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中学生勤于思辨的特点,注重在研讨互动中因势利导。研讨交流是启发思维、启迪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理论、新问题、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钻研,尤其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流行文化现象关注多、思考多、困惑多、纠结多。如果及时加以引导,消除学生思想上的迷雾困惑,就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世界、看待问题,确立正确的“三观”;如果疏忽大意、放任自流,很容易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乱象面前迷失自己、走偏出错。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中学生请于思辨的优势,开展深入广泛的研讨互动,在理论解析、热点辨析和思想交锋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注到学生头脑,帮助他们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洞察世事、明辨是非,尤其要引导学生充分认清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形势,坚持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侵蚀,切实从思想理论上搞清人生的最大价值和真正意义,自觉确立积极健康、顺应时代、目标远大的价值追求。
二、针对中学生讲求自我的特点,注重在自我教育中启发自觉。思想***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和认知能力,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育对象内部因素的激发,这就决定了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相信和依靠学生搞好“三观”教育,是坚持***的群众路线、遵循规律抓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新形势下,中学生的自我、民主、平等、参与意识普遍增强,更应当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动能性、创造性、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其主动地认识自我、寻求真理和完善人格,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教育工作者要在重视搞好理论灌输和思想引导和同时,积极采取“学生讲堂”、“实话实说”、“主题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向前台将看法、亮观点、谈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析事明理、感悟人生,真正明白学知识必先学做人、强能力必先强思想等基本道理,不断在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加强道德修养中健康成长。
三、针对中学生富于感性的特点,注重在情感交流中谆谆教诲。情感对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成具有驱动、调节和诱导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治教育是人与人的双边活动,是思想交流与感情交流的双向活动,它通过转化教育对象的思想来达到它的目的,而情感交流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四、针对中学生追求先进的特点,注重在典型示范中纠偏正向。榜样就是方向,榜样就是标准,榜样就是动力。先进典型就是最好的榜样,他容易使人产生思想认同、形成行为示范,从而给人以鼓舞、教育和鞭挞。中学生思想开放活跃、善于模仿,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积极追求时代精神,而典型恰恰是时代精神的具体形象化,他们大多都崇拜并愿意模仿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针对中学生兴趣广泛的特点,注重在寓教于乐中浸润滋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最佳的益友。中学生大多性情开朗活泼、兴趣爱好广泛,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情况下,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就变得更加强烈。在开展“三观”教育过程中,如果能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坚持寓教于乐、乐中有悟,使教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对加强中学生“三观”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