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形象夏洛克进行分析,即可恨又可怜的夏洛克身上反射出犹太民族多层面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犹太民族 精明 勇敢 可恨 可怜
一、简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这样写道:“犹太人的数目还不到人类总数的1%,本来应该像灿烂银河中的一个小星团那样不起眼,但是他们却经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商业、***治、学术、文化……在所有领域,犹太人都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绩,这是否跟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本文以《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夏洛克形象为例,对犹太民族的整体性格进行简要分析。
二、从夏洛克的可恨看犹太人的精明与勇敢
提起夏洛克,人们一定会如数家珍:他是一个守财奴,和葛朗台、阿巴贡、泼留希金并称的著名的吝啬鬼;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他具有贪婪残忍、固执吝啬、冷酷狡诈的本性,如此等等。他整天为钱痴迷,为了节钱、积钱,甚至到了不给仆人郎斯洛特吃饱肚皮的地步,不但如此,他还嫌他“做起事来,慢腾腾的像条蜗牛一般”,称他为懒惰的黄蜂,并最终导致郎斯洛特另投新主。同时,他对自己的女儿也是一种裸的金钱关系和利己主义原则。他认为“缚得牢,跑不了”,所以整天把女儿关在家中看守钱财而不许出去玩乐,甚至要她把门锁上,听到外面音乐的声音也不许张望,以至于让杰西卡觉得家里如同“一座地狱”,终于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携巨款和情人私奔。当夏洛克对于安东尼奥欠他钱,而安东尼奥的朋友们愿意付他几倍的本金时,却执意要按照契约,割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这无异于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
社会的歧视、亲人的背离没有击垮夏洛克,相反,更激发了他的战斗意志。剧中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人们称呼夏洛克时,都不是直呼其名,而用“犹太人”取而代之。这样称呼,传达出一个信息,以公爵为首的基督徒们蔑视的不是一个人(夏洛克),而是一个民族(犹太民族),这正是夏洛克怀恨安东尼奥的最主要原因。
夏洛克无疑是一个令人可恨的形象。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是跟当时整个犹太民族所处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法庭上的斗争,当对手们口口声声要求夏洛克不要坚持自己的凶恶和残酷,而要“仁慈”和“同情”的时候,夏洛克立刻拿出对方买卖奴隶的例子粗鲁的撕下对方苦心披上的“道德”外衣,从而把诉讼还原为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冲突。他的一句“你们的法律别给我现眼吧”即从反面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的虚伪性给揭露了出来。
作为一个旧式的高利贷者,夏洛克自始至终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处于对立的位置,在这场正义与仁慈、人的法律与神的法律的较量之中,他以人财两空、彻底败诉而告终。而当我们撇开这一表面现象,认真回顾这场斗争的全过程,却不难看出,作为一名异教徒的夏洛克对当时的统治阶层是进行了怎样的真实的揭露,而这在当时的社会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因而我们在看到夏洛克的可恨之处的同时,还会看到犹太人的勇敢与过人的精明,同时也会不禁对这个让大多数人憎恨的犹太人产生同情之心。
三、从夏洛克的可怜看犹太民族的悲惨命运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长期被认为是一个贪婪阴险、偏执凶残、唯利是***、冷酷无情的反面角色。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作为犹太人,夏洛克遭受到了非人的对待,为了捍卫民族和个人的尊严,他孤独地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因此,他更值得我们同情。
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他受到包括安东尼奥在内的那些非犹太人的歧视。有关西方社会对犹太民族的仇视与排斥,可以说延续了整个西方文明史,这憎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圣经传说中犹大的背叛。似乎自那以后,犹太人在西方社会尤其是在虔诚的欧洲大陆看来,就是虚伪、丑恶与背叛的象征了。也许夏洛克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执意要割下他身上的一磅肉正是由于这种歧视而蓄积的仇恨使他想要对这个进行报复。作为一名犹太人,夏洛克具有与其他大多数犹太人一样的命运。在中世纪,犹太人被欧洲各国视为,在宗教上受迫害、***治上没有任何***治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受到种种限制。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受到迫害、歧视、劫掠和残杀。对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他们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为了生存,为了争得与其他民族平等的地位,他们团结对外,遵守法规,发奋自强。然而,犹太人精于商务金融,在这个领域中,他们有时不讲人道与道德,充分利用许多别人不屑利用的机会而致富。
四、小结
夏洛克因为不同而遭受歧视,进而对周围人充满戒备和复仇心理。这个可怜的犹太商人生活在被基督教徒和贵族包围的社会中,尽管拥有财富却饱受着歧视、侮辱、讥笑。夏洛克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是当之无愧的,他是英国舞台上第一个人性化的有血有肉有自己个性的犹太人,他的形象是丰富的、复杂的,既带有时代的印记,又刻上了阶级的纹章,同时还具有民族的特色,他既是一个惟利是***的高利贷者,又是一个遭人歧视的异教徒,同时还是一个民族矛盾的揭露者。从夏洛克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整个犹太民族的性格特征:漂泊而智慧,精明又勇敢。
【参考文献】
[1]徐新.犹太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8.
[2]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 三联书店出版社,北京: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