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史记〉选读》共分八个专题,其内容涉及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影响等。该教科书比较全面地为学生展现了《史记》作为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为使学生在体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经典阅读过程中养成***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编者在课文旁作了精心的注解。这些内容丰富的注解,或是详尽的译文,或是批注,或是名家的评点等等,为帮助学生理解选文内容,深入分析文本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作了有益的尝试。
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未能抓住本选修教材编写特点及其教学建议,漠视文本的旁注内容,把选修教材当必修教材教,将文本“旁注”视为“闲笔”,未加以关注和运用。笔者根据“旁注”的基本类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就如何活用《〈史记〉选读》中文本的旁注试作分类说明。
一、译文类旁注
学习文言文,疏通文章的大意是前提,尤其是像《史记》这样的经典,欲领略其深邃的哲理、民族的精神,非得先从文意的理解入手不可。因《史记》的不少篇目涉及的人名、地名比较生涩,加之部分词句意义生僻,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提供必要的译文以辅助学生比较流畅地阅读文本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译文类旁注的运用可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引导学生对照译文进行充分的预习
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边读课文边对照译文以初步疏通文章的大意,并在重点处用笔自行标注,如重要的文言词义、特殊的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也可让学生在疑难处进行勾画。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或质疑讨论
一是学生在课堂上交流预习的成果,即对课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现象和文言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课堂展示。二是学生可在课堂上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教师组织课堂交流、探讨活动并适时点拨,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3.检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知识建构
教师要在学生预习、课堂展示、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对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进行检查以评价学习效果,并在关键处对重要的文言现象进行归纳,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展,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如在教学《夏本纪》一文时,笔者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对“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进行了断句训练,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成美”一词的词性和词义掌握的情况;对“女其往视尔事矣”一句中的“其”作为表祈使语气的用法作了提问,并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积累进行联系、补充和归类,如联想《太史公自序》中的“余甚惧焉,汝其念哉?”一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之是相近的。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对“其”作为语气副词的句子进行整理、归类,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吾其还也?”中的“其”表商量语气,再如《师说》一文“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表猜测语气等。
二、批注类旁注
《〈史记〉选读》教材中,编者将《史记》中的选文与批注对半排版,并提供了大量精练的批注内容。批注的类型大致有这样几种:对精彩词句的分析,对文章结构的提示,对行文章法的说明,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等等。这些批注对学生深入理解《史记》的叙事、写人、创作精神等特点作了切中肯綮的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批注的教与学的功能,使学生在批注已“点明”要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应当在问题设计和变式上多作思考。
如对《李将***列传》一文中“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的批注是:“前”“止”“令曰”数字,准确传神,富有韵味,犹一字千金。此处的批注点出了精彩的词语,但就其效果的说明并不具体,教师宜就此引导学生分析其“传神”之处是什么,富有怎样的“韵味”,为何“一字千金”,进而真正理解“李广解鞍惑胡骑”所表现出的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超人胆略。再如对《刺客列传》一中“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的批注是:描写传神,性格鲜明。对这个批注的活用,教师亦可采用追问的方式,使学生充分体会荆轲临危不迫、临死不惧的刺客形象,因为“荆轲所以为神勇者,全在临时一毫不动,此孟贲辈所不及也”(顾炎武《菰中随笔》)。
有的批注是对文章结构或行文章法的批注,对深入探究《史记》的叙事艺术是很有帮助的。如《高祖本纪》一文中,有这样的批注:《史记・项羽本纪》曰:“张良出,要项伯。……项伯许诺。”与课文中画线的句子“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相比较,你能体会到司马迁在《史记》中叙述史事时采用“互见法”的用意吗?“互见法”就是将一个人的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相补。运用“互见法”可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可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互见法”也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好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叙述史事时采用“互见法”的用意之所在。“互见法”是司马迁为适应传纪文体的需要而创造的述史方法和表现手法。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探究批注所提出的问题,可让学生对“互见法”的理解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
黄庭坚在《大雅堂记》中说他读杜诗“欣然会意处,辄欲笺以数语”。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若能养成主动批注的习惯,及时动笔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自己的阅读疑问,则将更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参透文本的精髓。
三、评点类旁注
评点式阅读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读书方法,边读边评,多是三言两语,直抵要害。《〈史记〉选读》教材中的旁注内容多半是名家的评点,便于学生打开思路,深刻解读文本。如对《项羽本纪》一文中的项羽三次所说的“此天之亡我”一句,引用了钱钟书的评点:“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也。”(《管锥编》)该评点简洁扼要地道出了项羽作为末路英雄知无可挽回却大奋神威的本色,可谓点破机关,对于学生理解项羽复杂的性格特点是绝好的辅助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仔细体会。
当然,在借助评点内容理解文本时,教师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敢于评价评点、批判评点,以养成大胆质疑、个性解读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品质。
如《淮阴侯列传》的文末司马迁以同情、痛心、惋惜、悲愤交织的心情,深惋英雄壮士犬马一生冤屈而终。教材中引用的评点是李笠的《史记订补》中的“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读此数语,韩信心迹,刘季吕雉手段,昭然若揭矣!”一段。其实,对于司马迁的用意,史上也有学者并不明白,如叶适的《习学记言序目》中有“牵责韩信不学道谦让,伐功矜能,至于夷灭;信虽不足以知此,然当受此责矣。……欲不亡,得乎?”叶适的论断显然误解了司马迁的真意。教师可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评点观点进行比较阅读,判定正误,辨其优劣,这样才能将评点内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史记〉选读》的编写体例合乎《史记》的体例,为学生舒展开的是宏伟的历史画卷,辅之以恰当的“旁注”,让学生至深感受到的是司马迁天才的语言艺术,真正领悟到的是司马迁衣被后世的文章大宗,因此,作为选读教材《〈史记〉选读》的教学,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编者精心打造的“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