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对日本茶庭的历史渊源和功能用途做了简单概括,并就茶庭的布局、色彩、禅宗精神、情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最终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论述了茶庭――作为日本独有的园林形式――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茶庭 露地 日本园林 茶道
一、日本茶庭概述
茶室在日本是专门举办茶会的地方,茶庭指与茶室相配的庭院。茶庭大体上可分为禅院茶庭、书院茶庭和草庵式茶庭(通常称为露路、露地)三种,其中草庵式茶庭最具特色。茶庭四周是围篱,自院门至茶室间还设有一条园路,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植树木,配置岩石,沿路设寄付(门口等待室)、中门、待合(等待室)、雪隐(厕所)、灯笼(照明用)、手洗钵(洗手用)、飞石(即步石)、延段(石块、石板混合铺成的路段)等待客所需的设备。
二、茶庭的景观布置和色彩搭配
茶庭式园林一般按一定路线布置景观,其间以拙朴的飞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矮松寓指茂盛的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隐喻清冽的山泉,以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围,有很强的禅宗意境。茶庭园林的整体面积虽小,其营造的意境却非常深远。比如路两边的绿化,多采用草坪和修剪精致的树木,这些树木多是高度和体积有限的灌木,寓指广袤的森林。再看飞石、水钵、石灯笼,处处都是由大自然演变而成的微缩景观,营造出宁静以致远的幽寂氛围。这与茶庭的用途密切相关:茶庭建于茶室之外,要营造出空寂的氛围,使客人在进入茶室饮茶之前将烦躁不安的情绪平静下来。
茶庭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客人进入茶室并除物欲、清身心,所以在色彩方面不能喧宾夺主。茶庭的色彩基本上由绿和灰二色组成:绿色的树木,灰色的飞石、石灯、水钵、延段。有的草庵式茶庭园路两侧用白砂取代植被敷于地面,给庭院增加一些纯净的白色。这些色调不加任何装饰,保留材料的自身色彩,追求的是一种简素的情趣,它避免了由于粉饰而给园林增添华丽和造作的气氛。同时,园中一般不会栽种色彩绚丽、五彩缤纷的鲜花,除了梅花以外,不种植任何观赏花卉,避免斑斓的色彩干扰人们的宁静情绪。另外,茶庭格调讲究洗练、简约,并突出其“闹中取静”的山林隐逸气势,以便于沉思冥想。灰绿搭配朴实无华,比较符合营造写意及平淡恬逸的造园境界。
三、茶庭的宗教色彩
从茶庭的色彩、布局特点很容易看出,茶庭体现的是一种幽寂空远的宗教格调。这一方面和它的建造目的有关,另一方面和日本禅宗的影响密不可分。
首先,茶庭紧紧围绕日本茶道文化而建造,这就注定其建造目的不是供人参观玩赏。日本茶道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从参与人的衣着仪表、言谈举止,到饮茶的器具以及环境氛围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比如茶道过程中谈及的话题不能涉及物欲、女色等庸俗的内容,而必须紧紧围绕艺术、哲学等高雅的话题而展开。作为茶道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者对茶庭的视觉效果非常审慎,它不仅要具有视觉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完成其营造氛围的主要责任,通过这种过程使参与者达到一种禅宗的悠远境界。日本古代战乱频发的时期,武士在出征之前常用茶道这种形式对自己的身心进行一番洗礼,使自己浮躁烦乱的心情平静下来。由此可见,茶庭作为茶道的一个载体,被日本人赋予了更多精神安慰的功能。
其次,日本茶文化从产生伊始就受到禅宗思想很大程度的影响,而茶庭正是茶道的创始人村田珠光和尚为了修行顿悟而创立的,它紧紧围绕佛教禅宗文化而行,始终体现出一种和、静、清、寂的精神。茶庭本身的含义也取自于佛经,传说修行的菩萨冲过三界火宅到达露地,这意味着茶庭本身就是修行的道场。
四、茶庭的情趣
虽然茶庭本身宗教的寓意比较浓重,但是它的设计建造却十分具有情趣。
首先从庭院中的小品来看,它们处处体现的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趣味。以洗手钵为例,从形态来看,它们根据不同的环境而不拘一格。有的取型于石块的自然形态,充满野趣;有的取民间水井形式,简单质朴;还有的尽人力穿凿之能,构思巧妙。飞石也取相同的设计理念,它们大多使用具有自然形态的石块,或镶嵌于路面之中,或单独置于地面之上,摆放随意,线条自然,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心构思。
再从茶庭的规模来看,它使用象征的手法将山川、河流、大地、森林微缩成为精致的道路、树木、小溪、树林,充满智慧的情趣;其次从茶庭周边环境来看,它往往选择环境优美、远离闹市、依山傍水的僻静之所,取“闹中取静”之意。以草庵式茶室为例,它往往采用民居的泥墙草顶、落地格窗,并在周围设一个面积很小的高度写意的茶庭,意在陶冶情操,启迪性灵。此类茶室常选址于山野之郊,依山傍水随形就势而筑,它讲究动静之变,且又自然潇洒。
茶庭将自然精神融于园中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它融功能、审美、宗教、设计、文化、自然于一体,是一种高度典型化、再现自然美的写意庭园。虽然没有规模上的恢弘与建造上的奢华,但是它始终遵循形式追随功能这条朴素的理念,使之在创新理念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别具一格。
参考文献
1、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8年版
2、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3、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