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母亲篇1
内容摘要:史铁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通过对人生及命运的思考,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本文通过对史铁生散文中包含的人生元素进行浅要分析,初步得出当前读者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应当领会的侧重点。
关键词:史铁生 散文 生命
多年之前,当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合欢树》以及《秋天的怀念》进入尚在中学阶段的我们的视野中时,除去闲云野鹤般的语言文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眷与悔以及他坐在轮椅上残破的躯体。
时至今日,再翻看史铁生的作品集,却仍能在其中看到满纸的生命脉动,这些有韵律的符号,似有着非凡的魔力,牵引着笔者去探寻作品本身更加深层次的涵义。
一.命运的追问
细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个坐在轮椅上的“惶”的“呆想者”,就是这个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的人,用尽了一生去探索一件事,便是命运。
史铁生对命运进行了太多的思索,多到让我们更愿意相信史铁生是一位哲学家胜于作家。在他看来, 既然“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 而“命运”又让自己只能是其中之一, 不可以调换, 那么就只好尽力当好自己的角色了。就如《好运设计》一文中,史铁生坐在轮椅上,想象着来生,他将此世未了的愿望全部付诸于来生,他希望自己能够活在自己畅想的生命历程中。但却忽地笔锋一转,将看似圆满无缺的命运填入了波折与插曲,最终得出了“上帝爱我”这种形而上的终极结论。
命运的两端是生死,史铁生对生死的的感悟已入至臻之境,很少有人能将整个生命历程看得如此的透彻。在诸多篇目中都提到的“荒芜的古园”中,史铁生通过对莺飞草长、四季变幻的观察体味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自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通过不断的问自己,史铁生了解到了生存是为了什么,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淡漠生死、空灵清秀的语言下面,隐隐的展现着史铁生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能够和医生拿生死开玩笑,其实表明了在认清死之后,在了解了为何而生的时候,史铁生反而对生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面对绝境,史铁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但,……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
史铁生探寻生死的过程,是其作品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的过程。如果将史铁生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对比着看,我们不难发现史铁生的小说是在追忆过往,而散文则是在总结人生。从《老屋小记》到《我遥远的清平湾》,从《我与地坛》到《扶轮问路》,史铁生一边回忆,一边总结,逐渐的将命运赋予的意义捋清,用文字撰写了历程,用记忆填充了人生。
二.信仰的阐释
二十一岁以后的史铁生,是背负着苦难命运的史铁生。通过作品可以看到,一个热爱生命,热爱运动,喜欢健壮身躯的男人,在突然丧失了最引以为傲的能力时,从濒临崩溃,到再获新生,支撑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仰。
信仰是史铁生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选择,他认为信仰是在苦弱无助的时候的希望,或者说是在苦弱无助时候对“神”的求助。在《山顶上的传说》中,史铁生表达了对“神”的释义,即“什么是神?其实,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史铁生对信仰的感悟是通过长期患病的痛苦体验到的,在没有明确的信仰支撑前,史铁生感悟到的人生总是充满苦难,但是信仰的力量就在于,在面对同一境遇时,你可以把它当做苦难,也可以说它是幸运,问题是没有更大的苦难作比照,你就体会不到这种境遇是幸运还是苦难。关于这层意思,史铁生是这样表述的,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的前面都有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想通了上述道理,史铁生发现,自己的苦难其实正是上帝赐给自己体会幸福的机会;自己的苦难换个角度看也可以看作是幸运;自己既有苦难的时候也有幸运的时候,其实人人都是这样。所以,史铁生说:“抱屈多年,一朝醒悟:上帝对史铁生和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在《昼信基督夜信佛》的序中,史铁生曾经说有人问他到底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他不好回答,说他是基督徒会得罪佛教徒,说他是佛教徒会得罪基督徒,那么就白天信基督,夜晚信佛祖吧。这真诚而又略带诙谐的话,笔者认为其实是向读者阐述一个观点,那就史铁生真正信仰的,不是简单的宗教,而是救赎自己认知与灵魂的过程,无论是那种精神引导,只要能从中得到***自身困境,都是史铁生认为的信仰。正是这种认识,让史铁生从残破的身体和思想中走了出来,重新定位了人生目标,站在了比身体健全但灵魂残缺的人更高的位置。
