置于反帝反封建的前提下做出判断,电影叙事用来讲述、批评并指导人生。这样的观点就不再简单地将影评理论定位于道德层面,而是将左翼影评理论提到了***治高度,使电影评论密切联系大众和民族的命运,关注国家***治制度的走向及社会真实的生活生产状况。电影创作一方面反映社会现实,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现实,这样的辩证关系旨在突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2]21唐纳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真实论做出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彻底的写实主义,惟一的原则是‘描写真实,更写实主义地’,而所以达到这原则的是严肃地去把握现实。”“艺术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是流变着的,因而在艺术里不仅要表现出现实是怎样,而且要表现出应当怎样。英雄主义(当然是非个人的),大事业,***的无限卓越性,一定会实现的‘真实的梦’,只要根据着一个必然会实现的条件而歌颂,预言,暗示,是我们所容许与必需的。”[3]唐纳提出了进步的浪漫主义,主张基于***事业之需要来改造现实,那么,改造的结果可能更加接近本真。
国内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理论思想深度和激进程度超越了电影直观的现实展示,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比电影本身更加强烈,满足了当时人们对鲜明而且浅近的社会观念的急需,因此,电影理论的话语权占据了电影业者的主流,各种重要的***治力量争相借助影评这种手段宣传己方的观点。这种历史背景决定了中国电影理论的真实观,强调艺术忠实地表现社会现实。左翼电影理论将阶级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基于自我的世界观和文艺理论原则,凸显电影反映本质的真实这一理论视野,其实质是要求由本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视角反映现实,把电影作为阶级斗争而非反映现实的工具。这样的“真实”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真实概念显然不同,它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2]22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左翼电影的影评观具有“武器论”或者“工具论”的色彩。
二、左翼影评对美国电影的批判
左翼电影运动中,影评家介绍、宣传并积极引进社会主义苏联的电影***策、理论、影片,引导人们对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接纳与认同。那么,与此相对的,自然就是对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欧美电影的文化侵略本质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评。
左翼影评理论之前,中国对于美国电影的批评首先源于道德观念的考量。30年代起始,中国对美国电影批评泛***治化倾向日益激进和极端,即从20年代的道德批判发生了***治批评的转向。[4]这一转向的基础和驱动力,就在于中国***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的兴起。
首先,左翼影评从意识形态上对好莱坞电影提出反对,努力消除其在中国电影文化中的影响。左翼影评家针对美国电影的文化负影响旗帜鲜明地给予抨击,认为好莱坞电影是帝国主义文化的代表,借助这一银屏手段,意在对内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对外则努力保障美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和文化垄断地位。好莱坞影片通过塑造美国英雄形象,向世界展示其强国的霸主地位,宣扬帝国主义的文化***策,向殖民地和落后民族施加文化心理的倾轧。
其次,左翼影评家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美国电影中的虚假意识形态。左翼影评家王尘无发表许多影评文章抨击好莱坞影片,他的批判视角针对不同类型的美国电影展开,因此呈现出电影批评的多角度特点。他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批判《朱门酒肉臭》,认为资本家的破产不能归因于妻子们的挥霍,从根本上看,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决定了资产阶级必然破产和没落的命运。他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剖析《金刚》,认为资产阶级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没落,从而幻想原始的巨兽意***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恐惧,幻想着原始时代的平和,试***维护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和社会现状。王尘无阐释了原始巨人的形象意蕴,认为它体现出资产阶级对本阶级没落状况的无奈及对原始社会的乌托邦向往,巨人形象的勇猛与资产阶级的虚弱形成鲜明对比并呈现反向发展趋势。当然,今天看来,这样缺乏内在逻辑关系的推断似乎没有较强的说服力,二者之间找寻不到可以比较的参照系,因此,这种批评观不能说是真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思想。另外,他还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评判好莱坞的战争片和蛮荒片。他在评论《西线无战事》时指出,影片是:“基督教的婆婆妈妈主义人道主义的表现……他们把战争描写得非常可怕,‘凡是战争,都是罪恶。’希望制造一种普遍的非战观念……但是在客观上却有力地帮助了帝国主义者。”[5]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所有的战争都是罪恶的,非正义的,那么,人民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被迫参与的正义战争就缺乏了有力的根据,这样的话,这样的引导当然是对鼓舞人心不利的,是要接受批评的。
最后,左翼影评反对好莱坞电影的纯粹娱乐观。30年代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确立了以类型电影为基础、娱乐观众为目标、赚取利润为取向的电影价值观。左翼影评家将这样的电影娱乐观视为极大的堕落,认为娱乐思想的实质是服务于阶级本身的利益,用电影的方式试***维护资产阶级的生活现状。
三、左翼电影对美国电影的妥协
左翼电影一方面积极倡导对好莱坞电影的批评,同时也吸收好莱坞影片中的艺术技巧为己所用,体现了左翼电影对美国电影的妥协。中国电影是在学习、借鉴、模仿外来电影的基础上,逐步从空白的电影业发展至成型的电影市场,积累起来了自己的电影理论雏形。从20年代起始,中国自制电影片对好莱坞电影几乎展开全方位的模仿,表现在故事情节、人物设计、美术布景等各个方面。中国电影推进到30年代,其原创性在艰难的进程中得以凸显,特别是形成了自身的电影美学特色,但是,电影的叙事技巧仍然受到美国电影的局限而无法自立。李欧梵这样阐述了当时美国电影的影响:“当我们观赏30年代的中国电影时,还是不难看出它们处处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这是因为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上海的电影市场,而中国的电影人,也无从自他处获得灵感。”[6]
好莱坞电影采取线型的顺叙式结构,故事呈现固定的视点和较为集中的情节,左翼电影也基本采用简单的顺叙式结构,故事的时间维度与故事的视角发生基本吻合。在电影结构方面,好莱坞电影基本是起承转合的因果性戏剧结构,与此相似,左翼电影的人物也处于无法调和的矛盾之中,不过,左翼电影的人物矛盾多设定在社会和制度的矛盾之中,多呈现底层大众的苦难,结尾往往是苦难人物通过投身***领导的***而获得***。经典好莱坞的人物形象设计一般定位为正反两个阵营,这也迎合了左翼电影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本性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夏衍.夏衍电影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50.
[2] 胡克.中国早期电影理论中的真实观念[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3]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055.
[4] 汪朝光.泛***治化的观照——中国影评中的美国电影(1895-1949)[J].美国研究,1996(02).
[5] 尘无.以战争消灭战争——今天所需要的战争片[N].时报(电影时报),1932-06-04.
[6]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1.
[作者简介] 李运河(1970— ),男,山东菏泽人,硕士,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对比。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左翼影评视野中的美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