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尼尔基镇的四周有着一道很宽很深的城壕。靠城一侧的城壕边沿上生长着茂盛高大的榆树。每到夏秋之季这些枝繁叶茂的榆树伸展出的枝杈就像特意搭建的长长凉棚,走在下面十分的凉爽!
城壕又深又陡的坡面上生长着那些能够随处落地生根的草麻黄、荆芥、曼陀罗、香青兰、牛蒡、紫菀,狗尾草等等植物,郁郁葱葱,随风摇曳。深深的沟底有道小溪常年潺潺地流淌着……
这道城壕宽约10米。在洪水泛滥的季节保护着尼尔基镇免受水患之苦。
据《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志》记载:这道城壕始建于1921年。“1921年建西布特哈设治局时,考虑到尼尔基西扼诺敏,东挽嫩江,北枕群山,南瞰沃野,实为中枢、要津之地,议定总管公署和设治局从后宜卧奇迁居此地,始建尼尔基街基,辟街巷、挖城壕、置四门、建公署、民宅……”东西南北正街通往镇外的城门路口都在城壕上架起了一道桥,是出镇或进镇的必经之地。若在战争年代,这四道桥会像城门一样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作用。尼尔基镇固若金汤的城壕和这四个“城门”让这里的居民可以高枕无忧的享受“阡陌相通,鸡犬相闻”的太平生活。
“尼尔基”是达斡尔语,寓热烈、兴旺、沸腾之意。清康熙初年,达斡尔族莫日登氏一支自黑龙江流域迁到此地定居,最初的尼尔基村在如今的老东门外。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裁副都统衙门,以嫩江为界分建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尼尔基属西布特哈辖区。民国四年(1915年),筹建西布特哈设治局,总管公署与设治局并存。
1921年民国建布特哈设治局时拓迁现址。经过为期四年的拓建,1925年设治局迁居新尼尔基镇。当时东西南北中心大街各长2华里,中心街两侧陆续开设了商铺、药铺、饭馆、旅店和各种手工业作坊。
东北沦陷后,于1932年改称为莫力达瓦旗,并于次年1月1日成立伪公署;1945年抗战胜利,伪公署,又成立了一个由地方上层人物组成的“地方治安维持会”。1946年1月11日,中国***领导的嫩江第二分区三个连,联合本旗的阿尔拉蒙古大队***布西街。同年1月15日成立布西旗***府,3月27日改称莫力达瓦旗。
1958年经***批准成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69年4月莫旗划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979年7月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我记事时,尼尔基镇虽为达翰尔自治旗的首府,但当时看起来却更像是一个大村屯。中心街临街路北向西的方向,相邻开着两家国营商店,同样盖着红砖红瓦、同样在窗框上漆着天蓝色的油漆、安装着笨重的两道朱红木门。每到冬季两道朱红木门中间还要挂上遮挡寒气的大棉帘子。棉帘子让出入商店的众人之手触摸得油光锃亮。国营商店里摆放着凭票才能买到的棉花、布料、线衣线裤和棉线袜子;小百货橱柜里出售的“友谊”牌雪花膏会让很多人感觉是个奢侈品,五分钱一个的“蛤拉”护手油才是真正具有销售市场的商品。干活时手若裂了口子,涂上那玩意儿在热炉盖上烤一烤,伤口就会很快愈合。不过那一层护手油也会让人的手背很快落上一层灰尘,看上去好像是没洗干净手似的。
这两家国营商店隔街对角还有一家大副食商店。那里面除了出售人们日常所需的食盐、面碱、粉条、酱油、醋、白酒等以外,还出售糖块儿、糕点、水果、果干儿、鱼等等食物;食盐和面碱装在一个很深很大的木柜里,售货员付货时要动作很大的弯下腰去从柜子里用个巨大撮子取出货物来……