三.生命的羁绊
亲人、朋友、医生和邻居,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是身边周围的人给了他最大的帮助,是地坛包容了处于人生最低谷的史铁生。正是这些情感的羁绊,让史铁生能在残酷的命运打击面前缓过神来,继续向前。
母亲是史铁生着墨最重的人,无论是著名的《我与地坛》,或者是《秋天的怀念》以及《合欢树》,都能从中看到史铁生对母亲特殊的情感。在史铁生刚刚残疾的时候,脾气暴躁,很难从现实的悲痛中走出来。身为母亲,她是比儿子更难过的人。结果史铁生在暴怒时没有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多年之后,当史铁生有了成就的时候,却没有办法跟母亲一起分享喜悦,笔者认为,史铁生在散文中描述的最大遗憾,莫过于苦命母亲的早早离去。毫无疑问,母亲离去的痛,是史铁生生命中最不可承受的痛。妻子陈希米是上帝在史铁生绝境中的一大馈赠,史铁生对此也是心怀感激。
朋友是史铁生创作的又一大支撑,上学时候的同学,一起插队的知青,同一时代的知青,都成了史铁生的慰藉。《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扶轮问路(代跋)》中有过充分的描述。在最初生病的日子里,史铁生的朋友们几乎整日围绕在他的身边,打消他对疾病的疑虑;到后来双腿瘫痪后,朋友们对史铁生的照顾又是无微不至,在青岛,为了一起坐硬座火车,刘树纲愿意将他背着进车站,史铁生看到背完后他苍白的脸,心存感激。双肾怠工后,孙立哲带着史铁生游遍美国,一边游玩一边闻史铁生的尿观察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各种各样的朋友的关怀,让史铁生的艰难的人生变的通畅了许多。
医生是史铁生一生中绕不开的一群人。史铁生曾经笑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许多医生与史铁生成为了朋友,这些人给了史铁生生命的延续,多年的交往,医生的留走,也让史铁生感受到了存在的无常。还有史铁生的邻居们,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史铁生的邻居们给过史铁生巨大的精神支撑,《合欢树》中,邻居们对重返故居的他的热情款待,让史铁生能够感受到周围人群对他的持续关爱。
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如果史铁生是一个文化符号,那么地坛就是印有这个符号的地理坐标。沧桑的古园,包容了史铁生的颓废与无助,给予他灵魂淬炼与深邃。地坛与史铁生,一个荒芜,一个残破,但两者的结合却创造出了新生,史铁生在地坛获得思想的成长,地坛因史铁生再次显耀。正是地坛,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多出了一位纯粹的作家,让读者能够获得不同以往的、清澈的精神体验。
四.结语
史铁生先生已经去世四年了,未竟集《昼信基督夜信佛》也已出版。留给读者的精神宝藏就此打住。百余篇作品,是史铁生对其一生的凝练与结晶。在这些作品中,透露出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对人的思考,对人的本质的探索。这些充满智慧色彩的思考成为了往后人们在阅读史铁生作品时最在意的地方。
“一段生命之轻,威胁了生命全面之重,惶茫往灵魂里渗透。”作品中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论述。在了解自己的目标与生命的意义后,史铁生在文中表现了对命运安排看似的妥协,他认为智力、相貌、体魄都是天生的,后天无力给予改变。但笔者觉得,这种看似的妥协更突出了史铁生不屈的人生品格。在信仰中,他信神,更信精神。他将自己内在的不屈隐藏在了看似虚渺的基督与佛陀中。他崇拜卡尔・刘易斯,也愿意赦免服用禁药的约翰逊;他坐着轮椅打球,希望和高手过招,不愿和不如自己的对手一起。他既爱名将们雄伟的体魄,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参与竞争。这种与史铁生文字淡然的不匹配体现了史铁生残躯下仍然燃烧着的希望竞争的心。
史铁生的散文,包含了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占卜,他通过散文的抒发,表现了一个身残志坚的中国文人在面对困苦时的抉择。其文章蕴含的书卷气息以及人生哲理,值得当前读者积极品味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好运设计[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2]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4]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5]廖健春.解读史铁生的散文[J].芒种,第449期
[6]张渝生.论史铁生散文的终极追问与世俗情怀[J].江西社会科学,2007.
