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从距离西安30多公里的三原县城一路向北驶向新兴镇,路越来越窄,坡势也越来越高。当地人说,这就是往塬上走了。
一片林荫密布的村落,便是远近闻名的柏社村。
新兴镇柏社村驻村干部李海峰带着我们从村南口进入,他说这样走距离保存完好的地窑最近。村口没有任何标志,沿着一条不足三米宽的村道往前走十多米,就能看到一座四方形的围堰。李海峰说,这就是一处窑院,保存完好,但已不住人了。
站在窑院边上往下看,估计有七八米深,一圈八孔土窑,门窗紧闭,古旧的窗格,透着沧桑。想着很多年前窑院里进进出出的人们不知今日身在何方,便有一种无名的感伤涌上心头。
源远流长
柏社村南北长1.6公里,东西长1公里。进入村子,其实更像走进一片树林。树木皆高大笔直,散布其中的一座座窑院,让人误以为是在林中设置的什么机关。窑院“涵于地下,陷于林中”,呈现出“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屋,闻声不见人,平地起炊烟”的神奇景观。在高低起伏的黄土掩映中,整个村落有一种古代武打片里的意境。
柏社村被一东西走向的街道整齐地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坑窑院分布集中,算是村中的核心区,北部有部分明窑(崖窑),中段东部为具有百年历史的明清古街区。西南段为近年来居民在地上新建房屋的居住区。
李海峰告诉记者,柏社村据传因历史上广植柏树而得村名,“社”则是古人祭祀土神的地方,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但是,现在柏社到处都是高大的楸树,全村共有五万余株,反而见不到柏树的影子。李海峰自称“柏社通”,却也解不开这个谜。
柏社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晋朝,村址几经迁移,最早居于“老堡子沟”,前秦时移至“胡同古道”。胡同古道窄而狭长,弯曲不直,长约4.5公里。借助胡同古道的地势,柏社曾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事要塞。如今,村民的窑洞也是在胡同古道两侧修建。
南北朝时期,北魏在此建城堡,现存于村东北,城沟城形依稀可辨。隋代在古堡西南800米处建新城,今称南堡西城。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南堡又添东城。
宋时柏社成为商贸集镇。明代时期建立北堡,其位于寿丰寺西侧,成为盛极一时的商贸集镇。现今,留有当年的商业街一条,民居街三条,明清古建民宅四院。李海峰说,目前***府已筹集资金,正在对商业街道路进行修整,这也算是修复保护柏社古村落工作的一部分。
柏社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关中北部黄土塬沟壑区,属三原县的最北端,与现在的铜川市耀州区接壤,是关中通往陕北、甘、宁的重要通道,秦汉以后屡为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近代,柏社村是通往照金、马栏、延安的咽喉要地,红***、八路***均在此设有秘密交通站。1932年10月至1933年3月,在同家地窑院里的故事,柏社村人人皆知,让古村落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柏社是地坑式窑院遗留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现居住人口3756人,分为15个居民小组。柏社村目前保留窑洞780院,其中下沉式四合院窑洞225院,保存完好的148院,废弃的52院,有人居住的地窑是25院。
据李海峰介绍,柏社村东西各有浊峪河与清峪河,***前有钱人家其实是不住窑洞的,都是住在河边的大瓦房里,村民把那一带称为老城。住在“新城”地下窑洞的大多是穷人。“因为修挖地窑只需出苦力,不需要买砖瓦等建筑材料,为了省钱,有些人家两户甚至三户共用一个通道。”
当地人把挖地窑称为“打窑”,现今保存的地窑,基本上都是上世纪50年代“打”的,也有百十年的老窑。地窑院在当地被称为天井院、地阴坑或洞子院,除了方形还有L形的。
窑院风情
走着说着,记者随李海峰来到了左永超大爷的窑院。沿着通往窑院的坑道往下走,穿过一条长约四五米的地道,便来到地窑的天井院里。
因为李海峰和村民很熟,左大爷见他领人进窑院,也没有大惊小怪,任凭李海峰领着我们到处摸摸看看,自己则忙着继续整理屋前晾晒的核桃。看见记者对窑院里摆放的过去人们计量粮食的斗和升感兴趣,左大爷便走上前来搭话说,这是老物件了,好多人都没见过。
左大爷家的窑院呈长方形,东西各两孔窑,南北各三孔。老伴席芳茹大娘自豪地说:“这窑院住了我家七辈人了,五十二年前我嫁过来,就一直住在这里。”
对于窑院的历史,老人也说不清楚,但上百年的历史应该是有了。老人有三个儿子,都在窑院里结的婚,后来统一搬迁,儿子们都住到居民点了,只有老两口没搬,逢年过节儿孙们就会回到窑院里来。
有一孔窑是当厨房用的,灶台还是老式的,通着隔壁的火炕。火炕边的墙上悬挂着一面镜子,镜面和字迹都有些模糊,但能看到“新婚I喜”的字样,还有一排用红颜色写的人名。左大爷说,这是当年他结婚时,乡邻朋友们一人凑了二分钱买的礼物,五十二年了,一直挂在那儿。
“过节二十多口人,一口灶做饭很慢吧?”记者问。
大娘说:“灶台烧的全是果树修剪下来的枝子,做饭可快了。”
大爷则把记者领进另一口窑,里面电饭煲、电磁炉、电水壶等电器一应俱全。大爷说,都是儿女买的,可他不习惯用,全收起来了。
这时,李海峰指着大爷剥核桃外壳弄得乌黑的手掌,告诉老人:“别再干了,也保护保护,过两天还有电视台来录节目呢。”
