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的诗人在作品中频繁使用楼兰这种意象。但是楼兰早在汉朝就将国名改为鄯善,并且在唐朝之后神秘地消失了。但楼兰意象却存活在唐诗之中。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唐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价值取向。在本文中,阐述了楼兰意象的文化内涵,全方位地解读了楼兰意象。
关键词:唐诗;楼兰意象;文化
中***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05-02
楼兰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于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鬲汉道焉。”
班固所著的《汉书》中记载了楼兰国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王治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北去都护治所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墨山国千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车师千八百九十里。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率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它。能作兵,与羌同。”
楼兰消亡的确切原因还是一个谜,后人有诸多的解释,但是楼兰文化的生命并没有从此结束,反而在唐朝诗人的笔下获得了新生。
一、对于汉朝盛世的推崇
唐代诗人对于汉朝盛世的推崇是当时的一种世风。唐朝的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中流露出对于汉朝盛世的崇拜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就是由于这种对于汉朝盛世的崇拜,使唐诗中昂扬着一种奋发向上的斗志,一种恢弘的气度。
唐诗中多出以汉朝比喻当世。在《全唐诗》中直接出现“汉宫”、“汉使”、“汉庭”这类与汉朝有直接关系的意象共有两千八百多处。唐人对于汉朝的推崇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从社会特点来看,唐朝社会与汉朝社会有着诸多的联系。
第一,汉朝与唐朝都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治稳定,统治时间长。
汉朝自汉高祖刘邦立国,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武帝盛世、光武中兴,奠定了其在中国历史上统一强盛的多民族国家的地位,因此我们的民族被称为“汉族”。“汉”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中华文明,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不朽地位。现在在世界各地都建有“唐人街”。“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
第二,汉朝与唐朝都是经济发达,***事实力强大的中央王朝。
汉朝和唐朝能够开展大规模的对外战争都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庞大英勇的***队为前提的。所以在汉朝对外作战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得到了唐人极大的尊崇。
第三,唐人很重视从汉朝的兴衰中吸取教训。唐朝统治者对于前朝的得失有着清醒的认识。大臣在进谏唐太宗的时候多次使用汉朝的典故。例如,魏征使用汉明帝赐给自己儿子的封地面积只有先帝儿子一半的典故。
第四,唐朝统治集团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对于汉朝的昌盛既有一种敬仰之情,又有超越汉朝的豪情壮志。由于很多联系,使唐朝人对于汉朝有着特殊情结。可见唐朝人对于汉朝的崇拜有着深刻历史原因。
第五,唐朝初实行的经济***策与汉朝实质相同,其目的都是与民休息。在汉文帝、汉武帝时,汉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在此数年之后唐朝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
二、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
唐朝人对于汉朝英雄人物的崇拜是盛唐气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唐代人对于杀敌立功的英雄人物有着不同一般的崇敬和仰慕。唐朝由于国力强大,对外***事实力强大,所以整个国家都有一种尚武精神。
唐朝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中热情地讴歌英雄们的事迹。
唐朝诗人对于英雄的讴歌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表现文人投笔从戎的壮志豪情。唐朝文人投笔从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很多唐朝诗人都有过在边塞从***的经历。
第二种,表现对于国家状况的不满,呼唤英雄人物的出现,体现出很强烈的忧患意识。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力日益衰微,藩镇割据,中央***府对于地方的控制力严重削弱。面对这种情景,唐朝的诗人担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忧虑民族的未来,他们呼吁能够出现时代的英雄,来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但是唐朝的某些将领却让诗人们感到失望。
三、对于功成名就的渴望
含有楼兰意象的唐诗中表现出一种豪情,一种对于功成名就的渴望,一种对于封侯受赏的渴望。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唐朝***初期分封的功臣让很多出生贫寒的人步入仕途,并且赐官封赏。向很多出生贫寒的人敞开了进入仕途的大门,他们开始热切地期盼能够通过建立战功来步入高层社会,成为国家的股肱之臣。
第二,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最终被世家大族垄断,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后果。让很多有才之士无法做官,而世家大族却垄断着统治的高层。唐朝前期,门阀制还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即使是李唐王朝贵族的婚姻也希望可以和世家大族联姻。正是由于这种社会风气和社会现状让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希望通过建立***功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三,唐朝社会对于杀敌报国英雄的崇拜。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级所得到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低于通过战功建立的地位。
四、对战争评价的取向
唐朝的诗人对于战争评价可以说是比较客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唐朝的诗人能够对战争功劳的归属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们有自己评价战争的标准,而不是一味地为统治者歌功颂德。