[7]张帮俊.史铁生――轮椅上思索人生[J].中国职工教育,第207期
[8]朱彩虹.论史铁生散文中的生命追问[J].安徽文学,2011,第2期
(作者介绍:延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史铁生的母亲篇2
【摘要】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常常是我们解读文学作品的关键。史铁生《合欢树》中“孩子”正是解读《合欢树》多项主题的突破点,这样我们在理解史铁生爱母亲,对母亲深深愧疚主题的同时,就能够发现史铁生愿天下人幸福的大爱情怀与自己情愿承受世间磨难的宗教般坚韧。
【关键词】孩子 参照物 承受 大爱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6-02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的地方遭遇难点,有时那难点看上去极其平常、简单。但我们一旦破解了这样的难点就会有新的发现,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史铁生的著名散文的《合欢树》是一篇满纸愧疚,抒发对母亲深深怀念的抒情散文。主题不言而喻,主要就是歌颂母爱的伟大,表达一个因自己病痛而使母亲倍受精神折磨的儿子的愧疚和怀念。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发现,在这样一篇只是写母子关系的作品中,似乎不经意间提到了邻居家的一个孩子。“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接着“孩子”又两次出现。尤其在最后说:“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那棵书。可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有的同学提出,这个“孩子”的三次出现一定不是偶然的,一定隐含着作者什么意***。于是,同学中出现了两种主张:一种认为孩子本身寄托了史铁生本人的情怀,即孩子应该热爱自己的母亲。第二种认为孩子是“自然之物”,不过是史铁生周围发生的偶然遇到的人罢了,不要过敏地解读作品。第三种认为,孩子象征着生命的轮回,象征着史铁生的希望。
那么,我们怎么认识这个男孩的出现呢?从现实的角度说,史铁生搬家后,房子住进新的主人是正常的事情,人家生儿育女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孩子的出现也没什么值得惊奇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史铁生在文中三次提及那个“孩子”,而结尾关于“孩子”的话语又颇费解读。这“孩子”仅仅是叙述过程中或者是实际生活中顺理成章的“自然之物”吗?如果是,因何要三次提及?如果不是,那会是史铁生文章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吗?这个“孩子”真的有什么意味吗?而在文章中“孩子”除了安详地入睡外,并没有其他更“杰出”的表现。
学生们努力寻找自己的猜测与史铁生思想契合的部分,诸如孩子隐含着史铁生的希望,因为“孩子”是未来,史铁生希望未来是美好而无缺憾的。也有说“孩子”象征轮回,象征着史铁生对来生美好的渴望等等,显然猜测大于严谨的分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史铁生的创作心理及他的其他作品入手,去仔细寻找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和创作中的蜘丝马迹。按照一般人的心理,当生活发生巨大反差的时候,人们一般不是选择面对,而是抱怨,然后就是比较,史铁生也不例外。史铁生由一个正常人,变成一个不能走路的残疾人,命运是残酷的。不能不说,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史铁生的心态是扭曲的,充满怨恨的。当他无法排泄自己的痛苦的时候,他曾因此如同刻意折磨自己的母亲(《我与地坛》中母亲叫他,他故意不出声,不让母亲找到他)。但随着病情的平稳,心态的逐渐理顺,他的心态恢复如常。细读史铁生的散文,尤其是涉及自身经历的散文,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残疾人的史铁生,每逢痛苦地思考人生、思考生死的时候,他总是选择一个“参照物”――目光所及的其他人。看似无关的其他人,往往是史铁生比较自己人生的参照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站在史铁生的角度来看,本来是同样的人,却有着不同的遭遇和不同的命运,而自己有时又是对比中的不幸者。有了可参照的对象,不仅衬托出了史铁生的人生痛苦,也使得史铁生对人生及生死的理解有了深度。
一般来说,史铁生的参照物有两种:一是同是有残疾的人,如:《我与地坛》中的弱智的“拣灯笼花的女孩”、《来到人间》的侏儒症女孩、《命若琴弦》中的瞎子等。另一类就是正常人,正常人穿行在他的作品里,即作为参照,又作为现实背景,比如《我于地坛》中的不走运的长跑者。作为不幸者,史铁生比更不幸者幸运;作为不幸者,史铁生比幸运者更懂得珍惜。在描写的人物身上,史铁生寄托了无限的同情、爱和关怀。《合欢树》中的小孩,是“自然”出现的,但又有着作者独特的寄托,这个“孩子”也是史铁生的“参照物”。对于史铁生来说,孩子是纯洁的、简单的,没有经历过世间的沧桑磨难的,有母亲的呵护的,当然更是幸福的、无忧无虑的。孩子的自为的安详状态衬托了史铁生的痛苦经历;孩子在母爱的呵护下安然成长,也衬托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愧疚、焦虑不安和自己经手的磨难。孩子似乎就如同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一样作为背景衬托了史铁生的思虑和行为。
