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漫画迷来说,马荣成就如神。因为没有他,就没有香港漫画行业的“风云”神话。
画坛前辈张大千曾经说过:绘画凭的是三分天才,七分努力,任凭你是天才盖世,但如果从不去磨练,也不能成名,不会有成就。马荣成的成功实属不易。他因早年辍学,读书无多,也未受过很正统的美术训练,但他最终成为香港漫画界公认的风云人物,这与他的努力与专注是分不开的。
马荣成自幼热爱漫画,14岁毅然离开学校,以学徒身份投身漫画行业。此后辗转于数家漫画公司,于1982年加入玉郎漫画集团,开始编绘成名作《中华英雄》,不仅刨香港漫画最高销售纪录,更以极宫电影画面感的细腻笔触和写实手法,开创一代全新漫画风格。
马荣成在刚刚踏入漫画行业时曾经以“马云龙”为笔名,其寓意是“一遇风云便化龙”,那时他只写一些散稿,作品大多模仿前辈的风格。直到《中华英雄》的出现,其个人风格才逐渐成型。
1989年,马荣成自立门户成立天下公司,先后出版《风云》、《黑豹列传》、《倚天屠龙记》、《英雄无泪》、《雪山飞狐》、《英雄》以及《神武纪》等多部脍炙人口的漫画,稳居香港漫画界重要地位,为其漫画霸业打下基础。《天下画集》第五期开始连载《风云》,屡踞销售之冠,深受漫画迷追捧,一个漫画神话就此拉开帷幕。
凭借《风云》漫画的良好势头和无数拥趸,马荣成随后又相继推出一系列《风云》周边产品,从兵器开信刀、公仔玩偶到T恤、手表无所不包,漫迷们依旧热烈捧场,《风云》俨然已成香港文化产业的符号之一。
1998年,《风云》再次重磅出击。由导演刘伟强及郑伊健、郭富城等偶像红星联手打造的《风云之雄霸天下》在暑期推出,连映47天,卖座鼎盛,票房高达4153万港币,一举成为当年票房冠***,《风云》热潮一路席卷整个亚洲。2001年,电视剧版《风云》也开始播映,这部投资不菲的电视剧大制作刨下了7.58的高收视率。直至2008年,首部《风云》动画片《风云诀》以精良制作和3D形式,创下3300万票房的票房纪录,树立了中国动画电影新标杆。
2009年,电影《风云Ⅱ》问世。此片特技镜头达1000多个,为目前华语特技数量最多的一部,后期制作花费了超过1200万美金。影片场面恢宏、技惊四座,其中无名万剑归宗、聂风八魔等特效场景让人叹为观止。而无需多少时日,《风云》网络游戏也即将面世。
据负责投入研发该游戏的久游网副总裁吴***在香港动漫与多媒体发展座谈会上透露,久游网正与电影公司及《风云Ⅱ》电影特技制作公司协商将《风云Ⅱ》电影里面出现的动作特技作为游戏动作数据直接移植到游戏中去,力争使网络游戏实现和电影一样极具震撼感的特技效果,体现真正的次世代网络游戏的特征。吴***透露,该款网络游戏预计将于今年11月正式公开。
对话马荣成
问:很多人都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漫画家。您认为出色的漫画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马荣成:首先需要的是技巧。就如同写文章,你必须先认识很多的字吧。其次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要尽可能和读者一致,漫画家认为很美的东西,大概读者也要这样认为。还有呢,很多人刚开始画画,还没有进一步发展到用画画来说故事,这是很关键的地方,也是最难的!这就牵涉到前面所提到的努力、技术。这需要灵感、天分和技巧结合起来。这大概就是一个漫画家的先决条件。至于说能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这就涉及到市场的因素,那就比较难说了。比如说在香港受欢迎但在内地或是日本就未必如此了。
问:在香港漫画行业,主笔与助手的关系是怎样的?该怎么样去培养一个好的助手?
马荣成:我们在香港都有培养助手。最主要的是基础上的培养。比如说线条怎样控制、如何打网等等。先从这些基本的方面开始培养,然后还是要观察。用四个字可以概括我们公司的助手制度,那就是知人善用!比如说有些人会去做实景,但实景又有软、硬之分。硬的部分,比方说他做亭台楼阁这些很硬的东西非常不错,但你让他去画一些动植物这种比较活、比较感性的东西就不行了。我们会观察他适应哪一个方面,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让他发挥、培养他的自信。看漫画和画漫画是不同的,读者看漫画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的过瘾,但画漫画会有很大的挫折感。所以我们要先培养他们的兴趣,然后再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
问:漫画的成功是情节重要还是画面重要?
马荣成:画面当然是很重要的。画面漂亮、好看,读者才会去一直购买这部作品。但如果画面精彩但是故事内容糟糕的话,读者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对这两方面都非常注重,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物的塑造。要根据人物来带出整个故事,然后用最好的技巧把他表现出来。
问: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拼命仿日本漫画风格?
马荣成:我想不止是内地有这种情况。在台湾地区、马来西亚、韩国也是一样受到了日本漫画的影响。不单单只是漫画,还有动画。年轻人一定会受到日本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台湾,漫画是非常流行的,漫画的读者也非常多。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台湾本土的作家完全没有立足之地,他们不能形成一股本土力量去和日本漫画相抗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读者来说。既然你的作品和日本一样,那么我为什么不去看日本的东西却要来看你的呢?在香港的情形就不一样了,香港的漫画有自己的特色,它吸收了日本漫画的一些优点,比如剧情的安排。所以我并不是说去学日本的漫画不好,但你要学会吸收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我看到过《水浒传》、《三国志》、《红楼梦》等等都有被改编成漫画,感觉上比较具有现代感。因为漫画是在向前进的,画《三国》也不一定要用老方法,可以加一点新的东西上去。
问:您认为国内的漫画发展也在学习香港的流水操作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哪些利与弊?
马荣成:其实在香港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就是一个主笔然后有一批助理协助;另一种就是一个编剧加上一个主笔从头到尾完成一部作品。这两套模式并不存在什么利和弊。但我认为没有一个人是天才,能够从头到尾都做得比较好。所以流水操作对漫画来说是必须的,这就和拍电影一样需要有明确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