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类阅读之送别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离别”是我国古典诗歌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及至明清诗文,离别之情一直都唱不尽,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大类,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要涉及这一重要题材。如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南卷的《示长安君》(王安石);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湖北卷的《丹阳送韦参***》(严维)和《暮春水送别》(韩琮)等。从所选送别诗的考查情况来看,命题的着眼点主要在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方面。作为古典诗歌中一朵奇葩,对送别诗的解读鉴赏不可等闲视之。那么,如何解读送别诗呢?

一、抓住意象,理解诗意

在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是特殊意象,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所在。就送别诗而言,“长亭”是古代送别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中;“杨柳”中的“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留客的习俗,也是抒写离别之情的诗篇里常见的意象;“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更是不胜枚举。通过对诸如此类的典型意象的把握,理解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这是解读和鉴赏送别诗的前提。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借“柳”“酒”点明离别之情,“朝雨”“渭城”“客舍”“阳关”则说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以及友人的行程。

二、品味语言,开拓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表现出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古代的送别诗往往注重营造气氛,在景物或生活气息中透露出送别时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格调。解读鉴赏古典送别诗,要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它的意境。对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想象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如韩琮的《暮春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诗人将“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一幅感伤的画面,融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复杂。再如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荆吴相接,春江渺茫,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深沉,意境中蕴涵着作者无边的离愁别绪。

三、分析景物,领悟诗情

读诗要以把握诗歌情感为目标,因为情感是诗的生命和灵魂。就送别诗而言,情感表达主要是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告白,或临别时坦诚的抚慰,或依依不舍的留恋,或发自肺腑的感慨,只是表达方式或情感的侧重点不同。诗人通过何时的景或物来表现什么,这些景或物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它们要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在通读诗的过程中要反复推敲、琢磨的问题。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肺腑之言,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友人远去难免感伤,诗人却说两地流水相通,青山一道,云雨相同,明月共睹,巧妙地化两地为一乡,宽慰友人的离伤,语意新颖而情思旷达。

四、考查手法,评价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表现诗歌的内容情感。就送别诗的抒情手段来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就送别诗的表达方式来说,多见的是运用修辞手法和虚实结合;就送别诗的景与情的关系来看,常用“哀景哀情”来渲染,或“乐景哀情”来烘托。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桃花潭水直抒胸臆。再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全诗定格为一个特写画面,钟声、归影勾起诗人的思绪,耳闻而目送,心驰而神往,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全在意境之中,深得融情入景之妙。

阅读训练一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色?“隐”“没”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这首离别诗,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阅读训练二

于易水送人一绝[注]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赴秦国刺杀秦王。临行时,燕太子丹着白衣冠(丧服)送荆轲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全诗,说说“今日水犹寒”表达了什么意思?

2.这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来推测,诗人所送之人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训练三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三四句被后人认为是炼句的典范,请说说其中的道理。

2.诗的最后两句“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表达了什么意思?

阅读训练四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注]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2.颈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五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有人说,第一句中的“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阅读训练六

丹阳送韦参***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诗人在什么季节和时间送韦参***?送别地点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2.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请选取其中一句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训练七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注]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相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阅读训练八

送梁六自洞庭山[注]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日见孤峰水上浮”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中“景”与“情”是怎样结合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歌类阅读之送别诗》

阅读训练一:

1.描写的是黎明时分天空的景色。“隐”“没”两字表明宴会从夜晚已延续到拂晓,而主宾双方却还不愿分离散去。借空间背景的扩展和时间的推移来进一步映衬离别之情,更显示出情感之深。

2.先写离别时华筵的人和物(室内),再写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

阅读训练二:

1.表明了荆轲不畏、英勇赴死的高风亮节和诗人对荆轲的崇高敬意。

2.从诗歌激昂壮阔的场景来看,所送之人定是与诗人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挚友。

阅读训练三:

