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新春,回宁波省亲过年。特地到三江口去兜兜,寻觅着少时的记忆。伫立在江厦公园眺望,广告林立,高楼夹风,仿佛闻到一阵阵海腥加香水的气味;三叉沿江道上车水马龙,昔日行人在江上浮桥行走时发出劈劈啪啪似春节开门格子炮声的景象已经不再,而唯有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依旧忙碌地流淌着,似乎在诉说着演变的沧桑。
此时此刻,我在寻思,寻思着宁波人的母亲江——三江衍生出浙东运河,孕育出浙东文明!
舜与姚江
舜是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舜姓姚,号有虞氏,史称虞舜,他是上古时代的一位贤明君主。有关舜在余姚的传说由来已久,在史书中不乏记载。
《墨子》说:“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史记》记述舜时也说:“舜耕历山,渔雷泽。”《嘉泰会稽志》引旧经说:历山在“会稽县东南,昔舜耕所也”。梁代刘昭《续汉志》注释中阐述,“《山海经》勾余之山(四明山别称),余姚、句章二县因以为名,旧志谓余姚为帝舜所生之地,故江曰姚江,南有勾余山,合山水之名为余姚。”明代杨昌祚在他《过历山》诗中也说:“一望中流绝壁撑,顽山依旧势峥嵘。田畴高下鱼鳞叠,何处当年帝舜耕。”当代文博界泰斗史树青先生就认定余姚为生舜之地,并写下“姚墟古迹”四个遒劲大字,镌刻于龙泉山东大门石壁。姚江因舜帝出生地而名,故姚江又称舜水。
尽管舜在余姚的一些传说众说纷纭,但舜在余姚的活动已深深扎根在四明百姓心中,反映了人民利用姚江、改造自然的意志和愿望。宋代林景熙游舜帝庙作诗说:“声断薰弦万壑幽,三千年事水空流。哀衣剥落星辰古,野庙凄凉鹿豕秋。”此诗与明代杨昌祚《过历山》诗赞美和讴歌着舜和姚江!
浙东运河延续了京杭大运河
在远古时代,由于先民们受到造船技术的束缚和抗御大海风浪能力的限制,内江、内河活动比海洋频繁,河姆渡出土7000年前的船桨即是佐证。据文献记载,古时在宁波三江水系航行的船只,为避外江潮汐、航道曲折多变等风险,大多选走塘河,姚江、奉化江、甬江都有多条、多段人工塘河与之相配。早在春秋末期,越国的先民们,就在一段一段开凿河道。越王勾践时即“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开凿的姚江连接绍兴水网主干道“山阴故水道”,是浙东运河之肇始。
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东晋时,会稽内史贺循利用山阴故水道,开辟了自浙江至舜江(即今曹娥江)西兴运河,并使之与上虞以东的运河和姚江、甬江相接,直达明州。至此,全长239公里的浙东运河,西起钱塘江古渡西兴镇,流经萧山、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在镇海招宝山注入东海全线贯通,成为浙东地区的水上大动脉,并与隋时贯通的京杭大运河相衔接,为大一统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今人将杭州至宁波的运河称为“浙东运河”,也称“杭甬运河”。实际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时期,一直被称为漕渠、运渠或漕河,称大运河是宋代中期以后的事。
千百年来,浙东运河演绎出一篇篇名人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不朽华章,其中“浙东唐诗之路”,是浙东运河文化的一支。
在《全唐诗》收载的2200余位诗词作者中,就有300余位颇有声望的诗人,在这条“浙东唐诗之路”上,写下了1000余首佳作。诗人们经过的道路,浙东古运河是必经的源头之路。“挥手杭越间,太白风犹在”,“小泊高桥午夜天,越城回首隔寒烟”,字里行间激情满怀,壮志凌云。留下了李白等一大批在此走向“唐诗之路”的著名诗人的千古名句、运河诗篇。
“黄金水道”催生经商枭雄
据文献记载和考证,在唐宋时期,宁波内河航线逐渐向海洋辐射,开始海上航行。到达宁波的内河航船,一般从宁波东渡门外的三江口换乘海船经甬江出海。同样,从福建、南岭等地以及高丽、日本来的海船,在明州驻泊后,改乘内河船,经浙东运河至杭州,与大运河对接,直达当时的最大商业城市扬州。正如明代姚宽《西溪从语》所云:“海商船舶,畏避沙潬,不由大江,惟泛余姚小江,易舟而浮(浙东)运河,达于杭越矣。”水运贸易提供了宁波商人的发展机遇,造就经商高手。
