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电影《盲井》一反第六代导演所惯用的滞涩化叙事,给观众带来了少见的乃至心灵的震撼,显得意味深长。电影《盲井》集中地表达了三重意蕴:对农民生存现状的深入描述,对农民心灵深处希望和绝望的深刻表达,对新农民成长过程的深切关注。影片的表达十分细腻,三重意蕴,环环相扣,借由细节传达出了震撼人心的希望。
[关键词] 悲凉;希望;绝望;成长主题
李杨导演的电影《盲井》,在国外获得不少大奖。这部根据著名作家刘庆邦短篇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一反第六代导演所惯用的滞涩化叙事,给观众带来了少见的乃至心灵的震撼。但同样,作为第六代导演,李杨也在小说之外表达了独特的精英知识分子式的思考,概括地来讲,《盲井》表达了三重意蕴:对农民生存现状的深入描述,对农民心灵深处希望和绝望的深刻表达,对新农民成长过程的深切关注。三重意蕴,环环相扣,在人们的心目中挥之不去。
一、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世纪之交,三农问题成为知识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被誉为思想界晴雨表的《读书》杂志,多次刊发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文章,温铁***、黄宗智等一批关注和研究农民问题的学者开始为人们所熟知,由此也开启了知识界反思农村改革的浪潮。有理由认为,《盲井》的拍摄,是在这一语境中进行的。从整体上看,《盲井》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真实,那种逼视眼神的真实。这种真实性的建构,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细节的力量。在影片的开始,宋金明在谋害元清平之前,曾经开玩笑地说他希望到元清平的村里做个男人,一句话点出了农村青壮年出外务工,老人、儿童、妇女留守的现实情状。谋害完成后,矿上的喽曾建议矿长“做了”唐朝阳和宋金明,而矿长由于麻烦公安局的成本太高不同意,这就说明了环境下的农民工根本没有基本的人权保障,生命如草芥。另一位矿长所揭示的现实“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则让人寒冷彻骨,中国真的不缺人吗?不是的,缺的是高级知识人才,缺的是中产阶级,不缺的就是那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也就是说,农民已经被现实中国定义成为没有价值、随时可以遗弃的人群。
唐朝阳两人在路上走的时候遇到蛮横司机的辱骂,唐想前去理论,宋拦住了,这也说明他们意识到自身农民身份的低微。两人不愿意看五元钱的录像,说明了农民基本文化需求的缺失。元凤鸣的失学,街头乞讨的失学少年,说明了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常常受到损害。小红也显示了农村青年女性生存的无奈。抛家别子、独自一人为矿工们洗衣煮饭的马大姐,常常在休息时间闲坐喝茶漠然远望的青年矿工,都昭示了农民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处于一个异常贫乏的境地。现实是如此的令人悲哀,导演宛若一位高明的国画大师,寥寥几笔,就把农民的所有哀愁给表现出来了。
不仅如此,导演还巧设了场景,让人回眸一下农村改革的历史。电影中有一幕两个农民在歌厅包房里唱歌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富有深远的意味。唐朝阳和宋金明两位农民在现代化的歌厅包房里丑态百出,显示了农民对现代娱乐文化的不适应感,他们遭逢歌厅小姐“土老冒儿”的嘲讽,连一句新歌也不会唱。他们所会唱的,仅仅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集体生产时所学的《社会主义好》等歌曲,而这些歌曲在今天显得格格不入。但我们可以以此为媒介,进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那个时候,农民归属于生产队、,在集体生产之余,特别是农闲时节,常常会组织一些唱歌、唱戏等娱乐活动,精神生活堪称健康丰富,但是在今天,曾经的《社会主义好》、曾经的农村集体生活成了人们的笑柄,时代变革所带来的喜剧感油然而生。但是,我们可以发问,《社会主义好》所代表的那种意识形态、所建构的那种社会理想真的就那么可笑吗?它的历史合理性已经耗尽了吗?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景况、农村的景况真的那么令人满意吗?历史的沉思就寄寓在看似轻松幽默的表达中。