当孩子第三次出现的时候,孩子成了最后一段的“主角”。“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对于这段的理解,引发的猜想更显层次感。一种观点认为,孩子意味着史铁生生命的延续,借此史铁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渴望,渴望自己能够健全平静地生活。另一种观点认为,史铁生为了强化生命的感受,期盼在轮回中获得新生,享受与常人一样的的幸福。更有比较深刻观点认为,这里是文章的“结穴”处,更是作家的“点穴”处。是作家“思想”或“情感”的“沉淀物”。与“母爱”有关,但又游移于“母爱”。“作者在这里触及或表达的是另一更深刻的主题:遗忘――个体的生命在其肉体死灭之后势不可免地要被后来者与世界遗忘:我记得我的母亲,但我死之后,谁又记得母亲呢”[1]“人死后会被遗忘。人之死与人将被遗忘证明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虽然生命又恰恰因其有限而宝贵)。这是让未死的、有自觉生命意识的人中智者(如史铁生)伤怀的。这忧伤是关于生命本能的忧伤(人不会因生命之生而苦痛,恰如人不会因生命之死而欣悦)。这忧伤因生之对生命的热爱而显得美丽动人。这忧伤虽生之个人(史铁生) 但因属每一生命个体(这是人人的宿命)而显得壮阔又绵长。因与生死相系,忧伤成为哲学。”[1]因此,我们必须在领略一番哲学的教导之后才能去领会史铁生。这样迂回转折的理解,容易让我们想到一个词――曲解。史铁生在这样短短的文章中真的要表达个体生命被遗忘的忧伤吗?在推想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孩子的成长,而竟无一丝一毫的忧伤。从整篇来看,在这样集中写母亲对自己的爱,及自己对母亲的愧疚怀念的作品里,作者要费尽心机地让人领会出哲学意义上的生与死,去体会生命的忧伤,岂不太累?作者会吗?从这段的语气上,史铁生用来表达的都是以推测希望的口吻,他的愿望是什么呢?孩子长大后会想到宁静安详的童年、摇曳温柔如合欢树影般的母爱,还应该懂得感恩,不要忘记母亲,不要辜负母爱。而不用去知道那种树的人――“我的母亲”,知道“我的母亲”所遭遇到的艰辛和磨难,不要了解“我”和“母亲”共同经历的磨难,而把苦难留给经历过的“我和母亲”,留给已经逝去的过去,用我的苦难换得他人的幸福。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宗教般的自我担当痛苦的神圣感。作者这样情怀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个饱经磨难和痛苦的人,没有指天怨地,怨天尤人,而是隐忍克己,以善良之心看待世界,对待别人。此时作品中的“孩子”已非那个见到树影儿就安睡的“孩子”了,而是天下所有幸福孩子的化身。作者理解的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别人的世界是美好的,生命世界是美好的,自己虽然遭受厄运,但不因此而否定世界的美好,作者的命运因此与天下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
从主题上说,这篇文章既表现了母爱的深厚、作者对母亲的愧疚和思念,也在更深的层次上言说了作者对于天下人(包括孩子)的理解和祝福,表现了作者内心博大的爱。从创作的角度上说,对于个人命运的悲伤倾诉,只能引起人们对自己的同情,而把个人的命运与天下人的命运或者说与全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那样才会具有更感人的力量。正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哀叹了自己的命运之后,呼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样感人动心,史铁生《合欢树》的结尾处亦然。《合欢树》中男孩的出现,高扬了史铁生关爱世人的大爱情怀,提升了整篇文章的精神境界,这是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深入挖掘的。
参考文献:
[1]仵从巨《热爱生命的忧伤》――说史铁生与他的《合欢树》,《名作欣赏》2005、5同上。
史铁生的母亲篇3
【摘要】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流露出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和感悟,他将母爱作为人类摆脱困境的其中一条途径,与冰心在散文集《寄小读者》中将母爱视作维系宇宙、支撑世界的最可靠的力量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从二人描写母爱的方式、题材选择、宗教意识三方面着手,横向比较两者写母爱的不同,最后纵向挖掘两人写母爱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母爱 我与地坛 寄小读者 不同
《我与地坛》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史铁生是一位用生命和灵魂在写作的作家,他将疾病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对生命、对母爱、对世间万物的沉思,所以他的作品创作虽然没有量的积累,但在质的挖掘上仍足以震慑住整个当代文坛。他质朴深沉、真诚坦荡的文笔风格十分受读者青睐。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性格,结合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母亲在园子里寻找“我”的画面,给读者对这位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主题表达母爱、自然、童真,其创作的思想内核是“爱的哲学”。冰心用与小朋友书信交流的方式歌颂母爱、重视童心。两位作家在表达母爱的主题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并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关注,本文就具体分析《我与地坛》和《寄小读者》两部作品中涉及到母亲的部分,试论史铁生与冰心写母爱的不同。
