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东北大米、野生蓝莓等为代表的寒地黑土食品大受国人欢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打着“寒地黑土”旗号的各品牌大米,已经卖出了每市斤20元的高价;而以前不起眼的蓝莓饮料也比普通白酒贵得多。“寒地黑土”已经成为东北食品的一块显眼的金字招牌。
据了解,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的夫人就觉得五常大米好吃,他们家一直在吃。那么,东北大米为什么好吃?“寒地黑土”这块招牌为什么意外地受国人欢迎呢?笔者就此采访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窦新田研究员。
窦新田研究员从事水肥土壤研究四十多年了,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研究所的奠基者之一。据窦研究员介绍,粮食的品质与产地水土绝对有关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了产地环境土壤的重要性。我国的寒地黑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黑色土壤,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就是小兴安岭两侧、大兴安岭中北部的东坡以及长白山地西缘的山前坡状起伏的台地(漫岗),在三江平原和兴凯平原的高阶地也有分布。
东北大平原是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地之一(另外两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乌克兰大平原),因此,寒地黑土资源比较稀缺。
前清时期,东北大部分还是皇家禁地,直到清末才开始开发。那时候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沼泽地,灌木丛生、水草丰茂,人迹罕至。各种植物自生自灭,枯荣交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枯死的植物在地表经过千百年的漫长岁月的腐蚀,逐步形成了60厘米~100厘米厚的黑色腐殖质性土壤。黑土土层深厚,表土有机质含量一般3%~6%,高者10%以上,屑粒至团粒状结构。
土壤是农产品赖以生产的基础。“寒地黑土”成土母质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这里多为第三纪、第四纪沉积物,即山前平原的砂砾黏土层,且以第四纪更新世砂砾黏土层分布最广,母质层上部以黏土层为主,其厚度多达10米~40米,黑土大都发育在这些黏土层之上。自然形成了黑土保水保肥能力优良的特性。
寒地黑土在形态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有一个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从上而下逐渐过渡到淀积层和母质层。腐殖质层的厚度,一般在70厘米左右,个别漫岗的下部可达1米以上,坡度较大的部位不足30厘米;二是土壤结构性好,腐殖质层中大部分为粒状及团块状结构,水稳性团聚体可达70%~80%,土体疏松多孔;三是剖面中无钙积层,也无石灰性,但在淀积层有锈纹、锈斑和铁锰结核,这是黑土不同于黑钙土的重要特征。质地比较黏重,大部分为重壤土至轻黏土,但土层下部以轻黏土为主。一般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氮、磷、钾的含量比较高。因其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所以有人说,“黑土地,油汪汪,不上肥,也长粮”,最适宜于农耕。
从土壤角度来分析,寒地黑土是中国最肥沃土壤之一,其土壤肥力、理化性质和土质结构居于各类土壤之首,具有保肥性优势、越冬性优势、保种性优势、生态性优势以及昼夜温差大优势,腐殖质含量是黄土和红壤的五到十倍。这块土地上孕育而出的农产品,以品质优良、有机、安全著称,玉米淀粉含量、大豆蛋白含量、亚麻纤维含量、甜菜原糖含量、万寿菊色素含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般认为,口感好品质必好,原料好产品必好。黑土地上产出的产品,普遍具有生长期雨热同步,昼热夜凉,干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加上从土壤中吸取充足养分的特性,均以上乘的口感、优良的品质而逐渐被公认。
气候条件是农产品生产的关键因素,那么再从气候学的角度来分析。东北黑土地中心地带也是全国温差最大的地区,全年温差高达60摄氏度,夏天是零上30度,冬天为零下30度。黑因寒生,寒而生黑,寒地黑土同生并存。
“寒地黑土”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严寒而干燥;夏季短促,炎热而多雨。大陆季风性气候造成雨热同季,恰好为农作物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严冬,是黑土形成的必要条件,土地半年闲,恰好是避免了过度开发利用,而休养生息;严冬也大幅度降低了病虫越冬基数,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降低了发生强度;严冬强烈的冻融作用,成为良好土壤性状的独特因子;二是黑土地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时数为2300~2800小时,作物生长期为1200~1500小时。夏季日照长达16小时,太阳辐射产生的能量是作物产品形成的基本能源,因为农作物生物能的形成本质是靠太阳能的转化,日照长,强度大,光合作用好,作物发育快,长势壮,营养积累自然就多。由于黑土区域增温快、温差大,作物营养成分积累多,消耗少,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这恰是寒地黑土农产品品质优、味美、口感好的奥妙所在。“寒地黑土”地带无霜期虽短,但只种一季作物,生长期却很长,使作物有足够的时间积累能量,形成营养。就是说,成熟期长,吸收的营养成分高,这也是寒地黑土农产品好吃的秘诀之一。
另外,再从环境学的角度来分析,寒地黑土地区的环境独具优势:一是开发较晚,不少耕地开发年限仅百年左右,很多是建国后开发起来的,有些仅耕种了几十年,开发强度低,环境人为破坏程度较轻;二是这里只种一季作物,土壤本身肥沃,养分充足,有机质多,化学投入品(化肥、农药)相对少一些,加之漫长而严寒的冬季,许多病菌害虫难以越冬,所以病虫害发生几率比较低,因此也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化肥、农药的残留也相对少些,环境相对洁净;三是“寒地黑土”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生活垃圾和污水等造成的面源污染也比较轻,所以农产品的安全性比较高。
我们可以以大米为例具体分析一下营养结构。东北地区一年一熟,种植的都是生长期较长的粳稻;南方地区一年三熟,种植的大都是生长期较短的籼稻。粳米和籼米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异,粳米每百克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0克左右;而籼米每百克蛋白质7.9克左右,相差明显。大米的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含量决定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越高。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大米的透明度就比较高,而南方的籼米米质发白但不透明,蛋白质含量也差多了。另外,东北大米的黏性比较好、胶黏度高,处于糯米和籼米之间;籼米的黏性就差多了,处于糯米、粳米之后的末位。由于东北大米干物质含量高,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所以,东北大米吃起来黏黏糊糊的有油性,吃起来香甜。另外,由于黑土土质肥沃,所产大米的微量元素含量也高,比如方正县等地的富硒大米。远近闻名的“响水大米”更是种植在火山灰为基础的土壤上,微量元素含量更高,口感更好。多年来,一直作为“贡米”专供首都市场。
综上所述,寒地黑土农产品具有安全、营养、适口性强的特点,如今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在国外也逐渐受到青睐。目前,已有一批产品通过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通过日本粮食和食品检验,好多品种的产品也早已热销海外。
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牛协会会长刘成果提出,围绕寒地黑土这一优势做文章,前景将十分广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振邦认为,寒地黑土这个概念对今后中国乃至世界寒地黑土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产业,是别的地方不可替代的,比如牛奶,含蛋白质高,如果在寒地黑土上,含量就更高,大豆也是一样。寒地黑土,无疑是一个金字招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寒地黑土”食品为什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