二、希望与绝望的交战
唐朝阳和宋金明虽然同是农民,但是却有着看似微小其实深刻的差异,甚至可以说,两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所形成的叙事张力构成了《盲井》故事的主体。两个人给家里寄完钱之后,宋金明给家里打了电话,关切地询问儿子学习的状况,而唐朝阳却没有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钱都寄回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两个人在饭馆吃饭时,看到电视上播出贪污犯被逮捕的新闻,宋金明感慨地说:***毙了一点都不亏。唐朝阳则说:“和我们村支书一个球样。”这说明两人都对贪官污吏十分痛恨,对干部队伍的现状表示强烈不满,从表情上看,宋金明对腐败现象有些吃惊,而唐朝阳对干部的现状更为明了、更为绝望。紧接着,唐朝阳说道:“我如果有了钱,我也开个矿。”“我也开个矿”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心灵被毒害的现实。我们知道,私营煤矿非常地赚钱,但往往以剥削矿工的权利为基础,以残酷榨取矿工的剩余价值为手段。可以相信,唐朝阳当过矿工,深知遭受剥削压榨之苦,而且在影片中也咒骂那些黑心的矿长,但是他有了钱之后的愿望却是当一个黑心的矿长,去盘剥和他一样处于底层的农民。这深刻地昭示了我们时代黑暗的意识形态的遮蔽性和覆盖性。唐朝阳想当矿长的愿望正是意识形态力量的生动展现。唐朝阳也曾经是一个怀着理想和热忱建设社会主义的青年,这个曾在生产大队唱歌时站在第一排的青年,正是在意识形态转换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才走进为了利益践踏一切人间伦理的黑暗的循环。
当两个人碰到穿着校服的元凤鸣时,两个人的差异展现得更为明朗化了。唐朝阳看到元凤鸣单纯朴实、不谙世事的样子,觉得容易得手,便把他作为下一个猎物领到宋金明面前。宋金明一看到元凤鸣,内心深处便想起了自己正在上学的儿子,便坚决反对唐朝阳的这一做法,两人开始了激烈的冲突。儿子是宋金明的希望,求学是儿子跳出农村、摆脱贫困的惟一希望,“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他对元凤鸣辍学打工表示强烈反感,并斥责其父母监护责任的缺失。也因此,他从内心里排斥这个猎物。而唐朝阳则没有经历类似的情感幻觉,为了利益,他一切都不顾了,连“盗亦有道”的原则都抛弃了。他的一句话提醒了宋金明:“你同情他,谁同情你呀,如果你没有钱,你儿子不照样出来打工。”唐朝阳的一句话,把宋金明的情感镜像明明白白地呈现出来了,不过这种呈现出来的情感变了味道,原来宋金明的情感体验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成分,可是到了唐朝阳这里却带有了相互敌对、相互威胁的色彩,这便是唐朝阳黑暗绝望心灵所生成的生存逻辑――我不害别人,就没有办法存活,就要处于被损害的位置。同时,唐朝阳的这句话也包含了他对这个社会生存残酷性的极端理解,这是一个没有同情的社会,没有人会同情处于底层的农民,所以,作为一个底层农民,没有必要、没有能力去同情别人,社会现实也不允许农民去同情别人。毫无疑问,处于底层的宋金明没有办法去质疑唐朝阳的逻辑以及逻辑背后的事实,他只能暂时泯灭掉心底涌起的同情和爱怜以及其后的希望。
