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好电影关键在于吸引受众眼球,在于引发影评热潮,在于回味无穷,其中奥妙全在一个词“心理战”。影片在跟观众打心理战,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或瞒天过海、迷惑众人,或激情血腥、袭之震慑,其实这就是汤师爷嘴中的“杀人诛心”。一部以幽默打底的《让子弹飞》就有许多兵战心理博弈的看点。
[关键词] 《让子弹飞》 心理 博弈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2.020
一、《让子弹飞》剧情脉络
从古至今,战争都不仅是实力的竞赛,还是人精神与心理的较量。抽象的心理战博弈从具体事件、发展过程中体现,必须理清电影表达的内容和事情的经过。电影开始,南部中国、北洋年间。
剧情第一条线,骗子汤师爷:买官上任被劫、冒充师爷参加麻匪、炸死银山。以汤师爷的死结束。
剧情第二条线,恶霸黄四郎:“礼帽”迎县长、“凉粉”逼死小六子、摆下鸿门宴、暗杀县长取宝石、假扮麻匪打乱县长、假扮麻匪偷袭县长、假借剿匪害县长、在家防御。以黄四郎的死结束。
剧情第三条线,县长张牧之:劫火车扮县长、毙“麻匪”露霸气、审冤案打举人、绑四郎勒钱财、散钱财施恩惠、反客为主逼黄剿匪、宣传鼓动杀四郎、佯攻四郎“假”成“真”、全面***。以张牧之的胜利结束。
影片两个多小时,主要的故事线索就是张牧之与黄四郎的斗智斗勇,而汤师爷在这场比拼中摇摆不定。黄四郎的用计思路就是三条,请客、斩首、收下当狗。影片一开始黄四郎占尽天时地利,主动出击,妄***置县长及其兄弟于死地,而县长初来乍到备受打击。电影第30分钟张牧之的儿子小六子被害死;到第53分钟时,县长才主动在墓地绑架黄四郎,随后嫁祸逼迫黄四郎出钱剿匪;电影最后25分钟,随着夫人、老二和汤师爷相继被黄害死,县长张牧之决定重回鹅城开始大反击。影片中间心理战与兵战结合运用的情节很值得详细分析,也许会对当代心理作战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二、“让子弹飞”与心理战的相关问题
1、“不动手,拼的是脑子,不流血”与“杀人诛心”
汤师爷这句话是心理战讲究的“兵不血刃”。什么叫心理战?广义上说,就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心理角逐”[1]。这既包含了国家、民族、阶级之间的心理战活动,又有公司、企业和个人的心理战活动;既包括***治、***事的心理战角逐,也可以包含经济、文化、体育和日常交往方面的心理博弈。文章提到的心理战,主要涉及***治、***事、经济等领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服务。这种狭义的心理战就是“针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信息刺激,有计划地影响和改变其理智、情感和意志,以促成己方所预期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的社会斗争活动”[2]。形式多样的心理战斗争活动“不动手,不流血”也是有条件的。正如目前,中国国内处于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中,国际局势相对稳定,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才是中心,所以轻易不会发动战争而置人民于水火,将和谐前景付之一炬。往前推到前苏联解体,美国也没有“硬碰硬”而是采用“”逐步渗透、进行意识形态的心理战同化和瓦解。什么情况下心理战必须通过战争实现,必须要流血牺牲呢?电影反映的“北洋年间”,阶级利益上存在根本冲突,对立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到了“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的境地,那么战争必然会爆发。此时的心理战就同兵战相结合,武力威慑、宣传鼓动、欺诈诱骗,样式更为复杂多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心理战同信息和情报密切相关,所以越来越多的心理战样式“拼的是脑子、用的是智慧”、“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美***在战场上利用全息投影直取人脑引导***教信徒放下武器,利用媒体传播虚假信息混淆民众视听争夺人心,利用权威言论和专业人士调查研究成果赢得本土、联盟甚至敌国民众的支持。总之,每次都竭尽所能让进攻的“荷***实弹、糖衣炮弹”命中,发射的目标只有一个“杀人诛心”,既满足自身利益,又赢得人心支持。
