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目的”是教育学原理中最重要的概念,对全部教育事业的进行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关系,探讨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及结构,笔者认为有必要重视个体个性在教育目的中的发展。同时,要强调对其实践性、主动性及自觉性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 实践性 主动性 自觉性
一、对教育目的的体会
目的是指在生活、生产的活动中主体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现实而产生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事业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存在着的教育事业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在教育事业中,教育目的明确了其追求的标准,说明了为什么办教育,定位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在建立教育的制度,确定教育的任务,选择教育的内容,组织教育的活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想得到的结果”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地研究教育目的, 就有必要与教育价值联系起来。“价值”一词,从哲学意义上讲,马克思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是“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不能形成价值”。就此意义而言,价值就是人们对于一切事物的观点与看法,是对主体的自我满足的需要与客体的有用性或效用性的统一。因此,教育价值也应当反映的是一种教育客体属性与教育主体的需要的特定的内在关系。具体表现在教育客体属性对人和社会从产生、发展、成熟、完善这一过程的满足。在教育史上,由于角度不同,存在着两种教育价值观,分为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突出从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来制定教育目的。例如,洛克(John Locke)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健全精神与健全身体”;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认为教育是要“养成正当的习惯”;杜威(Doway)注重以儿童为中心,提出“教育即生长”,认为不但有体格方面,还有理智与道德方面的生长,等等。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突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强调教育的社会化倾向。例如,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所有的个体中,创造出一个社会的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概括地说,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强调社会的需求,有的注重教育的***治性目的,有的注重教育的经济性目的,有的注重教育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的目的,等等。虽然分析教育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制定教育目的,但它并不能够充分体现教育目的的本质。所谓的教育目的就是“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二、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及结构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他在分析人及人的本质时,总是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基础,同时,他坚信旧式的劳动分工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仅仅是人的片面的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给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他整个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之中。马克思曾说“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在马克思看来,人有能力应对劳动的转换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种能力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马克思主义在规定人的培养规格时,强调必须“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特殊阶段。因此,在制定教育目的的时候,我们应将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发展的一般性同历史阶段的特殊性相结合,这有利于社会主义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教育目的的构成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以及对所培养的人作出什么规定的问题。一般意义上来说,社会在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会引导、规范个人的发展需要。与此相对应的是,教育也要对个人的发展起着导向、规范的作用。教育的目的要充分体现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二重性。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重要的方面,它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德育,也就是思想道德、品格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无产阶级***治思想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智力才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是传授运动技能和保健知识,以增强、发展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端正的审美观,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德能力的教育。
三、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反思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生存环境条件下, 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理想与追求。因此,他们寄予教育的期望必然存在着诸多的不一致性。我国教育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一系列的描述。最早以国家强制力为手段制定下来的教育目的是在清末时期的《奏定学堂章程》:“至于立学宗旨……慎防流弊之意”。体现了统治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方针。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强调要与***治的内在需要相一致,以教育方针的形式确定下来,当时,执***者仅仅将教育的目的看做是***治的附属品,为其统治服务的工具。新中国建国以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四有”“两热爱”“两精神”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教育目的一次较为全面的阐述。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才培养总体规格方面的基本精神是:使受教育者的道德,智力,体质等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有文化,有创造力,有健全体魄的劳动者。纵观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可以看到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是:教育目的过分倾向于社会的需要,即强调教育价值的社会本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目的的制定有赖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关系、***治关系和制度。***的“十”报告中提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在目标与方向上是相一致的,但实际上,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着不一致性,同时,我国长期以来受到“以和为贵”“大一统”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制定教育目的时造成了教育目的价值观的过分偏离,把教育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放在了首位。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应注重以下几点:(1)突出“个体”在教育目的中的关键地位。在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争论中,只有把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有机地融合与统一,才能够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目的过于强调社会本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高等教育就大量设置哪方面的专业;社会需要高学历的人才,基础教育就过分地强调学生升学率,学校要求学生听话,学生被动地接收着学校功利性教育目的的灌输,结果,把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扼杀在摇篮之中,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等等。由此,教育仅仅是培养出了一批批拥有知识却没有实践能力的劳动力,他们缺乏完整的精神与***的人格。(2)突出对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个体拥有的综合了知识、智力、能力以及优良个性品质等因素的隐性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正在加快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不断迈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其中,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在于人才,基础在于教育。因此,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是今后制定教育目的的本质需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