在此后的故事中,宋金明一次次地从内心深处泛出希望,元凤鸣身上的优点,诸如爱学习、关心他人、诚实等,接连不断地唤起宋金明的良知。善点燃了善,爱点燃了爱,但是假若内心已经绝望,已经没有可供点燃的火苗,那么任凭再大的火去点,也照样无济于事。在这里,唐朝阳和宋金明之间的差异彰显得更为分明了。宋金明一次次地延缓谋害元凤鸣的行动,而唐朝阳则一次次地推动这个行动。宋金明看到元凤鸣的全家福,觉得照片上元凤鸣的父亲很像他们上次害死的那个人,觉得自己不能干让别人断子绝孙的事,认为这样太过伤天害理,而唐朝阳则随便一看,便说一点都不像。他为了牟取利益,不择手段,根本不考虑原则,连身为农民最基本的原则都抛弃掉了。在去赶集的路上,三人遇到一位在路边求乞的失学少年,元凤鸣从不多的钱中掏出几块捐给这位少年,宋金明问了一句“是不是真的”后,也捐出了一点钱,而唐朝阳则不假思索地说:“肯定是假的。”三个人的差异虽然微妙,但却形象地反映了三颗心灵中希望存在的状况。元凤鸣心底良善,所以相信世间的真善美;宋金明以自己优秀的孩子为希望,所以看到失学的孩子时,也动了恻隐之心;唐朝阳则哀莫大于心死,不愿意相信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只坚信他的利益逻辑。
希望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同样,绝望是如此令人悲哀。与其说《盲井》是一部反映善良战胜邪恶的影片,不如说它是一部希望战胜绝望的影片。不过,需要我们沉思的是,农民身上残存的希望到底有多少,如何才能抵挡那种漫天袭来的绝望感。
三、何处求得新农民
在西方和中国的小说类型中,有一种小说叫成长小说,其中主人公的每一次成长过程都被赋予深刻的象征寓意,也都连接和证明着社会的变迁和人类生活的本质。《盲井》具备成长小说的所有要素。也因此,我们可以说《盲井》讲述了一个新农民的成长故事。首先,元凤鸣还是一个穿着校服正在学校上学的16岁少年,但为了找工作的需要,他不得已把自己的年龄改到18岁,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为简单迅速的成长方式了吧。不仅如此,他连自己的名字都改了,元凤鸣变成了宋凤鸣,身份被置换了,而且这种主体的置换借由一个假身份证得到了合法性确认。这时,主体的被迫性成长和被置换,意味着元凤鸣正在迅速地向死亡靠近,同时也隐喻着社会生存的艰辛加速了人的成长过程和毁灭过程。
元凤鸣的成长也伴随着性的成长。他来到矿上,看到袒胸***的美女,内心里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马大姐无意间窥见自己的身体,他好几天不敢正眼面对她。比较有趣的是,元凤鸣被迫去了一次乡镇的***场所。这是宋金明为延缓谋害元凤鸣所做的又一次努力,也是减轻其内心负罪感的一次努力。他告诉元凤鸣说:“做了这件事,你就成人了。”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成人礼。但元凤鸣却拒绝了此事,急匆匆地跑了出来,愤怒地对宋金明说:“我变成了坏人了。”这句话让人感慨良久,“变成坏人”的确道出了成长的悖谬感和宿命感。很难说,成长的过程是一次变坏的过程,但是,相对于少年时的天真而言,我们每一个成长的过程,都是一个逐渐变得聪明、成熟、麻木甚至残忍的过程。把这样一个成长过程与我们的社会联系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处境是多么荒诞,多么令人厌恶,但是我们必须接受。还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农民以及一些身处底层的人来说,这种处境和成长过程他们几乎没有正面或者说积极反抗的力量,却很容易选择类似唐、宋二人那样采取非法手段以恶抗恶的道路。
影片以元凤鸣领走六万元结束,但留给人们的却是一连串的追问:领到钱后的元凤鸣是继续读书,还是像唐、宋二人那样继续以恶抗恶,来维持自己艰难的生存?新农民、新农村的路究竟在何方?这恐怕是李杨导演最为深切的关怀了。
[参考文献]
[1] 徐然.被称中国近期最好电影《盲井》展示无法直视的真实[J].艺术评论,2004(12).
[2] 金燕.从《盲井》到《盲井》――李杨访谈录[J].艺术评论,2008(03).
[3] 黄治.优质电影,黑色寓言:《盲井》[J].当代电影,2004(05).
[作者简介] 宋祖建(1963― ),男,河南内乡人,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作家作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