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个长安 回首沧桑一望千年 体味大唐珍重长安 再加一份祝福还有祥云一片
东长安、西罗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三千多年建城史,一千多年建都史。《送你一个长安》一曲歌罢,唱不尽西安千年风华,给世人展现出古长安新西安的无限魅力。西安,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阔步迈进,长安大学(以下简称“长大”)无疑是其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强大的文化力量。
五彩长安
2010年,我吟咏着“清风拂渭水,明月满长安”,怀揣一颗憧憬的心走进了长大。***训结束后的那个周末,我和舍友们在学长地带领下来到了食堂前的广场,尽管飘着小雨,广场上还是十分热闹,学长打趣地说道:这里在上演百“团”大战,小心炮弹。果然,我们看到各大学生社团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同学们:Dancing Club成员在红地毯上跳起了拉丁、慢摇;黄土地文化社成员则在现场打起了腰鼓、扭起了秧歌;中华传统文化社的古装秀、新鲜空气动漫社的cosplay,让人眼花缭乱……除此之外,还时不时会看到“亲~找个好社团就嫁了吧”“站住,摄影协会纳新了,哎哟,不错哟”等让人捧腹的标语。
在长大,还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如果想吃东西不给钱还有奖品拿,饮食文化节无疑是你的最佳选择;如果想展现宿舍兄弟情、姐妹情,宿舍文化节为你提供广阔平台;如果想体验一下“人大代表”的感觉,优秀校园提案征选大赛欢迎你加入……
在长大,还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待女生如天使。长大偏重理工科,男多女少的现状令女生自然而然成为学校的“香饽饽”。每年的3月7日女生节,校园内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在修远湖畔,男生会用蜡烛摆出心形***案并用优美的歌声为女生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在宿舍楼下,女生可以在活动板上写上自己的愿望让男生帮自己实现;在篮球场上,设置女生投球碰到篮筐就得分、男生不能抢断女生的球等特殊规则,让女生在赛场上大展拳脚,尽显飒爽英姿。
可以说,无论你是热心公益还是热爱学习,无论你是文艺青年还是普通青年,无论你是喜欢运动还是喜欢跳舞,你都可以在长大的舞台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风华长安
“我站在三脚架前,从三维激光扫描仪中看到了你的眼,那是双多么闪闪发光含情脉脉的眼,我用专业软件苦苦提取眼部曲线,最后发现那是爱的椭圆……”这便是《测绘人自己的情书》,饱含了长大测绘人的深情。
在渭水校园内,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我总能看见学长学姐拿着仪器,三三两两,分布在学校各个角落进行测绘,他们时而分散,时而聚集,时而沉思,时而大笑。道路上的红色标记记录着他们的点点滴滴,漆痕斑驳的三脚架见证着一代又一代长大人的青春。他们挺拔的身姿和爽朗的笑声构成了渭水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于他们来说,测绘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要为之倾注最多的汗水。而每个实习季,学长学姐们又拖着行李,一批一批赶赴太白校区(长大的一个实习基地),在山林里穿梭,对岩石取样分析,对地形地质地貌进行精密测量。
追根溯源,长大学子这种弘毅的精神在前辈们那里同样可以找到。校庆前,我们一群人去参观了校史馆,从讲解员口中了解到长大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西北公路局干训班,其前身是号称“一五七”的三所学校――有着亚洲唯一公路交通大学之称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原地矿部五大地质学院之一的西安工程学院、原建设部七大建工学院之一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无论何时,长大的前辈们都怀着“车行无阻,货畅其流”的抱负,致力于祖国的交通建设。当我第一次看见长大校训“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时候,并不能充分领会“弘毅”的含义,而在参观完校史馆,看到校园里的测绘人后,我渐渐明白了。
回想过去的三年,我失去过,遗忘过,错过过,但最重要的便是我拥有了。如今,值得庆幸的是,我收获了六十多年的传承,领会了“弘毅”的真谛。
笃学长安
在长大女生的口中,总能听到“葩葩”老师、“兔子”老师这样的昵称;而男生,则习惯和老师以兄弟相称,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情意,比如:“国哥”“准哥”“峰哥”……在长大,老师就像学生的兄长、大姐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关心学生的成长。许许多多老师的优秀事迹在学生中口耳相传。
“一段粉笔,两片薄唇,三更早起,四宝文房,只愿五湖弟子才情满腹;六味具尝,七月骄阳,八月酷暑,换得九州桃李芬芳。”这是长大教师最真实的写照。长大老师就是用这种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赢得了所有长大学子的尊重,换来了长大学子对母校的感恩。
大一下学期,正值长大60年校庆,那一天,我真正被长大校友感动。一位年逾古稀,穿着朴素灰色西服和***绿色***鞋的老人来到了学校,老人是原西安公路学院汽车系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65级毕业生,名字叫白朝华。他从十几公里外的火车站走到学校,拿出尚有体温的1万元捐给学校,来表达他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捐赠后,他谢绝了学校的挽留,当即走回火车站,乘当天的火车返回了成都。老先生来去匆匆,他对母校纯粹而深厚的感情却长久地留在了师生的心中,成为这所高水平重点大学校园精神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不知不觉,长大已为祖国各行各业输送了近20万人才。从西北荒漠到东南沿海,长大学子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从攻克世界难题青藏公路建设到人民大会堂设计,从亚洲第一长隧终南山隧道到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建设,都凝结着长大人的智慧。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的“波浪镶嵌”学说从这里诞生,“公路黄埔”“客车黄埔”“筑路机械黄埔”的美誉从这里传出。今天,作为一名长大学子,我可以自豪地说:哪里有路哪里就有长大人,哪里有资源哪里就有长大人,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长大人。
不知不觉在长大呆了已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我走进过汤中立院士爆棚的讲厅,听他细数山河,畅谈地矿勘察理论;我走进过陈洵洪长江学者的课堂,在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我了解了河流―含水层―植被―抽水井之间的水文作用关系;我走进过恢弘大气的交通馆,在剔透的展窗中,我看见了中国交通的过去,畅想着中国交通的未来……长大的一切都令我流连忘返,想必许多年后,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我都永远不会忘记在那古都城南、渭水河畔有我的母校――长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