一、描写母爱的方式
史铁生用细节描写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具体入微地刻画了一个包容、坚忍、善于理解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在最张狂的年纪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他想独自摇着轮椅前往一座荒废的园子里时母亲却没有阻止,而是默默帮儿子备好了轮椅、扶他上车、守候在拐出小院的墙角静静望着他离家的身影。试想倘若换做一般的母亲,自己的孩子身体遭了难、情绪不稳定还坚持独自外出,一定生怕孩子一时想不开或者遇上什么危险事故而对其百般阻挠,决不能像史铁生的母亲那样放任其自由地去。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史铁生的母亲懂得尊重理解儿子、勇于承担苦难。“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一句看似简单豁达的话中隐藏了她种种的不安与担心,文中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是十分在意儿子安危的。其一是有一回史铁生出门后又想起什么事摇车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他出去时的姿势,对他回来时竟无反应。另一件事则是母亲经常悄悄地去园子里找儿子,若发现他还好好地在园子里看书便转身离去,若找不到儿子则会焦急地继续在偌大的园子中寻找他。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母亲找不到儿子的话:“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在读者看到这段具体详细的描写时想必心底都会涌起一阵酸楚,为这个焦急可怜、不知所措的母亲感到心疼。这个母亲无言奉献、关切儿子的形象也成为读者心目中伟大母亲的“定格”。
除了具体的叙事描写,史铁生还擅用心理描写升华母亲的性格和形象。其一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对她的当时心里的想法进行了幻想重现,这种重现不是凭空幻化出来的,而是史铁生醒悟、悔憾后站在母亲的立场还原了她当时的内心世界。“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段史铁生理解的母亲的内心独白也让读者看到了她坚韧、敢于承受苦难的一面,也正是母亲这种坦然坚强的心态教会史铁生勇敢地面对困境、接受命运的磨练。
史铁生的母亲教会他勇敢、生存的力量和无言的爱,冰心的母亲则使她保有了美好的童心、对大自然的热忱和对世间母爱的感恩。首先,相对于史铁生的具体入微,冰心用夸张化、理想化的笔调歌颂母爱。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对母爱的着墨较多,更像是一部母爱的赞歌。冰心把母爱推崇到极致的境界,认为弘扬母爱是人类达到自由与平等的途径,是建造世界的纽带和动力。母爱构成了冰心作品下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底色,甚至从具体的、个别的延伸至对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例如《通讯十》:“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这两段话中读者可以看出,冰心笔下弘扬的母爱更偏向口号式、宣教式的,缺乏具体深刻的实例去打动读者,这样的描法是理想化的、唯心的,这也突显其“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二、母爱背景题材选择的不同
史铁生在写母爱时偏重个体坎坷经验,他将自己身体遭遇的苦难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加倍放在母亲的身上:“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以致在史铁生“功成名就”后还发出心灵的忏悔“当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母亲却无缘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和激动,我才更加负疚和自责。”看到这里,不仅是史铁生,就连普通读者大概也会发出感慨这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能再多忍耐两年,等看到儿子用笔在报刊上撞开一条路时再安心的走?即使史铁生通过幻想“也许是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来暂时宽慰自己,但在园子里他反复忆起母亲已经不在的事实,又表现出对现实命运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母亲的奉献和她的离世,尽管史铁生想用一种阔达超脱的心态来面对,仍不免懊悔遗憾,当年因为脾气倔强错过了好好珍惜和母亲相处的最后几年,所以多年后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仍是沉重的、苦闷的、心酸的。
