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著有《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等论著多种。
《小团圆》的出版,确实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再度看到张爱玲后期创作的面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天才的女作家没有衰竭的创造力和坚持不懈的对于创作的执着,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完整和更为丰富的张爱玲。
对于我们这些始终关切张爱玲和她的生平、创作的人来说,这是何等欣幸的事情。我们一直以为晚年的张爱玲已经面临着创造力的衰竭和对于写作的厌倦,但其实晚年的张爱玲对于创作仍然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她的才华通过这部著作得到了最好的证明,她的创作生命一直在延续。我们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到,这位晚年在英文写作中遭遇了挫折和困难的天才仍然是中文世界里无可争议的重要作家。我们可以看到她强烈的个性和进行中文写作的无与伦比的能力。虽然有关于是否应该尊重张爱玲原意的讨论,但毫无疑问,对于我们这些读者来说,《小团圆》的出版可以说是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它无疑昭示了一个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的张爱玲的新面貌。
这本书当然是张爱玲具有自传性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以小说形态出现的自传,这里几乎一切都有张爱玲本人的影子,也有我们所熟悉的张爱玲个人的鲜明的特色。按照陈子善的说法:“现在已有索引派将《小团圆》的人物与现实对号入座,发现竟然丝丝入扣,比如邵之雍是胡兰成,比比是炎樱,蕊秋是张的母亲,九林是张的弟弟,文姬是苏青,苟桦是柯灵,燕山是桑弧等等,但是,小说是虚构的,这是前提,对号入座是非常危险的。”我同意陈先生的意见,但同时也难以克制我们往自传的方向联想。因为这本书的自传性是太明显了,任何人都难以抹去这样实实在在的痕迹。无论小说也罢,自传也罢,这是张爱玲在现身说法,直接地面对自己记忆的一次最彻底、最直接的倾诉,也是对于自己的前半生最为深入的清理。无论是那敏感而锐利的观察和对于人性清晰的剖析,还是对于生活深处复杂和微妙的一切的关注。这些打着自传的鲜明烙印,而与她晚期同样以自己的生平为中心的作品《对照记》既有相似性,也有相当的差异。
在《对照记》中,她几乎完全没有涉及自己的感情生活和对于身边男性的叙述。她的感情生活好像是一片空白,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她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叙述。同时对于亲人们的陈述也是非常简略,这些人生中最为敏感和微妙的问题好像被她彻底放在了叙述之外,成为她生活的多余之物。但这一次我们才发现其实她并没有放下前半生的感情和生活的经历,这些东西始终缠绕着她,长久地给她的内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这些记忆其实是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厉鬼的难以消弭之物。无论是之雍、燕山、苟桦等人给她留下的印象其实都超出我们原来的理解之外。而她对于母亲、弟弟、姑姑这些她生命史中最为重要的亲人的描述,也是格外地锐利,有一种出乎意表的尖刻。她其实是把内心最深切的感受直截了当地写了出来。她对于人生中的一切其实是残酷的,不仅仅对于他人残酷地观察,也对于自己残酷地观察,面对她的直率,我都有不敢直面的一点点恐惧。她好像多少有点“无情”,但这是何等深沉的“无情”,是对于生命透彻到入骨的深刻。其实这种“无情”是对于人生最为锐利的揭示。看起来都已经放下,其实依然都放不下,这部书可以说是晚年写作的高峰,其实也是她一生写作的高峰。早年的一切都已经进入了文学史,但这部书无疑可以在当代华文文学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曾经看过张爱玲弟弟的回忆录,其中说到他姐姐离开了上海,从此一去不返,但居然没有通知他。他到姑姑家找姐姐。“姑姑开了门,一见是我就说:‘你姊姊已经走了’然后关上门。”“我走下楼,忍不住哭了起来。街上来来往往都是穿人民装的人,我记得有一次她说这衣服太呆板,她是绝不穿的。或许因为这样,她走了。走到一个她追寻的远方,再也没有回来。”但她在那远方又追寻到了什么呢?其实还是《小团圆》里的上海的岁月。在这部对于她自己前半生回首凝神的著作里,上海的一切仍然历历在目,仍然是她生命的中心。
看这部书,我有一个感慨,中国人的二十世纪是太不容易了。张爱玲这样的作家经历的坎坷其实也是中国人艰难的一部分。中国人付出了太多太多,今天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新的可能,让我们有更加博大的情怀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的过去。这部书正是中国二十世纪记忆的一部分,虽然渺小,却依然不能随便遗忘。它还在给我们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