除了这几家商店,尼尔基镇的正街面还有一家既能放映电影观看文艺演出又能召开大型会议的“文化宫”;文化宫虽然只有725个座位,却是个热闹而吸引人的去处。每逢有文艺演出,文化宫门口就会被人挤个水泄不通,有票的人能理直气壮的进去,没票的也想混进去,把门的人会被这些人挤得手忙脚乱,满头大汗。那时候,当个检票员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那些硬挤混进去的人因为没有座位就站在过道上看,也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
在文化宫的对面有个铅灰色的建筑。这个建筑总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每到周末那里就会传出手风琴伴奏的优雅舞曲声。一些衣冠楚楚的男人和女人聚集在里边跳着交际舞。
这个建筑叫“旗文化馆”。在我很小的时侯,一个夏天的星期天里,不知为什么这个文化馆失了火,滚滚浓烟托着长长的尾巴弥漫在尼尔基镇的上空。旗公安局安放在高高岗楼上的手摇警报器不断地发出刺耳的警报声,黑烟和警报声在空中汇合在一起响彻在人们的头顶,这让我感到十分恐怖,好像在发生天塌地陷的事情。这在当年是个大的事件,据说当时的文化馆馆长还为此事蹲了几天牢房,说是因为她的失职使国家蒙受了损失。那次的火灾原因一直没有调查清楚,显得有些神秘。
在原址后来又重新盖了一个文化馆。这个文化馆与以往不同,有个露天阳台。夏天这个阳台上面经常会有知青和中学生们组织的演出。中央民族歌舞团来了也在这里演出,记得拉苏荣的歌声让人心血沸腾,博得了阵阵掌声。
可在上世纪70年代末,这座文化馆又一次失了火,这次的大火把文化馆烧得变成了一片废墟。火灾原因很快就查清楚了,是搞摄影的人烘片子,下班时忘记了拔电源,漏电引起的火灾。有的老人说那个位置冲了火神,旗领导却好像是要和这个说法挑战一样,后来又在那个位置重新再建起了第三座文化馆。这栋新的文化馆主楼为三层,外连一个有演出舞台的大厅。这个建筑一直到现在依然伫立在那里。(旗庆四十年之前,旗***府令旗教育局搬迁到文化馆旧楼,让出了在东门外的地段,在那里建起了民族博物馆和文化综合楼。)
过去的尼尔基镇,除了这几家国营商店和文化宫、文化馆以外,还有两家挂着红幌的国营食堂;一家挂着蓝幌的回民食堂;一家店铺很小的公私合营的“浆汁馆”;一家不大的照相馆;旗医院也建在尼尔基的中心地带,医院对面是两层楼的旗委招待所。出了西门还有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大车店和翻沙厂等。街里最醒目的要数街中心那座高大的“翻身塔”了。在当时那是尼尔基镇的标志性建筑。其实那是一个石碑,是为了纪念***尼尔基而修建的,不知为什么大家一定要叫其为“翻身塔”?我的父亲在文化***时作为“后代”很不“体面”地在“翻身塔”的台阶上被批斗过。为此我还在很长的时间里忧郁过。
尼尔基镇是座三面环水的小镇。想出门就一定要经过嫩江和诺敏这两条江。遇上发大水的时侯,人就被困在尼尔基镇,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遇上封江开江的季节就更要小心些了。总有半个月的时间人们是要耐心等待着的,要不然在不结实的冰面上行走就非常有可能掉进江心里充当鱼鳖的免费食物。
前后的尼尔基镇一直就是这样的一付普普通通的相貌。
如果你曾经来过莫力达瓦,到过尼尔基镇,那么当你现在重访尼尔基镇的时侯,你一定会睁大诧异的双眼!当你从讷河驱车驶入尼尔基时,一座长两公里的大桥飞架东西,取代了渡船、浮桥;已经竣工的国家投资53个亿的尼尔基水利枢纽,截断嫩江昂首屹立在目极之处;填盖南城壕后修建的宽80米的尼尔基滨江大道会让你的心情敞亮得直想飞翔!北城壕和东城壕旧址上修建了平坦的环城路,城壕旧址仅仅留下了西城壕做为水库的泄洪道。尼尔基街面上楼房林立,原来“翻身塔”的位置上伫立着有六层楼高的像明珠般的街心灯。
虽然你再也看不到旧城壕了,看不到那两排茂盛高大的榆树了。然而,一个现代化的崭新的小城镇会像一幅壮丽的***画展现在你的面前!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尼尔基镇的城壕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