比较而言,冰心写的母爱则富有张扬的时代气息。她侧重五四时期的时代变革,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失望而造成的普遍的“烦闷”,高扬“人的发现”这一新时代的旗帜,热切地向社会宣告女性应该同男性地位平等,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她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敢于向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而这个抗衡父制文化的武器,便是母爱。冰心将个人的母爱上升到全人类的博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抵制。冰心用浓厚、纯真的母爱营造自己美好的信念,她的作品处处洋溢着母爱浓烈的气息,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迷茫痛苦。可以看出,冰心笔下的母爱是纯真、伟大、乐观的。
三、母爱意识与宗教文化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思想代替双腿,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母亲去世的那一章中“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从这里看出他在心里认为其实母亲的死是一种解脱,去了以后就不必再忍受那撕心的肝疼,不必为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操心。而在整部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文章有不少与宗教有关的字眼,例如“宿命”、“心魂”、“上帝”等,也有不少文学评论家将史铁生归为虔诚的基督徒一类,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史铁生皈依的宗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只是恰巧他人生遭遇的苦难和基督教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所以他借用某些教条来让自己的精神回归自然宁静并思考拯救人类困境的途径。史铁生完成灵魂彻底醒悟的整个过程最终还是归因于他在地坛得到宁静、亲密地接触自然、自由自在地思考,而不是去受洗礼入教后听牧师的开解或向耶稣祈祷。他将对自身苦难命运的思考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层次,并不断探索拯救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有着超脱阔达的生死观。
四、两者描写母爱不同的原因分析
史铁生的文风质朴深沉、重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母爱视作拯救人生困境的道路之一。史铁生在突出母亲部分时采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及侧重自己和母亲的苦难体验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史铁生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轻松描绘出一幅幅***画,例如母亲帮他准备轮椅的画面、母亲在地坛寻找他的画面……史铁生的文字具有如此强的情感渲染力和画面感,和其自身残疾体验与母亲离世有极大的关系。史铁生在一个人最狂热、最张狂的年纪里残废了双腿,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自顾自地颓废、封闭心灵,因为他接受的打击实在太大,所以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却无暇顾及母亲的感受。年轻的大男孩到了该反哺养家的年纪却反过来需要母亲的照顾,史铁生的自尊心受挫所以当看到母亲在园子里因找不到他而焦急起来时,他也不愿出声告诉母亲,宁愿母亲就这么一直焦急下去。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过来,明白原来自己当年是如此的自私,并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聊的自尊心去伤害母亲的心。史铁生本身的苦难体验和母亲离世是他写母爱这一部分的双重动因,这一段人生旅途本来就是悲痛深沉的,自然史铁生笔下母爱的风格也是凝重深厚的了。
五、结语
有学者批判冰心写的母爱太过幼稚和理想化,的确无论是在语言质朴还是情感深沉方面冰心所写的母爱都比史铁生略逊一筹,但这些评论无疑缺乏对两者的阅读对象层次不同的考虑。《寄小读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对象是天真单纯的、缺乏苦难体验的孩童,他们只能接受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能将这两部作品描写母爱方式的不同拿来做分析比较,感受二者的差别,却不能将这两部作品分出高下,因为文章本身的阅读受众不同就对分高下这个行为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1]杨剑龙,满建,李彦姝. 直面苦痛与生命追求――关于史铁生的价值与意义的讨论[J]. 理论与创作,2011,03:39-44.
[2]缪倩. 爱之真 文之柔――论冰心与琦君的女性散文书写[J]. 唐山学院学报,2005,02:34-3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史铁生的母亲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