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赫众多钢琴独奏作品中,作品编号为BWV988的《哥德堡变奏曲》是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这部划时代的变奏曲原名叫做Ari-amit Verschirdenen Ver nderungen直译为《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当初巴赫在创作这部变奏曲时用意是十分明确的――“一首为音乐爱好者消遣欣赏的各种咏叹调以及变奏乐曲”。 巴赫这部作品写于1741~1742年间,是其《键盘练习曲》的第四部分。这部变奏曲问世之初巴赫将之标定为《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而后人根据其有趣的创作背景把这作品称为《哥德堡变奏曲》。曲名中的“哥德堡”源自巴赫的一位学生――约翰•特奥菲尔•哥德堡(Johann Theophil Goldberg),哥德堡是巴赫交情颇深的俄国外交使臣凯瑟琳伯爵手下的年轻演奏家。据J.N.福克尔(巴赫的第一传记作者)所称:当时凯瑟琳伯爵被多种疾病困扰,晚上时常失眠,他便让哥德堡每天深夜在自己卧室隔壁的屋子里演奏一些轻柔的音乐,以此来消遣打发漫漫的长夜。1741~1742年,在凯瑟琳伯爵身居莱比锡期间,他便让这位贴身的乐师――哥德堡去巴赫那里学习键盘演奏技巧。而后在一次与巴赫的交谈中,伯爵希望作曲家能够为他创作一些略带欢快气息而却又格调柔和的键盘音乐,好让自己在痛苦的失眠之夜能欣赏到这样的曲子而变得心身愉快。巴赫便使用自己早先创作的一套小曲集中的三拍子慢速的西班牙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并根据这一主题写了三十个变奏。有意思的是,这套小曲集原本是巴赫题献给自己贤内助Anna Magdalena(安娜•玛格达雷纳)的作品。安娜是巴赫的第二任妻子,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除了照料好一家人的衣食起居外,她还经常帮巴赫抄写谱子,而且水准一流。巴赫出于对安娜的感激和爱意,先后在1722和1725年创作出两卷曲集送给妻子。后来两卷曲子被合并,并且去除了其中的声乐演唱部分,成为了《为安娜•玛格达雷纳•巴赫而作的古钢琴小曲集》。小曲集一共有45首,其中第26首《G大调小步舞曲》日后成为了《哥德堡变奏曲》的主旋律。1742年这部佳作完成后,当时年仅14岁的学生哥德堡自然是这部作品的首演者,巴赫极富灵性的旋律加上哥德堡优秀流畅的演奏技巧,让凯瑟琳伯爵被这部优美的变奏曲深深打动。为此伯爵赠送给巴赫一个装了一百个古法兰西金币的金杯。这样,巴赫遵嘱写了这部作品,而又因其得意门生哥德堡的首演而得名为―― 《哥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主题(Aria)咏叹调本身是一首萨拉班德舞曲,音乐的性格舒展优美。它的织体简明清晰,右手演奏抒情的旋律,左手则以简洁的和声伴奏衬托。然而,咏叹调的优美旋律对后面的变奏并不重要:右手的声部旋律中,其主题动机或其他音乐要素与后面的三十个变奏没有任何的关联。这里,真正与这些变奏发生联系并成为变奏曲基础的是左手声部所显示的和声进行,尤其是开头四小节中下行的低音线条。这首作品采用的变奏方式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方式:利用主题(Aria)的低音线条进行变奏。主题―共32小节,每小节中的低声部中的一个音构成了由32个音符组成的一个低音线条。主题的低音线条分别是sol,fa,mi,re,do。从全曲上的低音线条上看,大部分变奏的低音线条和主题都比较相似,有的变奏整个低音线条与主题相比有较大出入,将低音线条与主题出入较小的变奏归为严格变奏,将低音线条与主题出入较大的归为自由变奏,这是这首变奏曲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结构上,这首曲子分为两个部分,前15个变奏是上半部分,后15个变奏为下半部分,这两个部分在速度、情感表达、演奏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所有的3O首变奏中,每三个变奏曲为一个单位,由3所支配,以卡农的方式表达:第三变奏为同度卡农,第六变奏为二度卡农,第九变奏为三度卡农……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小赋格,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托卡它、咏叹调等各种形式。在变奏30中尽管没有卡农变奏但是也使用了复杂的对位技法。在曲式结构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基本以A(16)+B(16),结构方正。在速度中以快板3/4拍为主,显示舞曲的风格。变奏手法也采用了严格变奏和自由变奏,30首变奏中都运用了炫技、抒情、卡农三种技法。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部作品巴赫表现出了对各种体裁音乐的驾驭自如,充分展示了卓越的作曲才能。
在各个变奏的联系上则不像结构上那么紧密和规整。在前15个变奏中,朝气蓬勃的感情贯穿其中,每个变奏所特有的张力在演奏之间表现的非常强烈,但在第四变奏、第七变奏、第九变奏、第十三变奏上,巴赫把它们处理成一个个三部曲式中的间插段,以此来缓解持续的紧张感,同时还强调了每一单位中张力的对比。第十五变奏是第一部分的结束,以萨拉班德舞曲为体裁与主题进行了一次较小的回归和感情上的完满。第二部分的开始,即第十六变奏以辉煌,庄重的法国风格序曲为开篇,中间插入了宗教、炫技和民歌式的各种变奏,相比第一部分,感情表达上趋于平缓,速度相对较慢,技巧较难,变奏与变奏之间的逻辑性加强,理智的情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第28,29变奏中运用了长颤音,震音的技巧,这些技术是在浪漫派时期才开始广泛运用的,巴赫此时则预示了之后的键盘技术的发展。从同度的第三变奏一直到九度的第二十七变奏,正当我们按照惯性思维发展下去的时候,巴赫在第三十变奏上露出了他特有的幽默感。他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用一个十度卡农来结束,反而用了两首德国民歌,以四声部复杂对位的手法来结束。最后全曲在主题的又一次回归中得到了完满结束。
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巴赫的这首变奏曲(以及巴赫的其他音乐),是一种将艰深的理智思维和丰富的内心感情完美综合的艺术杰作。巴赫充满逻辑的音乐如此美妙动听,它当然不同于人们习惯的浪漫主义式的抒情和柔美,但是这种音乐的线条韵律和稠密音响却更具持久的魅力。(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伟任,王顺通.音乐欣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2]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书出版公司,1999
[3] 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