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指津】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针对此类古诗的阅读,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把握内容,理解情感
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2.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3.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二、紧抓意象,体悟意境
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渔夫、樵夫、农夫、隐士、牧人、浣女等;常见的景物形象有空山、明月、溪水、芦花、清泉、竹林、古寺、茅屋、柴门、桑麻、炊烟、、渔舟、闲鹤、蜂蝶、蛙鸣、鸡犬、黄鹂等。
鉴赏山水田园诗时,我们可以从意象入手,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所表现的情境氛围,从而体味诗歌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譬如常见的炊烟、桑麻、桑榆、鸡犬等意象,往往营造恬淡宁静的氛围,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孤云、樵夫、渔父、僧人等意象,往往营造远离尘俗、豁达超脱的氛围,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三、分析技巧,品味语言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我们应该注意写景的常见技巧。
1.从描写的角度。(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2)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3)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比兴手法等等。以2015年高考湖北卷欧阳修《劳停驿》为例,诗歌考查前两联“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这首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从抒情的角度: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衬乐情的写法。如张九龄《春江晚景》,首联“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从修辞的角度。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山水田园诗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要善于发现修辞,并分析其效果。如2015年高考天津卷黄庭坚《雨过至城西苏家》考查颈联“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的艺术手法,此联运用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和比拟(如“柳拂”)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红花沾雨、柳色葱翠的美景,表达作者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
4.语言运用方面,即使同为山水田园诗,不同的作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常用“平淡自然”“清新淡雅”“简洁洗练”“朴实无华”“委婉含蓄”“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评议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四、明晰思路,规范作答
山水田园诗考查时除了诗歌鉴赏的一般题型外,还经常涉及意象、意境型试题。答题时,我们应着意于景、情、境三个方面,步骤如下:
1.描绘诗中展现的***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描述时,我们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阅读训练】
游月陂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山雨的特征,但表现手法不尽相同,请分别指出并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简析两首诗所表现的作者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即兴”即“即景抒怀”之意,联系全诗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古诗阅读之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