第二,唐朝的诗人能够在评价战争意义的时候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与以往的文人不同,他们在考虑到战争受益者的同时,将悲悯的目光投向战争中的战败者。李欣的《古从***行》中写道:“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他对战争的评价是客观的,他认为战争是把双刃剑,在使战胜国得到巨大的***治利益的同时,对于战败国的百姓来说是一种灾难。这种能够从战败国百姓的角度来考虑战争价值的作品在唐朝之前并不多见。
第三,唐朝的诗人能够从战争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面向未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可见唐朝诗人对于战争中的评价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在学习前代的同时,能够汲取其长,从而弥补自己的短处。
唐朝人对于战争能够给予较为中肯的评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唐人从历史的观点出发,对于过去和当时的战争有着正确的评价。唐朝人以一种继往开来的价值取向来评价当时的战争。唐朝人能够看到前代的功绩,他们不但赞美“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的英勇,还通过对现实的分析发出感慨“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他们还表达自己的战争观点“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展现出自己超越古人功绩的抱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第二,唐朝诗人从实际出发,能够从战争的真实情况出发,不被所谓***的虚假信息所左右。这与他们有着丰富的边塞经验有密切的关系。很多边塞诗人具有出塞的亲身经历,从而能够看见边塞将士的疾苦,甚至看见某些边塞将领的腐败。在他们的诗中,有很多写实的内容。
第三,唐朝诗人的眼界非常开阔,能够权衡战争的价值,从而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对于战争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唐朝的诗人不仅看到了现实的残酷“战士***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他们还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民间的疾苦,感叹“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他们还对于战败的无辜百姓给予同情,“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五、对中华民族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所形成的。唐朝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王朝,对于中华民族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华民族历史久远,人口众多,阶级关系复杂,形成了多种人生价值观,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例如,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这些人生价值取向就是值得商榷的,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舍生取义这些人生价值取向则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唐朝诗人对中华民族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唐朝诗人呼唤出现能够承担起时代责任的栋梁之臣,这让后代的读书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第二,唐朝诗人的作品中有对于美与善的赞扬,也有对于丑与恶的批判,形成了憎恶分明的价值观。
第三,唐朝诗人的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表现为在国家利益面前,愿意为了国家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即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
唐朝诗人这些价值取向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造成了以下影响:
第一,这些价值取向把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精神基础。杜甫所发出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见识,就是对于唐朝诗人人生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第二,这些人生价值观让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正是由于这种极强的凝聚力,才让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地转危为安,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文化传承千年而不绝的大国之一。
第三,这些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着中华民族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指导人们较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华民族一直倡导在国家危难之时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全国家利益。很多仁人志士将报效国家作为个人存在的意义,推动着中华民族朝着繁荣昌盛的方向发展。
但是有些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例如,过分强调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从而忽视了普通人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使个人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瑞]斯文・赫定.游移的湖[M].上海:开明书店,1984.
[2](后晋)刘.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余太山.西域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4]孟宪实.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C].济南:齐鲁书社.2004.
[5]安旗.李白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2.
[6]詹镁.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7](清)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8](清)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9]陈贻掀.杜甫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988.
[10]廖立.岑参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11]史墨卿.岑参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12]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唐诗中楼兰意象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