2、“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张牧之上任之初,黄四郎借用礼帽相迎,这既是嘲弄也是基于黄四郎实力地位的威慑,警告新县长不要轻举妄动。震慑主张运用具有相当力量性、骇人性、恫吓性和威胁性的打击,最终控制对手的判断和意志[3]。电影里,黄四郎凭借自己在鹅城的恶霸势力害死小六子,战火从此而起。从本质上说,威慑的信息是由实力转化而来,强大的***事压力、有利的战略态势以及优势的武器装备等等都是构成威慑的重要因素。黄挑起此次事端的效果,一是杀一儆百,威慑县长和其他民众,二是打击县长的气焰,使其有挫败感,三是激怒县长,使其气血攻心、一病不起,继而俯首称臣。这也就符合了黄四郎的三步棋:请客、斩首、收下当狗。所以威慑是表面代价最小但实际潜在压力很大的一种心理战战法。通过压制对手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当震慑心理战同兵战相结合,效果可谓异常显著。
震慑之后,黄请张牧之和汤师爷到府中就餐,用餐设置的规格相当之高,其中还不乏有血腥和暴力施压的场面。这一招玩的就是心跳,耍的就是心计。诱骗作为心理战中常用的一种战法主要是以物质、精神安慰和奖励来收买人心。诱惑要够吸引力、知道对手所需,哄骗要够高明、隐藏自己真实目的,威慑要适时、强度要合理,以便及时施压。
然而在黄软硬兼施之后,张依然不买账,于是就有了“斩首行动”。斩首,就是打击敌方的头部、大脑,***事战斗中讲究首先攻击敌指挥当局、联合参谋部、战区总部及各级部队司令部,美***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斩首行动”就是以萨达姆及其长子以及伊方其他主要领导人的住所为主要打击目标。电影里黄四郎请客之后就偷袭县长府邸“杀鸡取卵”,继而假扮麻匪计划杀死张牧之,最后还找人妄***炸死县长,很熟悉擒贼先擒王的路数,每次行动都要置电影中领袖式人物张牧之于死地。
3、“巫舞、民谣”
“县长要斩黄四郎,谁人不想斩黄郎。拐卖壮丁贩烟土,杀了五任好县长。一成白银送你手,九成真金黄家藏。邦德发誓三天内,除暴安良祭老汤。”大红的背景,白色的布幕,黑色的大字,舞动的少女,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诗歌。这首七言律诗想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其实是传统的宣传动员模式,在距今四千多年前黄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大战中就采取了战前“巫舞”祭神、祭祖,并宣布战争“动员令”[4],宣传的是道义,誓师的是气势,鼓动的是人心。诗歌虽然简短,但是首句直奔主题、调动起群众的愤怒,次句和第三句控诉黄四郎的恶行,天理不容,最后一句誓言掷地有声,铲奸除恶理所应当。不仅师出有名,而且争取到了最广泛的民众支持,这一环突出了现代战争中心理战同舆论战、法律战相结合的重要性。
4、“戏子成恶霸、真人成替身”
张胜败的关键全在“狸猫换太子”的欺诈心理战。他用真戏子换了真恶霸,佯攻变成胜利凯旋,黄的余威不在,老百姓才敢一举冲进黄府。电影比起战争确有夸大的成分,其中不乏幽默,思虑之后又感觉回味无穷,感觉对战争中的心理战启发颇大。美***当年在伊拉克战场散播萨达姆死亡和被俘的消息不少于三次,而在阿富汗拉登死而复活、活而又死的心理博弈也乐此不疲。这就是诡道、兵不厌诈,我们有必要仔细研究欺骗与谎言在兵战、尤其是在心理战中的运用。
5、“这鸡叫成电台了,我看行”
随着世界新***事变革加速发展,心战与兵战二者目标重合,手段相互渗透融合,行动更加趋于一体。心理战同兵战信息情报一体化必然依赖于情报搜集系统,依赖于情报资料的接收、加工和传递方式、传递途径。现代战场注重“制信息权”,发展一套成熟的信息搜集、接受、加工和传递的系统亟待解决。电影里张牧之用哨音联络兄弟、命令,占据战场主动权;汤师爷“把老大给吹死”当即在团队中引***动,影响了作战进攻的效率,可见信息情报体系的重要性。该体系既要便于己方传递消息,又要避免被敌方破译,要攻防结合、形式多样;还必需去伪存真,及时获取可靠的敌方情报信息。
娱乐的背后总有些让人思考的东西,一部《让子弹飞》只是其中之一。本人能力有限,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致力于心理战理论的研究与创造。
注释
[1][2]蒋杰.心理战理论与实践[M].第1版.北京:出版社,1998年.17
[3]鲁杰.美***心理战经典故事[M].第1版.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288
[4]庞世伟,王敏,周莉.论古代宣传心理战模式及其启示[J].黑龙江史志.2009年5月.总第198期
作者简介
赵梦雪,1987年10月生人,女,籍贯江苏徐州,南京***治学院上海分院***事心理与心战系讲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事心理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让子弹飞》的兵战心理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