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张天翼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作家,以小市民灰色人生为题材的作品颇能显示其艺术个性。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包氏父子》中塑造了一个望子成龙的小市民的形象,及其溺爱下不求上进的儿子形象,同时折射出国人的教育理念,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张天翼 教育 家庭
张天翼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一格的多产作家,他创作了诸如《华威先生》、《包氏父子》、《皮带》等颇具幽默讽刺特色的作品,还创作了《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一系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论其什么内容的作品,张天翼都以敏锐的洞察力,挖掘着社会与生活中不易为旁人所察觉的现象,从现实中抓住***治方面或是教育方面他认为有趣的问题焦点去设计主题和形式,其文学创作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立场和明显的主体意识。
张天翼的《包氏父子》是其中一篇优秀的作品。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里一个很常见也很平凡的“望子成龙”的故事――做父亲的老包把改换门庭、提升社会地位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小包身上,不惜举债把小包送进洋学堂,但老包的梦想随着小包的不求上进、被学校开除而最终破灭了。张天翼借小说一方面对老一辈市民固守的宗法制文化观念和腐败落后的社会文化心理进行了善意的批判和嘲讽,另一方面也较超前地提出了一个关于教育的问题。这里我们暂且抛开故事的社会背景,就其中折射出的国人的传统观念来看看家庭教育问题。
身为父亲的老包身上更多地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儒家伦理思想里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其中的“父父”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为人父的权利与义务两个方面的内容:为人父者的权利是在封建大家庭中掌握最高的统治权利,为人子者不能违背父亲的任何意愿;同时为人父者要对儿子尽抚养、教育的责任,不抚养儿子或者没有教育好儿子都会被认为是为人父者的过错和失职,故曰“子不教,父之过”。由此而来的家训、家规其实就是加强了父亲的权利和权威,与此同时体现出中国宗族文化中“父为子尊”的观念意识和“望子成龙”的教育目标。对传统的中国父母们而言,子女便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后代的成功甚至比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因而父母们不惜委屈自己,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培育下一代“成龙成凤”,因为“下一代的出息同时也是父母的功业,晚辈的成功可以光耀门庭,振兴家业”[2] 。
小f中的老包只是一个公馆的仆役,没有社会地位没有钱。对于自己的命运,老包只能是接受。他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在儿子包国维身上。他认为“洋学堂里出来就是洋老爷,要做大官哩”[3],所以为了将来别人能叫自己一声“老太爷”,老包把儿子送进了洋学堂,尽管这样做让他力不从心。为了让儿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实现自己的愿望,摆脱贫穷和低贱的社会地位,老包将包国维的上学受教育作为自己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在经济上、物质上尽量满足儿子。老包自己穿着破棉鞋,拿着每月十块钱的工资,为包国维买自己经济能力之外的皮鞋和头发油。为了不让儿子被学校除名,四处筹借二十块钱的制服费。怕打扰儿子看书,不敢多问一句关于他又留级的话。生怕亏待儿子,为儿子不惜第一次偷了主人家的东西。即使这样,老包对自己不能满足儿子的某些要求还在深深自责。老包做这些就是为了包国维可以出人头地,进入更高的阶层,自己也可以跟着享福。
而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小包,则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他认为父亲养育自己是他的义务,在经济上要依附父亲,所以尽管他极其厌恶父亲,但向父亲要钱却是理直气壮,把父亲当成“取款机”,“撕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4]对父亲,小包没有了对父亲应有的尊重和亲情:老包问他话,他要么爱理不理,要么回应得极不耐烦恶声恶气;对父亲放在抽屉里的老花镜表现出极其厌烦的情绪;与父亲路上相遇却回答同学说只是一个不相干的老头;在父亲为自己被开除而伤心欲绝时,不屑一顾地走开……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包。
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侧重于伦理道德教育,而老包很大程度地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只关注包国维能否受到学校的教育从而踏上走向成功的途径。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着的教育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和老包的目的一样,都是盼望“子成龙、女成凤”。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因此把家庭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孩子将来“有出息”上。有些家长还是典型的“圆梦补偿型”家长,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当年未曾实现的梦想,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为达到目的,家长都会为子女设计出一条“理想”的成长之路。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相当一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品行性格心理等其他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矫正,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在这类学生和家长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在包氏父子的关系中,老包作为一个父亲的权利和威严几乎不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西方文化被大量引进和吸收,青年一代从父权文化中***出来,宣扬个性的***,张扬自我主体意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传统思想的批判,转向新文化,使儒家的伦理思想重新受到审视,进而被批判、抛弃。而传统文化中父权的威力也受到了挑战。加上小包自小没有了母亲,这让老包在儿子面前感到亏欠点什么似的,于是对于包国维多了一份纵容,少了一份约束。因此他在小包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的。在老包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个父亲应有的权威,更看不到父亲对儿子的榜样和引导作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亲作用的缺失类似这种情况,传统的“严父慈母”更多的被“严母慈父”替代,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误区。
我们看到,学校教育只是完成了一部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人文教育相对匮乏,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环境中甚至是畸形的。当一个孩子在学校受到的不是全面的教育,在家庭中父亲的作用又缺失,孩子就会没有个性、没有脾气,没有担当。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血缘上的父亲,应当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讲信用、有爱心、充满正义、善良宽容人,他要把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传给孩子。在情感上,父亲则代表祖宗训诫,代表敬畏,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父系的权威尊卑,伦常教育是不能抛弃的。
《包氏父子》不仅仅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故事,而且可以说在今天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我们长期受到“子贵父荣”、“母以子贵”等思想的教化和影响,所以包氏父子的故事在那个时代不足为奇,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存在着,或许以后就会没有了吧。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129.
[2]李桂梅.中西家庭伦理比较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262.
[3]徐建华.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张天翼.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00.
[4]马克思,恩格斯.***宣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36.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文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包氏父子》看中国家庭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