左大爷嘿嘿应着,给记者讲起了和老伴当群众演员的趣事儿。原来左大爷是村里比较早开起农家乐的人家,慢慢地人多了,这个窑院不够用,几个儿媳妇又租了旁边的窑院,和这所窑院打通。女儿还专门从西安请了厨师教几个嫂子做饭菜。现在只要过节,就会有人打电话提前预约。国内福建、南京、北京、青岛客人都有,外国的像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的客人也来了。
西影集团曾经拍摄制作了一部关于茯茶的专题片,在左大爷家取了景。前不久,左大爷又接到北影集团的预约,说他们拍摄的电影中有嫁女的镜头,请他和老伴演嫁女的老夫妻。左大爷对当群众演员其实并不是太在意,他更在意的是摄制组可以在他家吃饭,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对仍住在窑院里的村民来说,住地窑的好处说也说不尽:冬暖夏凉、接地气、黄土墙壁透气性好、人少得病。但现实是,住在窑院里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喜欢住窑院的以老人居多。
记者猜想这是因为窑院存在安全问题,但左大爷却说,村里除了不住人废弃的窑院,还没见过自己塌陷的。
李海峰给记者科普了一下渭北高原的土质构造。他说,柏社村属渭北黄土塬沟壑区,当地气候天旱少雨,地下水位比较低,黄土层的含水量低于10%。除去地表七八十分的熟土,也就是耕地表面后,这一带的土质是黄土中间夹杂着料浆石,也就是生土,可达上百米厚,所以柏社地窑有“生土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多样民俗
渭北高原曾遍布地窑,如今在淳化、永寿、旬邑、泾阳一些村落还散落可见。为什么只有柏社大规模保留下来,成为国家下沉式地坑窑集中保护区,享有“天下地窑第一村”的称号?
记者了解到,三原县曾一度进行过大规模的地窑填埋复垦项目,但是,当工作推进到柏社村时,当时的镇上领导意识到这些地窑的文化价值,主张保护,这一颇有远见的决定,改变了柏社地窑的命运。
新兴镇***书记科告诉记者,为了找到一种地窑文化保护开发的有效途径,三原县从2008年开始,就对柏社地窑分布区进行了详细测绘,每一孔窑、每一株树都记录在案。县上的县志专家赵德锁还对柏社的民俗文化、历史典故、遗迹留存等方面进行了整理,最终形成了一份文字材料―柏社史话。
随后,三原县又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柏社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为课题,集思广益,编制了《三原县柏社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2010年10月,三原县又利用“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论坛”分会场设在柏社村的契机,投资了150万元,按照北京美术学院、北京服装设计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太原理工学院四所院校的设计方案,改造了柏社部分窑院,使其更吻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乡村机理。
从这以后,柏社村渐渐有了名气,知道的人越来越多。
2013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把柏社村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半年后,柏社村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陕西省惟一上榜的村落。
除了地窑文化,柏社村的社火、唢呐、手工刺绣、剪纸、面花、纸扎等特色民俗活动传承良好,也是其能上榜的重要原因。采访中记者得知,明末柏社村秦腔班社曾唱响关中北部,村内当时就建有大戏楼。柏社班社涌现出成、席兴义、同智成等一批名声响亮的秦腔艺人。至今柏社村仍活跃着秦腔自乐班,是柏社村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到了柏社,游客还可以寻找古城遗址痕迹:南堡老城遗址、南堡新城遗址、古城堡旧址、老堡子沟旧址、北城堡遗址、商业街旧址和古民居巷,它们记录了柏社村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变迁的过程。从柏社古镇记事碑旧址上的只言片语,人们可以触摸到古镇的遗韵。
据介绍,地窑保护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稳定持续的保护传承环境,这一过程会比较漫长,目前三原地窑项目还处于以保护修缮为主的阶段。记者了解到,作为地坑窑打造项目之一的三原张家窑地窑民俗村建设项目,被列为201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省市重点项目。张家村关中地窑民俗村位于新兴镇焦寅村,已在今年“五一”开门纳客。园区在保护原生态的“旱腰带土窑”“关中民宅”“农耕文化”等基础上,发展陕西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三原特有文化品牌。
三原县除了投入大量资金对地窑进行修缮加固改造外,还组织村民进行培训,让大家深入了解属于自己的珍贵的地窑文化。柏社包村干部李海峰笑着说:“为了推广柏社,我也蛮拼的,解说员、向导、导游等等一肩挑。”为了称职地扮演好每个角色,李海峰花了大量时间不断地学习积累。他说,很荣幸能在柏社的发展上尽一份力。
这几年,新兴镇***、***府已先后争取资金600万元修缮保护部分窑院,完善基础设施。目前,镇上正在招商引资。按照镇***书记科的设想,未来的柏社村,将成为一个具有观光、避暑、度假、科普等综合功能的文化观光型和民俗体验型的古村落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