秦时,宁波形成以三江为界的鄞、鄮、句章分治格局。“鄮”,意为商贸之邑。《乾道四明***经》:“以海人持货贸易于此故名。而后汉以县居贸山之阴加邑为鄮。”以贸易为邑名,在我国古地名中实为少见!宁波的一些方志还记载过秦时徐福从句章出发入海求仙的情况。说明在秦汉时期,宁波的海运事业是比较发达,鄞、鄮、句章进行海外贸易是有条件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历代脍炙人口的对联,是对宁波人2000年来经商的写照。
古时在宁波三江水系航行的船只,通过姚江、奉化江和甬江结合的古代人工河道,与东钱湖、广德湖连接,是宁波富庶肥沃和文化发展甚早的区域之一。广德湖于北宋年间被填湖后夷为平地,而东钱湖今日依旧碧波荡漾。一代英雄范蠡携西施隐居东钱湖陶公山的故事成为千古绝唱!
传说范蠡协力越王勾践复越平吴之后,功成名就,激流勇退,隐姓埋名,搏击商海,成为家财万贯的富商。之后,范蠡改名陶朱公隐居东钱湖畔伏牛山,并将自己的钱财用于接济乡民。后人为纪念范蠡,将伏牛山改名为陶公山。宁波人奉范蠡为“商圣”!今人在岛上还建有多处各式古钱为特征的建筑标志,既象征陶公积聚财富、为民服务,又显示东钱湖是多钱之湖。
由陶公山,我想到了“宁波帮”。
宁波帮以其善于纵横商海而名扬天下,其中亿万富豪数不胜数,仅世界水运船王就有包玉刚、董浩云,还有电影娱乐业泰斗邵逸夫,毛纺大王曹光彪以及李达三、赵安中等一大批商界枭雄。不知道宁波帮的精通商道是否得了范蠡营商之道的真传,而宁波帮功成名就后,纷纷反哺家乡、福荫故里的义举又似乎承袭了范蠡的义举风范。据说香港的宁波帮,仅在宁波大学的捐资就达3亿元。
运河孕育浙东文明
浙东运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与京杭运河融合,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朝历代的整治与疏浚,浙东运河成为了集灌溉、防洪、运输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上动脉。
从浙东古运河开凿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运河凝聚了宁波人乃至浙东人的力量和智慧,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不仅造就了富庶发达的宁绍平原,也造就了与运河有关的船闸、堤岸、桥梁、码头等水工建筑,由运河衍生的街坊、集市、衙署、官仓、会馆、寺庙、驿站、亭廊等景观,以及附着于运河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所以说,浙东运河对于宁波、中国以至于世界的进步,都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浙东运河流经之处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杰出代表,以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等为代表的浙东学派蜚声中外。还有以它山堰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文化,以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天童寺、阿育王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以甬剧、姚剧、四明南词、宁波走书为代表的曲艺文化,还有运河畔的爱情圣殿——梁祝文化公园,招宝山下的戚继光、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历史遗迹。
浙东运河之水孕育出如此众多的珍贵文化遗产,激励着后人去创造更好更多的业绩,造福于民。
储建国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人,生于1951年,现任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杭州市***协文史委员会特聘委员。
主要从事金融史和近代地方史研究,著有《宁波帮与中国近代银行》、《杭州金融史》、《金钱会及其铸币》、《外币防伪知识》等20余部专业著作,及60余篇学术论文在海内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