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知识积累】
食指,原名郭路生,被誉为“新潮诗歌第一人”。代表作有《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这首诗是表现时期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离开家园,奔赴乡野边陲时的一首离别诗。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会聚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使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同时,诗人敏锐地抓住个体“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并把它们自然而然集中地组合起来。如将“剧烈的抖动”的北京车站,作为“我”心灵的外化,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强烈,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对社会的茫然与无助。
【达标练习】
1.“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是诗人的幻觉,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实际是_______在移动,将_______作为了参照物。
2.本诗中,诗人化用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的意境,具体是哪几句?
3.诗人创作追求心灵的自由,他曾反复讲述“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请结合本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