1.这两句的语序本来是:不堪愁里听鸿雁,况是客中过云山。调整后更合乎对仗和押韵,而且把“鸿雁”“云山”放在句首,这是感官首先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再说“愁里听”“客中过”,这样由景生情,合乎事理,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2.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以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可谓语重心长。

阅读训练四:

1.“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景。

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表达了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阅读训练五:

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运用了反诘与对比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相比,是望尘莫及的,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阅读训练六:

1.诗人在秋天的傍晚于丹阳送好友韦参***去江北。丹阳在江南,送别地点在江南。

2.“一别心知两地秋”,既点出了分别的季节,又用两人各自度秋的事实点明分别后相互思念的悲愁,虚实结合,情景融合,意蕴丰富。

阅读训练七:

1.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乎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

阅读训练八:

1.“孤”和“浮”。一个“孤”字语带双关,失落与孤寂的情绪渐上心头,而一个“浮”字又顿生扑朔迷离之感,峰浮于水,人浮于世,漂泊之愁更浓。

2.该诗是送别诗,诗人并未直接抒发惜别之情。目送客人远去只用“洞庭秋”含蓄点出,景中寓情,点出诗人心中的凄凄之感;“峰”前冠以“孤”字,表明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情;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远去,而诗人的心潮却随湖水悠悠不息,对友人的不尽的思念之情蕴涵其中。浓厚的别情融在诗境当中,意味蕴藉,感情深沉细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诗歌类阅读之送别诗

学习

梅花开二度 函数竞风流

阅读(37)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2013年的高考,2014年的高考,渐行渐远,却也留下了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浙江两年高考的第17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5年的高考,又将马上来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如何发挥高考题的教学功能,把握复习的备考方

学习

经食道心脏超声70例分析与临床护理配合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经食道心脏超声70例分析与临床护理配合,内容包括经食道心脏超声全过程动画,食道超声检查心脏全麻还是局麻好。[摘要]目的总结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的护理配合经验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70例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前、检查中

学习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戏曲表演艺术,内容包括浅谈戏曲艺术论文,浅谈戏曲表演论文。[摘要]中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具有颇为丰富的表演手段,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关键词]戏曲表演艺术程式

学习

记心意门九代明师――王书文先生

阅读(30)

王书文师一生淡泊名利,不事张扬。王师一生勤学不倦,默默无闻地研习心意六合拳已六十余年。王师沉毅寡行,因而少在武术界走动,又惜艺如金,择徒甚严,故不闻名当世。王书文师是山东莱州人,生于1919年,自幼便随着家乡的武术老师学习武术,十四岁时跟着

学习

情感与认知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情感与认知,内容包括情感与认知,情感上的认知失调。[摘要]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关于情感的理论被划分为两大阵营:非认知主义情感理论与认知主义情感理论。玛莎·纳斯鲍姆认为,非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从未得到已对情感做了大量严肃

学习

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内容包括氟喹诺酮药物剂量依赖性排序,喹诺酮类药物对备孕有影响吗。喹诺酮类药是化学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回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目前发展迅速,广泛用于临床抗感染化疗中

学习

琴鱼和琴鱼茶

阅读(27)

在安徽泾县至宣州十公里处,有一条清澈的溪流,穿沃野,绕山崖,向东流去。溪旁有一座石山,面溪而卧,石壁高峰向外倾伸,酷像一头张牙舞爪扑向溪水的雄狮,这就是著名的泾县琴高山。一条用青石铺成的小径,依山傍水,直达山顶丛林。山上苍松翠柏,青竹成林,绿

学习

雕版印刷起源rg研究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雕版印刷起源rg研究,内容包括雕版印刷起源,雕版印刷的起源和兴盛。v代^具有代表性的雕版印刷起源rgf法予以分析,并Y合史料和出土文I,ξ雕版印刷起源rgM行研究。PI~:雕版印刷;起源rg一、P於“雕版印刷g”定x的P於印刷g的x界,在起

学习

情感散文范文

阅读(427)

