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中旬,新的学期开始两周,刘歆迪,这位来自河南省焦作市的18岁的年轻人站在了一扇门前。推开门,里面坐着一位教师,他是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北戏)音乐系通俗唱法专业的曹华老师。刘歆迪,神情紧张地唱了一首《当我想你的时候》。然后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他问:“老师,我想跟您学唱歌,您看我的条件是否可以?”曹老师说:“这孩子天生就是为唱歌而生的。”
接下来的日子,刘歆迪如愿以偿地从钢琴专业转到了通俗唱法专业。他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人生太幸福了。”可以说,从考入北戏钢琴专业的那一天开始,刘歆迪的未来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当他进入学校,听室友说起自己的专业是唱通俗歌曲的时候,那种震惊令他心潮澎湃。“原来还有这样一个专业。”
尽管刘歆迪从没有想过,他可以有一天像他儿时的偶像周杰伦那样,站在舞台上唱歌。但是,当梦想离自己更近的那一刻,巨大的幸福感与快乐将他的心填得满满的。然而,身在北京的他,并没有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家乡的父母。因为,他不知道怎么说。他不知道父母会不会因为他的决定伤心。他想,唯有加倍地学习,加倍地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再告诉父母的时候,才能让他们接受这样的改变。
4岁的时候,刘歆迪的父母,选择让他开始学习扬琴。原因和每个中国普通家庭的父母一样,身边有熟人可以教授这门乐器。令人开心的是,刘歆迪很有音乐天赋,他学起扬琴来比别人都要快,学了两年不到,就颇有样子了。于是,父母为这份天赋再一次埋单,6岁多开始,并不富有的家庭买了钢琴,报名参加了钢琴班,刘歆迪开始了学习钢琴之路。幼年时代的他,几乎没有任何私人时间,玩耍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奢侈品。他的生活就是上学、学琴,学琴、上学。扬琴和钢琴在同时学习。他的生活里,没有特别要好的同龄朋友,他的生活里只有音乐。一开始学习乐器,刘歆迪无疑是开心的,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对音乐有着无数的期待。但是,任何一个乐器练习起来都是枯燥的。在父亲倾心教育孩子的付出中,刘歆迪在烦躁、对抗、服从、认命的每个学琴孩子必经之路上顺利地在小学5年级考过了钢琴9级。中国音乐学院来焦作进行考级的时候,一位教师特意对刘歆迪的父亲说,应该到高中的时候将他送到北京,进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
从上小学开始的9年学习、学琴生涯中,母亲在外地出差打工挣钱,维持家庭花销和刘歆迪的学琴费用,父亲每天骑车接送刘歆迪上下学、辅导学琴,陪伴他上钢琴课、扬琴课、国标舞课。对于父母来说,让一个初中毕业的孩子直接到北京上高中,实在不放心。于是,经过深思熟虑,父母决定让刘歆迪报考了焦作艺术学校。从此,刘歆迪开始了寄宿生活,头一次离开家,进入到陌生的环境中。最初,他是害怕的。但是,友情第一次走进了他的人生,给了他不同于亲情的温暖。人生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从舍友发展成铁哥们儿。对于刘歆迪来说,是人生一次新的开始。
高中时代,刘歆迪报名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技能大赛。作为钢琴专业的学生,他却报名参加了歌唱比赛。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更多的是期待。学钢琴出身的他,虽然没受过声乐训练,但是他乐感好,对音乐的理解力强,有很好的音准。他获得了技能大赛的二等奖。
三年的寄宿生活,为他今后北上学习打下了很好的***生活的基础。当他选择北戏作为人生下一个舞台的时候,父母全力支持。北京,有着丰厚的艺术教育环境,他将获得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对于一个没有受过唱法训练的人来说,即便天生有潜质,后天的训练也很重要。刘歆迪的老师对他严格训练,真心关怀,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他进行训练,带他外出比赛的时候更是不顾休息,全程陪伴。在转专业学习通俗歌曲唱法的一年半后,2013年,刘歆迪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并获得了流行组的金奖。拿到奖后,他给父母打了电话,告诉了自己转专业并获奖的消息。那一年回家,父亲问他:为什么学唱歌?学门乐器多实在。钢琴学那么久了还放弃!他说:“我不是放弃,我现在依然用钢琴来伴奏,钢琴还可以辅助我写歌,我可以自弹自唱。”父亲不是对儿子怀疑,而是对未来的发展怀疑。“我想我给他们的答复其实并不确定,但是我的老师对我有信心,我对自己也有信心,我会拿出更多的好成绩来让父母安心。”
