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语文课堂,老师们为了上出语文味,重视了语言的品味,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遗词造句的精妙,体会其表达效果,不仅重意,也重言,这是很好的现象。但有些老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却没有一点“品位”。
如一位老师在教完了《烟台的海》后,问学生喜欢哪些句子,并说出理由。学生有的说:“我喜欢‘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形象生动。”有的学生说:“我喜欢‘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得很生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满意点头。乍一听,回答得可以,有观点有理由,合乎要求。可是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在很多学生心目中认为“因为比喻、拟人,所以生动”,“比喻、拟人等于生动”,生动与否竟不是读悟出来的,而是靠一个“公式”推导出来的!有的老师为了指导学生对付考试上的这样的题目,竟让学生按着这样的公式去回答。这哪是在品味语言,这样哪能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
汉语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汉字表义的直观性赋予汉语一种先天的审美资质,使它“不纯属于语义的记号,而且还携带着诸种形象和特定的情感。它们不仅触动理解,而且还触动我们的情感和想象”(卡西尔《语言与神话》)。汉民族重直觉、重整体感悟的思维方式和崇尚“内美”、注重含蓄的文化审美心理也必然渗透在汉语言作品中。作者追求的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用意十分,下语三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追求语言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在这种审美追求指引下,作品的语言显得分外凝练而充满“张力”,物象更具象征意味,意蕴则显得分外隽永、耐人寻味。汉语表意的蕴藉性无疑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语言不放,把语言品味、训练语感作为第一要著。既然汉语作品在文字上讲究精炼、简约,在内容上讲究曲折委婉、含蓄深沉,我们就没有理由不着力引导学生透过言语表层去探求其丰富内蕴,从而真切把握作品意旨,同时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
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较低,欣赏能力较差,往往对语言的精妙处难以发觉,难以体会,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去引导,去启发,在一些看似平凡处看出不平凡。通过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画面;一边读一边联想,想到类似的人、事、景、物、理;一边读一边体会作者蕴涵在文字中的酸甜苦辣;通过换、调、删、增的比较来体会语言的精妙。要引导学生真正嚼出语言的滋味,感受语言的魅力。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三亚落日》后,问学生“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中为什么用“滑落”而不用“西沉”、“下落”、“坠落”等词语。学生一开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他问学生洗澡时拿肥皂有什么感觉,又引导学生读课文后面的句子:“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学生想了想,读了读,纷纷举手说“滑落”写出了落日落水时的轻快、敏捷,而“西沉”、“下坠”等让人感到夕阳分量的沉重、速度的缓慢、活力的衰退。教师接着问:“落日的背景是那样的广阔、美丽,落日的过程又是这样的美丽,观赏者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学生恍然大悟,举手说人们在这样美丽的背景中欣赏这样美丽的落日,自然觉得心旷神怡,眼中的太阳也格外精神、轻盈,特别圆润、滑爽,于是,便自然地觉得夕阳是“滑落”下来的。这个“滑落”,还表现了作者敞亮的心扉、愉悦的心情、热爱的心态。而“西沉”、“下坠”等让人似乎感觉内心有些压抑、心情有些郁闷。
你看,这样的品味才有“品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比较等方法,真正切切地体会到了“滑落”的精妙,而不是那种空泛的、僵化的、公式化的“品味”。这样的品味才是有语文味的品味。
要想品味语言有“品位”,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有品位,只有有品位的老师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品位的语言“品味”,才能使学生越来越有“品位”。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 )
责编/张 鹤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语言“品味” 要有“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