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凭借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地缘优势、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著名侨乡的人缘优势和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逐步形成了陶瓷、家电、材料加工、机械装备等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华南工业重镇。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特别是2011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的影响下,佛山产业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如何应对,怎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经验启示,系本文讨论重点。
一、佛山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佛山通过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品牌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等措施,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工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佛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9.49亿元,增长11.9%。二是产业层次更加清晰。2012年佛山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63.04亿元,增长15.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78.83亿元,增长13.8%。三是民营工业生产发展较快。2012年佛山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1954.28亿元,占全市规上比重64.94%。四是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佛山新增部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新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6个。五是通过“三旧”改造促进空间载体优化。截至2012年底,佛山共认定“三旧”改造促进工业提升项目316项,涉及土地约2.36万亩,已明确的规划建筑面积约1887万平方米,计划投资总额约313.4亿元。
二、当前佛山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挑战
虽然近年来佛山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佛山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放缓,从危机前(2006、2007年)20%以上下降到2012年10%左右,佛山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内外需降温影响产业增长
2011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内外需增速均出现降温状况,直接影响佛山产业增长。全国CPI和PPI一路下行,制造业PMI在荣枯临界点50%上下反复震荡。内需方面,投资需求(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1年的29.2%滑落到2012年的24.3%,2013年头5个月的22.5%;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2010年的18.4%、2011年的17.1%下降到2012年的14.3%,而且2013年头5个月维持在12.6%。外需方面,我国货物出口额在经历了2009年负增长(-16%)、2010年受西方国家再库存、基数较低等影响而实现的恢复性增长(31.3%)后,2011年出现逐步萎缩情况(出口增速从年初30%强下降到年底接近10%,全年20.3%),2012年则是全年塌陷(逐月累计出口量的同比增速均未超10%,全年7.9%),2013年呈现出高开低走态势。内外需降温影响佛山产业的传导路径大体是:全国范围内投资、消费、出口增速下降——佛山企业订单增量减少——佛山企业降低开工率和投资率,减少生产——影响当地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特别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了佛山家电业和陶瓷业需求萎缩,进而影响到金属材料加工和装备制造等上游产业。
(二)产业尚处于较低水平
一方面,集中在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佛山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依靠低成本聚集,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和综合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色产业的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链高端控制权在外国企业手中,产品的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缺乏国际竞争力,仅占据着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低,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33.3%,比2011年有所提高,但是低于珠三角平均水平;服务业比重长期偏低,2009—2012年三产占GDP比重维持在35%左右,缺乏现代服务业严重影响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三)各类生产要素约束趋紧
一是建设用地紧张。佛山目前土地开发强度较高,土地资源不足,企业用地指标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许多项目因为土地紧张而不能落户。二是缺乏高素质人才。由于区位和人才***策等方面的原因,佛山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上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于广州等地较弱,缺乏核心技术的领***人才、既懂技术又精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研发人才队伍。三是低成本劳动力招工难。佛山企业用工成本每年以15%—20%的幅度增长,而且作为企业用工的主体,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心理诉求上升,流动性较大,给企业用工和管理带来较大挑战。四是企业融资难。市场萎缩造成企业产品库存积压越来越严重,资金周转期拖长,资金流动滞缓,企业资金面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中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银行信用度偏低,相关融资新方式尚未成熟。
(四)***府施***仍需改善
佛山行***效能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但仍存在可改善之处。一是缺乏总体规划和协调。佛山在产业规划布局上缺乏系统总体的规划和协调,产业结构和发展不平衡。二是项目落地速度仍需加快。目前佛山部分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进度缓慢,制约了项目发挥自身效益和引领作用。三是公共服务平台仍不完善。佛山产业集群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品检测、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等方面还缺乏公共服务平台。
三、佛山促进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现阶段佛山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聚焦在如何提升国际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主要做法可以分为产业特性和产业共性两类。
(一)产业特性做法
1、传统优势产业
佛山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变。首先,佛山制定了主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路线***”,引导装备制造、金属材料加工、家电、陶瓷等产业进行产品提升、技术提升、工艺提升、管理提升和空间优化结构提升。例如,首先,陶瓷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创意设计和会展经济,铝加工行业由民用产品转向工业型材,机械装备行业向数字化、成套化、高精度方向发展。其次,佛山制定实施机械装备、陶瓷、纺织服装、铝型材等4个传统行业“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行动计划,大力支持和引导行业突破关键共性难点技术,积极推进四大行业61个重点项目。佛山市机械工业联盟、张槎时尚云、铝型材表面处理等项目进展顺利。再次,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佛山通过“创模”、汾江河整治、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重点监管等措施,形成了168家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排名全省第一。
2、新兴产业
