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呼兰河传》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文中给予胡家大媳妇这一人物形象的笔墨较少,但这一人物形象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主要从中国文化、民族性等方面,来探讨这一女性形象在封建男权社会中依附性生存,以及这种生存意识中产生的多重悲剧。
关键词:胡家大媳妇 依附性生存 求生意识 “逃离”
一.客体本位观,女性依附性生存
中国人从恐惧自然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对客体的崇拜和依附,慢慢转移到对社会的依附中,并建立了一套封建伦理纲常,这些理论准则使得中国人骨子里就对外在的规则过于关心,而缺乏对***个体的重视和思考,在男性话语主宰的社会里,女性的依附性更加突出。《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因此中国传统女性更加缺乏***的生存空间,无法找到自己的生活话语权力,所以在女性的意识中,她们的社会存在就如“藤蔓植物”依附着各自的“大树”。
《呼兰河传》中胡家大媳妇就是这样的“藤蔓植物”,她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的个体却又是女性群像的缩影。在文中有着这样的一段:“这孙媳妇回了娘家,娘家的人一问她婆家怎样,她说都好都好,将来非发大财不可……虽然她的丈夫也打过她,但她说,哪个男人不打女人呢?于是也心满意足地并不以为那是缺陷了。”茅盾先生在为《呼兰河传》作序时曾说:“如果我们在《呼兰河传》找作者思想的弱点,那么,问题恐怕不在于作者所写的人物都缺乏积极性,而在于作者写这些人物的梦靥似的生活时给人产以这样的一个印象: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①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王大媳妇就是愚昧麻木人群中的一员。萧红曾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②在男权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是卑贱的,生命是低贱的,生理上的差异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着男女不同的地位,男性依附着社会,而女性却只能作为依附者的依附者,因而她们甘愿沦为男性的“奴隶”,而传统的封建家庭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自然她们也是家庭的依附品,自然在男权社会里,她们也沦为社会的依附者。“随着男权社会的确立,男女之间这些以身体构造和生理机能为基础的自然差别,在社会制度、文化观念乃至***治意识层面上得到了进一步的突出和强化。”③这是男性话语世界里的定义,而对女性接受者来说这是被动的,是作为权力压迫下的无奈和非公平的结果。胡家大媳妇却自愿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把自己作为男性权威下的自我牺牲者,自甘成为依附品而生存。那句“哪个男人不打女人呢?”自甘依附男性,成为男人发泄的工具,自甘忍受意味着自甘卑微。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她把这种观念理所当然地转嫁到社会每一个女性身上。
因为这种自我定位,胡大媳妇不仅是封建社会中众多不幸的受害者之一,而且也因麻木而缺乏***的主体意识,使得她成为毒害自己同类的刽子手。胡大媳妇聪明贤惠、勤劳识礼、孝敬公婆,可谓是传统文化调教出来的温顺女子,她遵守着一切妇道,她对长辈的尊重、孝敬和顺从,却使得她逐渐成为家庭、长辈们的依附者,所以在对待小团圆媳妇的过程中,她沦为胡家婆婆得力的帮凶。她亲手为团圆媳妇的药方切瘟猪肉,帮忙隐瞒小团圆媳妇的病情,她还见证了跳大神和洗澡等封建陋习的悲惨闹剧,她是传统愚昧文化同化的产物。尽管她可能是在怀着虔诚的“善心”下进行的,她只不过是小团圆媳妇悲剧的帮凶,她是依附封建家长和封建家庭的,是其协助者罢了。但是这种因自我麻木的悲剧再次转移带来的残酷无情,更让人对这种女性依附性生存产生极大的反思。
二.强烈的求生意识,坚强的生命韧性
仪平策在《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中所说:“中国审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总体上就是偏于柔性化、女性化。”所以逢事不爱出头不反抗,听从天命顺其自然,这是偏喜植物性的“静”。这一对自我发展的关注,却让中国人有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生存欲望和坚强的生命韧性,人们在日常劳动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相关的俗语和成语,如“好死不如耐活着”“蝼蚁尚且偷生”、“苟延残喘、忍辱偷生”等词语,这些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生存道理。
在胡家媳妇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因求生愿望所表现出来的坚强韧性。她孝敬公婆,遵循礼法,对丈夫顺从,在家庭中她必须考虑得更全面,忍受更多才能做到这样游刃有余,才能做到不落下别人的闲言闲语。“大孙子媳妇通红的脸,又能干,又温顺。人长得不肥不瘦,不高不矮,说起话来,声音不大不小。正适合配到他们这样的人家……可是做起事来并不弱于人,比起男人来,也差不了许多……放下外边的事不说,再说屋里的,也样样拿得起,剪、裁、缝、补,做那样像那样……”在众人的眼中,胡家媳妇完全符合传统媳妇的标准,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众多眼睛的监视,能得到如此美誉,想必是承受很多。做事还要忍受丈夫的打骂,还有她既是小团圆媳妇悲剧的间接参与者,也是悲剧的直接见证者,小团圆媳妇的遭遇,或多或少映射出她过去的点点滴滴。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性仅处于依附地位,所以她们就如藤蔓植物一样缠绕着大树生存,既然是依附性生存,因此在求生的过程中,女性必须有着更加坚韧的生存意志。在现在的人类学中,早已有过结论,女性承受压力的能力和忍耐力比男性更强烈,那么在求生的过程中女性忍受着更多来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约束,同时也有来自自身的种种束缚。
如矛盾在《呼兰河传・序》中所说的那样“他们都想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④这就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状态,尽管如此,他们却依然能坚强地活着,承受着艰辛,隐忍着重负。
三.生存的不确定性,“逃离”的悲剧
鲁迅在《灯下漫步》中说到“求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曾经说过:中国自古只有两种人:求作奴隶而不得的人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也滋生了这种奴性,等级低的甘愿做等级高的奴隶,若不是到了生存不了的时候,绝不会反抗的。“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死了不久,他家的大孙媳妇就跟人跑了。”胡大媳妇最终因生存而不能,做奴隶而不得的境况下,被迫逃离和反抗的。
与小团圆媳妇相似的身份,使得胡家大媳妇脑海里不断浮现过去的场景,内心缺乏安全感而产生的恐惧也油然而生,这些可能是她最后逃离的原因之一。胡家大媳妇从一个温顺的好媳妇,到最后的出逃,作为传统文化奴役下的女性,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想必不是想成“奴隶”而不得的境遇,她不会做如此之举的。胡家大媳妇逃走了,似乎是一种“反抗”,但是她只是想获得生存的空间,她是“跟人跑了”,她再次作为依附者奔向了另外一棵“树”,在那个女性还没有发言权的社会中,女性的微弱“反抗”是无力的,只是在这个男性为主人的铁屋子嚎叫几声罢了,得不到回应便就回到原点,进行新的悲剧轮回。
生存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女性,来自社会、家庭、男性、自身,迫使她们沦为生活的依附品而不自知。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著名观点:“女性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命定,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产生出这居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⑤尽管胡家大媳妇代表的是一个个体生命意识的身存状态,却又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培养出来的中国女性群像的一个悲惨缩影。
注 释
①矛盾.《呼兰河传》序[M].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②聂绀弩.在西安[A].萧萧落红[C].季红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第11页。
③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民族性的现代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5~86页。
④矛盾.《呼兰河传》序[M].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⑤[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 .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第156页。
(作者介绍:陈瑶,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呼兰河传》胡家大媳妇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