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四重奏《在G音上》是四川音乐学院留日青年作曲家郭元于2004年创作的,共有四个乐章,在波兰华沙举行的“2004年鲁托斯拉夫斯基奖”国际作曲比赛中从世界各国169部送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构思巧妙地将东西方音乐思想完美融合,用极具想象力的写作手法,赋予音符以生命的活力,以此描述了生命的律动、延续和发展,在成为六件获奖作品之一的同时,得到国际音乐界同行、专家评委的如潮好评。
在东方语言文化中,单字、单词的表意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蕴涵不同的内容,具有变化繁复、博大精深的写意特征,作者正是借鉴了这一点。全曲都没有按照传统音乐的展开模式发展,全部以G音为中心,追求单音的变化和技巧,突出了单音音色在发展中的组织特色,并以连续性五声音列转换为核心技法,通过原形、倒影、逆行与倒影逆行等不同方式的发展,分别赋予四个乐章以“生命的萌动”、“青春的寻觅”、“思索与静寂”和“肃穆的幻想”四个主题,“以表现自身的形式使不可表现之物表现出来。不再追求形式的优美愉悦,不再凭借趣味上的共识,去达成对永难企及之物的缅怀”①,形成对人生的独特怀念,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思考。“从审美心理来讲,任何频繁的重复都会导致厌倦,不管是美的事物或是丑的事物,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新音乐’各异特色的作曲技法接踵出现”②,在创作构思、音乐形态、素材发展及音响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尽管《在G音上》从听觉上感悟并没有悦耳的愉悦感,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令人烦扰,但这恰好是思想性表现的需要,更突出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 音材料与情感表现的结构关系
第一乐章是“生命的萌动”主题,G音代表生命,纵向进入代表心跳,如同心电***,代表了生命的延续,从诞生到顶峰,再逐步消亡。心电***形态的音材料以G为开始的核心音,依据纵向连续性五声转换音列描述了心跳脉搏的律动,经过倒影变形等各种变化,最后回归到G音。
本乐章包括无节拍和有节拍交替出现的两个因素,实际上就是一个持续核心G音的发展。无节拍因素是小字一组G音的持续音,由大提琴直接切入,通过运用三种演奏方法:不揉弦,靠近指板处运弓――常规把位演奏――靠近琴马处运弓,又描绘了心电***上平滑跳动的曲线,暗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有节拍因素是在这个持续G音上有一个短小的五声性“动机”和G音上微分音的线条,为了使这个持续的G音不至于单调,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手法,使之富于色彩性。如小提琴、中提琴G弦上同音高的泛音与正常音的对比,微分音微妙的音高上的差异,弓震音、撞弓、巴托克拨弦、靠指板、正常、靠琴码的拉奏,ppp-fff鲜明的力度变化等,好像是对汽笛声、人声、建筑工地水泥浇筑声进行的模仿,将一个生命降生在繁华都市嘈杂声中的意境细腻地表现出来。与传统音乐作品旋律化主题不同,这个构思无疑是作者独具匠心设计的。
在这个乐章中,G音代表生命,两个对比的因素分别纵向进入代表心跳,视觉效果如同医院诊断中的心电***,代表了生命的诞生与生命的延续。两个对比因素循环往复的变奏发展,已经不再是单个音符的简单组合和再现,而是具有了一种生命,揭示着生命从出生到成长,再到顶峰后的逐渐消亡。
第二乐章是“青春的寻觅”主题,音乐像桥梁描述着青春期生命的延续。开始是用撞弓演奏的一个段落,它的音材料由一个以G音为中心的五声性转换音列构成,大提琴演奏主题原形,第一小提琴演奏主题倒影,第二小提琴演奏逆行,中提琴演奏倒影逆行,以“架桥”的方式,将第一乐章同度的G音过渡到三个八度关系的G音上来,与第一乐章在G音上形成对比。三个八度关系的G音逐渐向上作八度移动,直到四度人工泛音上更高音区的三个八度关系,然后以极弱的滑奏消失在乐器的最高音上,给人留下对色彩缤纷世界流连忘返的感觉,而这里的噪音则成为描述背景的手段。
第三乐章是“思索与静寂”主题,人生的功名、功利已经与音乐的起伏吻合在一起,又回到G音,生命力的再次再现。可分为两个部分。开始各声部以错开少许时值的形式在小提琴引领下“卡农”式导入,在双弦上靠琴码以极强的力度奏出与第一乐章相同音高的两个持续G音,好像第一乐章的“再现”。以这两个G音为中心各自上下滑动,音高上产生不定的变化,音响也趋向复杂,逐渐形成G音为中心的增四度框架内的半音音块。第二部分将这个半音音块分解成一个快速持续音型,在这个背景音型下,各声部出现一个呼应性的因素并作一定的发展。与第一乐章描述生命的萌动不同,百态人生、世界万物通过声音的传递,听起来很躁烈,背景上呼应性旋律一直延续到生命最后的结束。本乐章结束部分的“Silence”要求演奏者必须保持演奏状态几秒钟。这种状态是一种静寂,是人生酝酿的力量,使人深深地感受到生命中无处不在的无形压力。“Silence”与东方佛教思想一致,给人以褪去铅华,万事皆空的空灵感觉。
第四乐章的主题是“肃穆的幻想”,主题中所蕴涵的那种肃穆、冥想的气息,有着一种理性化的思考。似乎听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困扰和对逝去生活的美好回忆,感恩的心在虔诚地跳动,五声性优美音调不时呼应着。
