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绵竹年画是四川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年画历史悠久,其中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最为著名,被合誉为中国四大年画。四川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中国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由于年画的制作大多数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所以又称之为木版年画。绵竹年画的历史悠久,跟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本篇文章主要从绵竹年画的起源、题材与内容、艺术特色、色彩以及绵竹年画的发展状况等方面来阐述对四川绵竹年画的初步认识。
关键词:绵竹年画 形式 色彩 发展
一、绵竹年画的起源
作为绵竹传统艺术形式之一的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年画步入辉煌鼎盛时期。民国时期因农村经济破产和***阀混战,民不聊生,大大影响了民众对年画的购买力,加上绵竹市恶霸横行,土匪啸聚,大小纸厂被洗劫或烧毁,年画作坊纷纷倒闭。昔年誉满中外的绵竹年画变为“丹青零落不成妍”衰败景象。新中国的诞生又获得了新生,并从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物进入人民艺术之宫。经***府抢救扶持的绵竹年画又添“新章”。根据《绵竹县志》记载:当时绵竹全县有大小年画作坊300余家,年画专业人员逾千人,年产年画1200多万张,产品除销往湖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和西南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绵竹年画于1963年在成都、北京举办了观摩展,博得首都文化界和美术界的高度赞扬。诗人郭沫若也曾即兴赋诗一首。此后,绵竹年画艺术在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基础上迈开了新的步伐。
关于年画的来由有很多种传说,《山海经》记载年画的起源,主要是为了祭奠神荼和郁律俩弟兄,也为了保护自家安居乐业,镇邪驱鬼,祈福纳祥,由此而作的门神画像演变成了中国年画。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延伸,年画的发展有了更多新的内容和形式。
二、题材与内容
四川绵竹年画和其它地区年画一样,有辟邪迎祥、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戏曲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讽刺幽默、花鸟虫鱼等。任何的艺术形式和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如黄瑞鹄《迎春***》,这幅画面要表达的是一种人们在太平盛世中尽情的享受。人们除了物质上的享受,其精神上也过得别有滋味。四川绵竹有名的《三猴烫猪》是典型的具有讽刺意义的小品形式。起稿老艺人因家中有嗜赌的儿子,创作了这幅画,用巧妙的构思、幽默诙谐的情调,刻画出几个令人难忘的赌徒形象,表达的是寓教于乐,鞭挞人世间的丑恶现象,对后世也起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当然,不同的作品传达的思想主旨都不一样。
三、绵竹年画的艺术特色
与其它地方的年画相比,绵竹年画以手绘见长,绘画性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绵竹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制作技巧。绵竹年画开始用墨线版,以后全部手工彩绘完成,从不套色制作,线版在当中只是起一个轮廓作用。民间艺人可自由发挥,有很强的随意性,也能体现艺人的个性。经过不同艺人的手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艺人绘制不同的画幅也会产生不同趣味。这是区别于其它诸家年画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正是绵竹年画的绝妙之处。
绵竹年画还有一种叫做拓片,内容都是名字画。这个拓片是全国其他任何年画没有的。经过刻版师的刻版再创造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派。
绵竹年画另一种独特的形式叫填水脚。过去年画坊雇佣很多彩绘艺人画画,到制作年画的工作结束,艺人看到还剩一些颜料,于是用指头把剩下的颜色填上去,剩下什么颜色就填什么颜色,所以更像一种写意的门画,是绵竹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画法。
四、绵竹年画的色彩
由于地处四川盆地,受西蜀文化的影响,绵竹年画吸收了川剧营养和四川人民的生活习惯。四川人爱吃辣椒火锅,所以绵竹年画反映出火辣的味道,颜色鲜艳夺目,保持了四川浓郁的巴蜀特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桃红、佛青(近似兰原色)、猩红、草绿、金黄是经常采用的颜色,但是在强烈的对比中,也讲究适意和和谐。他们常常用少量的复色:“二门子灰”、或金、银、黑、白等线、面穿插在对比强烈的色彩中间,以协调画面色调。
绵竹年画的颜色多用矿物质色和民用染料,根据季节不同,制作时调以不同成份的胶矾,使作品颜色爽朗,耐晒耐淋,经久不败色。
由于用色除品色(染料色)外,也兼用石色(矿物质色),石色覆盖力强,原有的雕刻线经不同的石色覆盖后,还须重新勾线,只是画面上品色部分,因色泽透明,原有刻线虽经覆盖仍清晰可见。这两种处理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绵竹年画水印与彩绘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
绵竹年画历代传承的色彩选择,形成了独特的色彩魅力,习俗赋予绵竹年画色彩以独特的“语义”,使供人娱目的色彩富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色彩在绵竹年画里不仅是一种视觉美感的呈现,也是情绪和情感的刺激,是积极乐观情感的宣泄。绵竹年画色彩真实反映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及歌颂理想、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理想。
五、绵竹年画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绵竹年画得到继承和发展,注入了很多新时代的内容及审美观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绵竹年画新老艺人对传统年画进一步发掘、研究、创新,使绵竹年画享誉中外。
虽然四川绵竹木版年画进入了非物质遗产,四川建立了专门博物馆和举办绵竹年画节,但是它的现状还是很不理想,特别是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使绵阳年画村遭到严重破坏。而苏州桃花坞和国家对绵阳年画进行大量援助,加强苏州、绵竹两地年画产业互动和交流,拓展绵竹年画销售市场,使绵竹年画焕发了新的生机。
绵竹年画在继续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在其的材料制作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拘泥于宣纸上作画,四川绵竹年画正尝试从布艺,瓷器,沙发等载体来表现。现在,绵竹年画已经开发出刺绣年画、陶版年画、金丝年画以及年画服装、手绘年画折扇、手绘年画挂历、年画贺卡等系列产品。
参考文献:
[1] 四川绵竹县编纂委员会《绵竹县志》.1992.
[2] 刘竹梅.《四川绵竹年画》.1987.04
[3] 李欣.《浅析绵竹年画的色彩特征》.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0
[4] 贺巧娟.《浅述四川绵竹年画》.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9
[5] 葛加林.《绵竹年画》.西南航空,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