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那天,挚友送我一本《海子诗全集》。
厚厚的一本书,装帧精美,封面是海子亲手画的太阳与山冈,就像一个人伸出手。凸出的墨点,自有一股摄人的魔力。
我翻开书,细细地看。
原本以为自尽者都是可悲的厌世者,自从读过梵高传记《Just For Life》后,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读到海子的诗歌才明白这一观点是如何的错误:“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谁又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意义的飞翔?摆脱漫漫长夜,根深蒂固的灵魂之苦,呼应天国弥赛亚洪亮的召唤。”这是西川的论说。
海子喜欢梵高,他不止一次给这位他的瘦哥哥(他称梵高“瘦哥哥”)写过诗歌。美术评论家休斯说:“梵高对这个世界的印象太过强烈,他只得消失。”我想,海子大约也是死于此。他们都是一样的渴望生活。
第一首给予我强烈震撼的诗歌是《二月的雪,二月的雨》,荒凉大地上的天空,上卷下卷圣书,令人感觉就有如见证了一场重生,这种重生是荒芜的,空旷的,不为人知晓的。那里有诗人灵魂混沌的融合以及一些远方的歌声。
还有那些描写青海湖与的诗歌:“你在我指间化作雪白的飞鸟”,“没有任何泪水使我变成花朵,没有任何国王使我变成王座。”这些诗歌出乎寻常的清朗安静。诗人不能没有精神家园而写出诗,海子一生都梦想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尽管如此,他依然为远方写下无数美丽的诗句:“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我的酒杯上落满灰尘/而遥远的路程却干干净净。”远方是美丽的清澈的,春暖花开的,但海子也知道“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所有能够到达的地方,都不能称为远方。远方注定辽远,海子笔下的青海湖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那天上胜景,是遥不可及的太阳城在尘世的化身。直到后来,海子也没能从远方中走出来。在他生命最后的一个月,在一首十四行诗中他写道:“远方就是这样,就是我站立的地方。”就像这样,远方可以幻灭,但永远不能被抹去。
短诗中的“远方”数不胜数,在他视之为生命的大诗《太阳·七部书》中,远方的意象也比比皆是。《弑》与《你是父亲的好女儿》简直就是为远方而写。《弑》写得是古巴比伦的诗歌竞赛(完全诗人的臆想,无现实根据),关于两个来自远方的诗人青草与吉卜赛的诗剧。而《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开头便是:“西海还非常遥远,是的,非常遥远。远方的那些雪儿也深得像海一样。”
远方本身就是一首诗。
长诗中依然贯穿了一个悲剧性的念头:“远方永远无法到达。”这样一种悲观的诗意,伴随着海子一起躺在了1989年3月26日山海关的铁路上。
如今海子的远方已经荒芜了二十余年,我像一个孩子,无意窥探到了其中的一点。但是海子没有老去,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诗歌王子,和他所崇敬的诗人梵高(海子认为他就是诗人)、雪莱、叶赛宁、荷尔德林、韩波、爱伦·坡一起生活在原始力量的周围,正如西川所说:“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
这篇千字左右的短文,相比于海子宏大的诗歌:“东起太平洋,西到尼罗河,北到蒙古高原,南抵南亚细亚大陆”来说,不过九牛之一毛,沧海之一粟。但聊以成文,权表敬意。
(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