本文为您介绍情感散文范文,内容包括家有巧女初长成情感散文,有助睡眠的情感散文音频。情感散文范文第1篇很久之前,我们还熟悉彼此的时候。我半开玩笑地问起过你,为什么不能帮我写一篇文字。你说,你不想。很久之后,包括此时,我仍是认为,因为不

学习

民国国文教材中的胡适新诗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民国国文教材中的胡适新诗,内容包括1920年胡适出版第一部新诗集,民国版胡适文选。新诗进入中学国文教材与胡适关系密切。其发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胡适等人书生意气之争的结果。胡适在美留学时与任鸿隽、梅光迪等人有过关

学习

逃婚后的“禁果”

阅读(32)

如青天霹雳,高林被告知感染了艾滋病毒。他沮丧、悲苦、孤独、无助、蹒跚地走出疾控中心,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不知道应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他在想老板马上就会把他辞退,他想喊出自己内心的郁闷1回到租住的小屋里,拿出尘封已久未

学习

幼儿教师价值观演讲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教师价值观演讲稿,内容包括幼儿教师的价值演讲稿,幼儿教师个人价值观句子。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崇尚“非主流”的今天,有的人发出反问说“主流”的红色精神已经过时了,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朋友们您认为呢?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站

学习

城市交通中的“绿色交通”理念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交通中的“绿色交通”理念,内容包括可持续理念下绿色交通规划的方法,为什么要实施绿色交通。摘要:随着城市机动化发展,小型汽车不断地增加,由此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也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交通”理念的提出正是为降低

学习

浅析大型历史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大型历史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内容包括浅析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征,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的历史意义。《丝路花雨》作为一部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大型历史舞剧,自从1979年由甘肃省歌舞团首演以来,进行了多次重新编排,并作为

学习

书香四溢,让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44)

书籍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没有什么比一本好书带给孩子的快乐更温馨、更持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倡导学生通过阅读有益文本,丰富知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新编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强调了现代阅读教学的基本观点,我努力转

学习

柯勒律治:诗歌是有机整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柯勒律治:诗歌是有机整体,内容包括柯勒律治诗歌代表作,柯勒律治诗歌分析。虽然就诗作的数量而言,始终生活在贫病交困和鸦片阴影下的柯勒律治无法与华兹华斯、罗伯特・骚塞等其他浪漫主义诗人相提并论,但这并未妨碍他显影为不

学习

古代诗歌阅读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诗歌阅读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内容包括阁夜吟咏诗韵,吟咏诗韵是什么。【技法指津】“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掌握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领悟诗中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吟咏,体味作者在诗歌

学习

布兰诗歌范文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布兰诗歌范文,内容包括布兰诗歌大全100首,布兰诗歌原文怎么写。布兰诗歌范文第1篇伊萨科夫斯基于1900年1月19日出生在斯摩棱斯克省叶利尼亚县格洛托夫卡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里。他们家中有13个孩子,最后只活下来5个。为了养

学习

论温庭筠诗歌作品中的艳俗与清丽

阅读(32)

晚唐诗人温庭筠,被誉为“花间派”的鼻祖。其诗词作品大多以香艳示人,其描摹的意象与情景也皆被后人认为是艳俗之物。念于此,笔者本着科学的研究原则,对温庭筠的诗词作品做深入的探究与研读,得出不同的结论。本篇文章,笔者将结合温庭筠所在的晚

学习

喜欢阅读 欢喜阅读

阅读(29)

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可以导致很高的创造力。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喜欢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发展学生课发阅读;分享阅读体验,陶治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关键词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喜欢“有多少

学习

城市阅读榜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阅读榜,内容包括城市阅读推荐,最爱阅读城市榜。《凯恩斯传》[英]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著三联书店2006年4月出版定价:79.00元这本书使作者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这部积30年功力的著作只有一个中心思想:经济

学习

高考古代诗歌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古代诗歌,内容包括高考古典诗歌典故,高考必背古代诗歌。一、怎样快速把握一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