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十月扬州清朗空灵,别有韵味。历代文人骚客似乎都喜欢在扬州遣怀畅古,杜牧、韩琦、欧阳修、苏轼、李白、孟浩然、姜夔、吴师道、汤显祖,五湖四海的文人墨客云集于此,多得无数,留下的题咏,美得无边。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虽说不是春色满园,可秋高气爽自有味道。穿梭在扬州古街,街头古建筑深褐色的画檐飞角,隐隐道出岁月的风尘。狭窄的深巷,石板路,青砖墙,两侧一间间流溢着明清古风的宅院,是一个个烟火人家,时见天井内一两株天竺或紫藤披在门楣上。小巷静寂,偶有小贩推车擦肩而过,那叫卖声,在小巷深处,绵延不绝。
脚下的路,似乎载不动太多往事,路面上已有些凹陷。斑驳的路面上写满了亘古的往事,它们曲曲折折把路铺得蜿蜿蜒蜒向前延伸。穿过悠长的石板路,脚下踩着沉甸甸的历史,大地的沧桑巨变,海枯石烂,似乎都在这曲径通幽的小路上承载着,见证着。也许每一段路,每一株百年古树,每一块被岁月和风雨剥蚀的青瓦,每一条曲折蜿蜒的小巷,都书写着一个故事或一个古老的传说。古城绮丽的风光使朱自清先生留下许多清新优美的散文,佳作《我是扬州人》《扬州的夏日》,字里行间深蕴着先生对扬州这座古城的一往深情。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广陵路一条窄巷有一座精美的私家花园,它是货真价实的二分明月楼,建于清朝中期。扬州的广陵路、甘泉路一带散落着许多这样的明清建筑,在这里我恍惚穿越了百年。这是间具有两百年历史的小屋,青苔不甘寂寞地爬上了屋檐,长扶手椅子上,那精美的雕刻,细致的花边,显示着古代木工技艺的巧妙绝伦。椅子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岁月的轮回,也不知道送走了多少代人,坐在长满老年斑的椅子上,感受岁月的凝重和小屋古朴的风韵。老人说,小屋是祖祖代代流传下来的,有两百年了。从他的话语中,我看到了老人守候小屋的满足与自豪。
走在古镇上,就像翻阅一本渗透油墨香味的历史散文,慢慢去品味生活;就像阅读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树,细细去咀嚼人生;就像穿越时空,梦回明清,注释着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泪。从街的此岸走向彼岸,一只猫和一条狗依然在门前安然熟睡,我轻轻走近它们,生怕把它们的美梦惊醒,将摄像机的快门按下便静静地离开,只将它们的恬静和安详带走。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南来北往的过客匆匆而行,带来神话种种,古街硬朗的身姿在灵魂深处蕴藏,也许有一天,任我在千里之外,也能听到它清脆的歌喉。皮鞋和着青石板有力的碰撞,脚下铿锵有声,奏出雄浑豪迈的音符在古街飘荡。
十年一觉扬州梦,梦里尽凝重。曾经想学娴雅清丽的同叔,凄婉优柔的易安,随手翻阅书页间闻曲轻歌,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便能唱尽万古的痴情。曾经,历史是那样凝重与低沉,于是我喟叹,不能如优柔无力的秦少游,徘徊在轻烟小楼里数飞红万点纤之灵巧,看自在飞花与无边丝雨;更不能似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李清照,守着满地黄花,为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叹惋流泪。我唯有怀想,找寻诗行里的扬州梦,沉浸,回味。
繁华过市,难得的宁静与我相伴,我在云淡风清里归去,希望不会有人问起我这个在诗行里找寻扬州梦的归人。
(选自《扬州晚报》)
【赏析】
最早知道扬州就是在诗行里;第一次去扬州,感受最深的就是咏唱扬州的诗行;举步大街小巷,水边小径,时时可以寻到诗的优雅。可以说,扬州古朴典雅的风韵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繁荣了诗歌,而题咏扬州的诗歌的发达蓬勃又张扬了扬州。本文撷取了有关扬州的诗句,描述了扬州曾经的繁荣景象、香软醇厚的文化气息,字里行间流溢着作者对这座名城的依恋与钟爱。
(供稿/山东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