本乐章采用了幻想曲体裁,音乐的主要特征是简约。大提琴以G弦开始,在节拍内自由进入,自低音提琴向上,各声部以纯五度音程为基础向上面扩,交替上升。除小提琴Ⅰ以外,各提琴都加弱音器。下方始终是简约的c、g、d、a、e,不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奏出和弦的最高音b,并在b音上持续。开始是直板、不揉弦,产生的感觉,和声背景烘托出教堂的氛围,缥缈悠远、却又隐约有着东方民间音乐的清媚,就像四川东部的民间音乐。五度关系为中心,五度关系以外的音如二度、四度等是附加音。当音乐在小提琴背景上结束时,形成五度上分解性的自然泛音,消失在万籁之中。整个乐章都有着教堂弥撒的庄严、肃穆感觉,在弥撒的梦幻中出现回味性的主题。这种借助音色旋律给出的主题,是作者内心的歌唱。随后在中间融合,消失在弦乐泛音构建的幻想之中。
二、 民族情结与现代音乐技法
“现代主义音乐有两面性:既违背传统的美,又追求新的有序;新有序可能被接受为新的美,也可能永远被感受为不美的东西。”③在作品中,作者始终坚持将现代主义音乐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完美结合,竭力避免序列音乐中理性有序与感性有序之间的脱节,顺应了新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人们审美对音乐创作的需求变化,拓展了音乐创作的有序化方法。
1.民族调式构建的五声循环序列。这种人生哲理的视觉音乐效果是由一个纵向连续性五声音列的持续转换制造的,其原形按照下表循环往复地转换,使对比因素逐渐复杂化,当循环回归G音使形成音列的闭合回路:
五声序列构成的音材料有两个特点:1)五声序列的音高关系实质上就是中国的五声调式,从G音开始,向上发展的五声音列音程关系相似于民族调式的羽、宫、商、角、徵,在不断循环中通过位移的方式发展,最后在每个声部(横向)或某个片段(纵向)构成闭合回路;2)五声音列的后两个音同时成为下一个五声音列的组成音。
2.音材料理性有序与感性有序的完美结合。在第一乐章中,感性的直观音响将生命基本特征的心跳律动与音材料发展的视觉形象高度统一,将五声序列音乐纵向化实现与节拍的自由与有序规律性变化,将核心的G音单音发展技法与亚洲语言中单字的复杂化发展结合,以音乐的艺术隐喻人生的哲理。在第二乐章中四个声部分别以原形、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的序列化手法,使听觉上辨认音乐原型非常困难;但作者同时在节奏的由疏至密,在高潮点形成轴对称中心,然后再由密而疏,这种整体化布局,尽量弥补了直观感性音响受到的影响,避免了理性有序与感性有序的完全脱节。第三乐章以增四度音块为基本音材料特征,形成、节奏化、分解、凝固、直至“Silence”,强化了对主题的解读。而第四乐章的空五度音程的发展,无疑容易使人联想到肃穆、空灵的教堂音乐,与幻想曲的体裁一道,将听众带入对未来的幻想之中。
3.节拍的有序与无序。以第一乐章为例,用秒提示的自由节奏(因素A)和有节拍的节奏(因素B)交替叠置出现,节奏以及速度的安排在看似无序中实质上非常精确。这使音乐张力自然产生了松弛-紧张的不断变化,成为作品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结构组织的重要力量。作品虽然没有运用特别复杂的节奏处理手法,也没有出现高度复杂的节奏型,但是在节奏效果上却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印象。即便是每个因素内部,各声部之间的节奏也存在着长-短时值的对比关系,与对比鲜明的力度关系一起,动静结合,互相衬托着此起彼伏的导入声部。
对童年的记忆,对故乡的怀念,是一种难忘的乡愁,是文学艺术一个永恒的主题,回忆中的喜与愁,是与非,都变成一种美好的记忆。《在G音上》对难以言传的精神世界直观直感,以童年那并不美妙的音响作为感恩怀念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
作者这样描述创作的动机:“身在闹市,总会听到一种声音,它好像是汽笛声、人声,又好像是建筑工地的水泥浇筑声……作者身不由己地被这些声音困扰,但它又时常唤起他对童年的记忆。小时候作者家附近有一家工厂,经常持续发出一个金属加工的声音,时强时弱、时高时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什么时候结束,没有目的,只是一种声音的存在,它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非常美妙。”作者试***在城市的嘈杂声中去捕捉童年那个声音,在这个单调的声音中找寻人生成长的足迹,去寻觅生命律动的规律。
从表现这种特定思想意识出发,不以对音调的模仿为音高组织的唯一的、重要的依据,将感性的直观音响与理性的审美要求相结合,将序列音乐的创作技法与民族音乐的基本元素相结合,将以潘德列茨基为代表的“波兰学派”的“音块”、“音流”等表现手法和意大利作曲家切尔西为代表的单音技术密切结合,将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音材料基本手法与作者独特的理解方式相结合,使音乐作品超越了国界的限制,使理性的美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共鸣,对世界音乐文化与中国音乐文化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①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74
② 叶松荣.《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J].人民音乐.2006.(10),18
③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67
李 虻 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小燕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用音符描绘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