北戏领导与老师永远都对好苗子全力支持。2013年拿了金奖回来,学校特意为刘歆迪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在演唱会上他第一次演唱了他创作的歌曲,并获得了好评。2014年7月,他又获得了云南举办的“孔雀奖”全国声乐大赛流行组金奖。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对他的教育,学校对他的鼓励。
2015年,刘歆迪面临着毕业。学校给毕业演出定了一个主题――因为有你。刘歆迪以此为题,创作了一首歌曲。通过老师帮忙改编成合唱,由全班演唱。作词、作曲和伴奏都是由刘歆迪一个人完成。
未来,对刘歆迪还很长,他有很多对未来的规划,他的老师希望他的脚步走得慢一些、稳一些,不急于求成。他很感恩,他将选择继续深造之路,让他的知识更丰厚,让他的未来更广阔。
音乐系主任祝真伟:因材施教、打造人才
记者:作为系主任,请您对刘歆迪作一下整体评价。
祝主任:刘歆迪参加的几次大赛都是我带队去的,跟他的接触很多,我感觉他的综合素质很好。这个学生很阳光,很向上,为人善良、热情,很有上进心,非常好学。总之,他在各方面都很好。
记者:在刘歆迪的培养上,您觉得最成功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祝主任:我们对所有学生都是因材施教。刘歆迪刚开始报的是钢琴专业,后来找到我说想转声乐,我听了听他的试唱,感觉他确实有潜力,于是支持他转专业。刘歆迪参加南京的那次大赛,是自己弹钢琴伴唱的。一路走来,他的优势、他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我们整个学院对人才培养的环境是宽松的,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我们都会去尝试。
记者:在刘歆迪的培养上所用的教学方法是独一无二的吗?是否可以复制呢?今后是否想继续用这种方法打造音乐系的孩子们?
祝主任:他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也是我们今后培养学生的方向。当初他要从钢琴专业换成声乐专业专业,我就想到自弹自唱会成为他的强项。现在,我们系开设了钢琴副科,并给声乐专业学生开设了即兴伴奏课程。这样到社会上就会更加实用,有较强的竞争力。
记者:刘歆迪说少儿剧场的几次演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您觉得少儿剧场对培养学生的作用是什么?
祝主任:少儿戏剧场至成立以来对学生的舞台实践作用非常大。这是我们刘侗院长一手打造的学院重点工程,现在是学院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和名片,社会上已经形成北有儿艺,南有少儿戏剧场的局面。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市精神文明办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支持。
我们每个周末都有演出,去年演出了100场,我们音乐系参与了30场,包括刘歆迪,也是在这个剧场锻炼出来的,音乐系的大部分演出他都参与了。
指导老师曹华:
成功来自天赋,更来自勤奋
记者:刘歆迪对您非常感激,您能否对刘歆迪做一个整体评价?
曹老师:刘歆迪是属于有天赋,同时还非常勤奋的孩子。他因为从小学钢琴,所以他的音准、节奏感非常好,有很好的天赋条件。但是,成功来自天赋,更来自勤奋,他的成功,很大程度来自他自身对专业的热爱,也为之不停歇地努力。
记者:您觉得刘歆迪的成功与学校的教学环境有关系吗?
曹老师:我想说,刘歆迪是幸运的。音乐系主任祝真伟非常重视学生们在专业上的成长,我们出去比赛,学校的领导都会亲自带队,给大家莫大的鼓励。我们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也是因为校领导和系里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信心和支持。而刘院长对于少儿戏剧场的重视,给了学生们很多舞台实践的机会,刘歆迪的舞台经验很多都是来自在少儿戏剧场的演出。能遇到这样关心学生、关心我们教师、注重教学的院长真是我们的幸运,更是刘歆迪的幸运。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好的环境,他才能在学校阶段发展得非常顺利。而主管我们系的副院长黄珊珊,对学生非常关心爱护,很多学生都称她为“黄妈妈”,而刘歆迪更是得到了黄院长的亲自指导,获益匪浅。
记者:请谈一谈您对刘歆迪未来之路的指导意见。
曹老师:我希望刘歆迪继续走音乐之路,也鼓励他继续深造下去。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都会针对他们自身的特点、优势,向他们建议未来的发展方向。刘歆迪音准好,会写歌,能创作,他的音乐天赋高,所以我们建议他向创作型歌手方向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刘歆迪:北戏打开了我人生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