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训练水平突飞猛进,动作技术近乎完美的今天,要夺得体育比赛的胜利无疑越来越困难。面对荣誉与金钱的诱惑,某些缺乏实力和自我约束力,通过正常训练手段无法取胜的运动员,将获胜的希望寄托在使用外力――兴奋剂上,为了取得胜利,他们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剂。
如何检测兴奋剂?
1960年罗马运会自行车100公里团体赛中,丹麦运动员詹森在比赛时突然死亡。尸检发现他的血液和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苯丙胺――一种强力运动神经刺激剂。詹森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例因服用兴奋剂而丧生的运动员,震惊了世人。
詹森事件使国际奥委会痛下决心,大力打击兴奋剂,19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在希腊雅典成立,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季奥运会和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上,第一次在所有比赛项目中实施了全面的药物检测,奥运会反兴奋剂大战由此拉开序幕。
在各种兴奋剂检测手段中,尿检因取样方便,对人无损害,尿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检测准确,其他干扰少等优点,多年来一直是兴奋剂检测的主力***,被誉为兴奋剂检测手段中的常规武器。在5个50×20米标准游泳池的水量中放入一小勺糖,然后随意抽取一小瓶水进行化验,分析其中糖的成分。这听起来像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可当研究人员在对运动员的尿液进行兴奋剂检测时,要查出1毫升尿液中含有的2纳克(1纳克等于十亿分之一克)兴奋剂,其工作的精密度就相当于此。
药物检测,简单而言就是将运动员的尿液样本进行化验。由于人体服用或注射药物后,这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一定时间内或多或少会出现在尿液中,通过对运动员的尿液做定量及定性的检测工作,就能检查出这些运动员是否使用过严禁使用的物质。
药物检测工作,最初足以手工和肉眼宋进行的,分辨率很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检测工作逐步采用了最新的电子科学技术,如色谱分析技术、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等,大大提高了检测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目前使用的兴奋剂检测法除了标准尿样检测分析法外,还有血液兴奋剂检测法等。
血检是血样分析的简称,它主要是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内源性激素兴奋剂,主要目的是补充尿样分析方法的不足。血检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目前仅用于血液回输、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测量。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内源性激素兴奋剂,使用EPO可以增加体内红血球的数目,提高血液载氧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开始铤而走险使用EPO,EPO是一种尿检不易查出的兴奋剂,而血检成功率为100%,只需要一次提取运动员约为10毫升的血样,就可以得出结果。全世界都对血检寄予了厚望。
2000年8月,在历时几年的关于检测EPO新方法的研究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在悉尼奥运会上进行血检和尿检相结合的EPO检测。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也依照悉尼奥运会模式,进行了血检结合尿检的EPO检测,并依靠经过改进和提高的检测技术,查获了违禁使用第二代EPO的3名滑雪运动员。目前,国际奥委会资助的其他药物检测研究项目也已取得了进展,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首次对所有运动项目进行血检,除例行的随机抽查外,每个项目排名前四的选手都将接受血检。
然而,在血检大显神威的同时,有关专家关于血检的相关争论之声却从未停止。奥运会组委会医学委员会成员卡金斯博士一针见血指出,悉尼奥运会的血检并不能抓住真正从EPO中得益的人。原因是运动员在摄入EPO后两到四周,作用才开始显露出来,而国际奥委会只同意在悉尼奥运会上采用体育药物实验室进行的2号检测法,2号检测法仅能查出72小时内摄入的EPO。由于某些原因,能查出运动员一个月来服用EPO的1号检测法被搁置下来,而事实上只有傻子才会在赛前72小时内服用EPO,因此,血检也不过只能起到震慑作用罢了。另外,国际奥委会要想全面推行血检还将面临另一大障碍:一些国家以宗教和法律原因拒绝配合。
基因兴奋剂
50年前,一位美国作家写了一部科幻小说,书中描写一些运动员在奥运会前被截去四肢,装上了功能超强的人造四肢。现今,体育界的兴奋剂检测专家则担心,基因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使这本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在某村,程度上成为现实。那些注射了可以增加爆发力基因的短跑运动员,会像超人一样在6秒钟之内轻松跑完100米:而那些注射了可以增加肺活量基因的马拉松选手,则能在1个半小时之内轻松跑完42千米零195米……
几年前,美国一个科学研究小组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用腺病毒运输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到老鼠体内。由此刺激细胞产生出相应的蛋白质,增长了老鼠的血球容量,血液红细胞的比例从49%增长到81%。如果同样的变化发生在人体内,那么,这些增长的血液红细胞,就能把更多的氧气运送到人身体的各个组织中去,这样这个人的体力和耐力就会大大增强,事实上,不少成绩优异的运动员,正是由于天生就有这一控制红细胞生成素的特殊基因,才使他们拥有比常人更多的红细胞。
现在,能使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大大增加的变异基因已经被科学家找到,并可以使用先进的基因疗法对运动员的基因加以改造。据研究人员称,超量分泌红细胞生长素能使运动员提高速度20%以上,这对许多参赛选手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基因方法还可以用来增强运动员某一特定部位的肌肉。在铅球运动中,运动员肱三头肌的强壮程度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如果能改良控制肱三头肌纤维大小和数量的神奇生长因子基因,将会大大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实际上,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早在1994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院就成功地在动物身上完成了这种基因改造试验。有关研究人员宣称:给那些想提高成绩的运动员直接注射带有这些生长因子密码的DNA,不是什么难事。
和传统兴奋剂一样,基因兴奋剂也将极大地危害运动员的健康。血液里红细胞过多,虽然可以提高耐力能力,但同时还会造成血黏稠度上升、血液流动缓慢、血管腔逐渐变窄,极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最后可能引发高血压和中风等疾病。同时,这些神奇的生长因子甚至可能还是肿瘤的一个生长因子,注射了基因兴奋剂赢得一块金牌与患上癌症的几率几乎是对等的。专家们说,人们对基因兴奋剂了解得还很少,会有很多危险等着那些为拿金牌而使用它的运动员。
人为植入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与人体天然形成的蛋白质看起来完全相同,与传统的兴奋剂相比,基因兴奋剂很难检测出来。一些科学家甚至悲观地认为,要发明有效的反基因兴奋剂的检测设施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如默认算了。但如果大家争着改变自身的基因,那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又从何谈起?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基因改造运动员的消息,但是,谁又能保证以后纯净的奥运赛场不会被他们践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