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一是佛山结合产业集群特点规划谋划新兴产业布局,促进从“老三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到“新三高”(高科技、高效率、高产出)的转变;如过去污染严重的陶瓷专业镇南庄镇建设以绿色能源、环保产业为主的绿岛。二是佛山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链—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的思路,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逐渐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龙头效应。光电、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等新兴集群正在形成。三是加强新兴产业生产基地建设。佛山的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已引入由国星半导体为首的70家半导体照明企业;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被省中小局认定为广东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已引入30个项目。
3、生产业
佛山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加深产业链迂回程度,提升生产业水平。(1)出台***策,鼓励制造业企业将研发、物流、采购、营销、专业配套服务等业务与主业分离。(2)佛山实施智慧物流腾飞计划,鼓励物流企业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智能标签等自动识别技术。(3)推动以佛山创意产业园、南海网游动漫基地、顺德工业设计城等为基础的创意产业,促进“佛山制造”向“佛山创造”、“佛山智造”转变。(4)积极推进广货网上行等电子商务项目。(5)加快培育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如佛山陶瓷市场集群被省***府认定为首批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
(二)产业共性做法
1、调整资本存量与流量
一方面,佛山通过“腾笼换鸟”换取更具经济活力产业的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佛山关停并转高耗能、高污染企业1200多家。随后,实施“双转移”战略,与清远、云浮等八个市(县)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向清远、云浮转移项目581个,计划投资701.48亿元。之后,通过“腾笼”与“筑巢”,新引进超千万元投资项目1077个,计划投资总额2587.77亿元。另一方面,佛山结合当地产业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展开产业链招商。一是注重引进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项目,如页岩气开采、云制造、半导体、生产业等。二是以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制造业转移大都市为突破口,积极承接其先进制造业生产环节。三是以沈阳、成都、西安、大连、徐州等大国企集聚区为突破口,主动吸引其在佛山布局。四是积极依托专业招商机构进行招商。
2、夯实区域创新体系
一是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和制定技术标准,如引导“昭信集团”转型LED新光源产业制造MOCVD,成长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美的智能家电、维尚智能家具成为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典范;美思等知名内衣企业联合制订“盐步内衣区域品牌联盟标准”。二是围绕产业集群特色产业的技术升级需要,积极搭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佛山先后为佛山陶瓷、家电、不锈钢、针织、机械装备、有色金属、光电显示、食品饮料、家具等产业设立了行业性、区域性技术创新中心21个。三是促进产学研合作。自2009年与中科院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已达成450多个合作项目,均居中科院在全国各地组建的17个育成中心首位。
3、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
通过加强工业园区、专业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佛山进一步优化提升了产业集聚水平。一是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效益产出的原则,提升工业园区集约化水平。二是大力实施“三旧”改造,促进工业提升发展,腾出土地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再造产业发展空间。
4、佛山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筛选一批基础条件好、成长潜力大的骨干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法,努力帮助企业破解土地、用工等瓶颈;借助国际知名咨询中心开展企业家培训活动,协助企业制定实施蓝海发展战略;搭建信息化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加快打造一批规模大、效益高、质量强的大型民营企业。
5、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佛山实施“两化融合”牵手工程,促进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引导中小企业借助信息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提升;鼓励企业开放信息管理平台,促进企业之间开展信息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企业销之间的高效配合;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组织企业参与“广货网上行”活动,加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网上会展”等,支持大型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改造供应链流程。
6、做好人才保障
一是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二是制定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扶持***策,加大对科技领***人才、技工人才的培养开发力度。三是利用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中科院在佛山组建的育成中心和专业中心等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
7、提高***府效能
一是积极探索大部制。2009年佛山顺德区试点大部制改革,行***部门由41个削减至16个。二是探索财***绩效管理改革。佛山市各级***门紧紧围绕财***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拓展财***绩效管理改革空间、完善财***绩效管理改革体系,深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三是探索简***放权。向下级放权,佛山区镇两级掌握的财权占全市八成以上。向市场放权,在生产经营领域佛山基本不存在市属国企。向社会放权,佛山正在探索通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实施产业扶持***策。
四、经验启示
当代产业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是产业价值链跨越国境区境分解,从佛山多管齐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形成的内容丰富饱满、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多维度应对策略中,可以提炼出“建链、补链、强链”三组关键词。
在引导特定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加快佛山传统优势制造业由加工生产向装备制造、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产业环节延伸,起到了“补链”和“强链”双重效果,补充了高端环节,实现了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突出体现了高层次的“建链”和“强链”,新建的产业链具有较强竞争力。以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为抓手,展现了“补链”、“建链”、“强链”,建设了生产业链条,为制造业补充了上游高端环节,并增强了制造业链条竞争力。
在实施产业共性做法方面,调整资本存量与流量体现了“拆链”、“补链”、“强链”、“建链”,拆除了高耗能高污染环节,补充了研发和生产业环节,增强了传统优势产业链,建设了新兴产业链条。夯实区域创新体系发挥了“补链”和“强链”作用,补充了创新环节,强化了产业链竞争力。园区建设集约化主要是“强链”,促进了产业集聚水平。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系以大型民企为龙头“强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链”。人才保障工作是从优化人力资源角度“强链”。提高***府效能从公共产品、***策服务、行***微观参与等角度“强链”。
归纳而言,“强链”是诸多做法的核心,“建链”、“补链”甚至“拆链”在特定产业特定因素体现有所不同。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因地、因时、因链而在产业规划布局、资本引进调整、做强各类企业、建设创新体系、加强品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升级园区载体、促进两化融合、积累人力资源、增进***府效能等方面从容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