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调查了解内生性和外源性致热原,得出大量该方面信息,进一步了解临床兽医学,并加强解决发热性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调查 研究 内生致热源 外源性致热原
0 引言
发热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通过产热大于散热,将体温调节到正常值0.5以上的一种病理过程。简单地说,发热就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高水平的体温调节活动。
1 内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也叫做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一定要在对体温再次调节的基础上重新发出冲动,也可以是在运动神经的作用下使骨骼肌阵缩,产生更多的热;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不再排汗,散热就不那么多了。这样就会使散热小于产热,体温值变大,最终导致发热。目前认为,发热主要是发热激活物刺激机体免***系统的一些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致热性细胞因子,后者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这些致热性细胞因子被称为内生致热源。脑最新研究显示致热源刺激肝脏巨噬细胞产生的介导物质可激活膈下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将外周致热信号传递入脑;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将信号传至产热中枢;中枢的前列腺素E2可能是最终的发热调节物。近年又发现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三种新的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是一种较小分子的蛋白质,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不耐热。目前认为内生致热原有明显的致热性,是多种发热发病学的基本因素,并能引起疾病急性期的多种反应,包括中性白细胞增多、急性期蛋白合成增多等。其过程是:外源性致热源等激活产致热源细胞合成内生性致热源释放进入血液。
2 外源性致热原
外源性致热源包含很多种: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尤其要注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等。通常,外源性致热原基本上是大分子物质,尤其是细菌内毒素的分子量,无法在血脑屏障的作用下直接在体温调节中枢产生作用,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在分析了相关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发热是外热源通过内热源作用于下丘脑引起的。
2.1 细菌 G-细菌和G+细菌的菌体、代谢产物和毒素均是引起发热的激活物。最重要的是G-细菌胞壁中所含的脂多糖,也称内毒素有极强的致热性。内毒素耐热性强,且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热源污染物。
2.2 病毒 病毒包膜中脂蛋白或糖蛋白,实验证明具有致热性。流感、麻疹、腮腺炎、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出血热、柯萨奇病毒及新发现的SARS病毒都含有脂蛋白或糖蛋白。
2.3 其它 立克次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致病微生物的胞壁也是含脂多糖的,这都可能是致热的原因;人体被疟原虫感染后,其潜因子进入红细胞并发育成裂殖子,如果红细胞发生了破裂,就会有很多的裂殖子和代谢产物进入到血液中,最终导致高热。
2.4 体内产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如自身免***性疾病时可引起发热。
2.5 类固醇 体内某些类固醇对人体有致热作用,特别是酮的中间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是典型代表。在某些原因不明发热病人血中,此物质增多。此外,尿酸盐、醋酸盐结晶、组织坏死产物及大手术后等也可引起发热,称为非感染性发热。
2.6 革兰阴性菌 主要有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胞壁的脂多糖,又称内毒素有极强的致热性,其中的脂质A是其致热性和毒性的主要成分。
2.7 革兰阳性菌 主要有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全菌体和胞壁骨架成分-肽聚糖均有致热性;革兰阳性菌分泌的外毒素,如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素、致热外毒素A、B、C和白喉毒素等都有显著的致热性。
3 人体发热的机制
人体的发热机制是具有吞噬作用的白细胞或其它产生内致热源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刺激下,通过蛋白质合成EP,然后释放进入血液循环,EP在血流的作用下进入脑部,与下丘脑前部体温调节中枢的热敏感神经原的特殊受体相互作用,下丘脑的某些部分水平改善了,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一方面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皮肤血管出现收缩的情况,散热就变少了,另一方面经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增高,使产热增加,产热大于散热,于是体温上升。达到新的调定点后,体温中枢又通过对产热和散热进行整合,使其维持相对平衡,于是体温就维持在新的高度上。
4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临床常见老年人的发热反应较不明显,而幼儿对致热源的刺激却十分敏感,这可能与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程度较低,老年人的反应迟钝有关;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垂体、甲状腺及肾上腺功能低下者,发热反应常常较轻;营养状况,饥饿、营养不良者的反应不明显;患有重病或已有高热者,如再受致热源刺激时,发热反应往往不明显,或体温不再升高;致热因子的性质对发热反应的程度及经过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不同传染病时常有不同的体温曲线。
5 发热时主要功能的改变
发热上升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及血温升高对窦房结的直接作用,出现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略有升高;体温下降期,由于发汗及末梢血管扩张,血压轻度下降。随发热程度不同,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病人常有头痛、头晕,高热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甚至昏迷。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发热时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呼吸加深加快有利于体温失散,但通气过度,则可造成呼吸性碱中毒,若持续高温可抑制呼吸。发热时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和胃肠蠕动减弱。体温上升期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体温下降期尿量增多,尿比重回降;持续高热,损伤肾小管。
6 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
6.1 糖代谢的改变 发热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是糖元分解加强,血糖升高,在严重急性发热过程中还可以出现糖尿。但是,在慢性衰竭或患消耗性疾病时,由于肝糖原的贮存一耗尽,血糖不仅不升高,反而降低。
6.2 蛋白质代谢的改变 随着糖和脂肪的大量消耗,蛋白质的分解也加强,其结果不但引起血液和尿液中非蛋白氮含量升高,同时因患畜消化功能减弱,蛋白质摄入量变少了,吸收量也变少了,还可造成机体负氮平衡。
6.3 维生素代谢的改变 长期发热,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会明显的变强,再加上因为食欲不振而造成的不能摄充足的事物,常会继发维生素缺乏症。
6.4 水电解质代谢的改变 在增热期和高热期,由于物质分解代谢增强,大量代谢产物蓄积,加上尿的生成和排出减少,可使水纳再体内潴留,高热后期,退热期由于出汗,尿量增多及呼吸加深加快温蒸发水分,此时如水分补充不足,引起高渗性脱水。
7 结论
由外致热原引起,其发生机理主要是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外致热原是使体内产生内生致热原细胞的激活物,然后在人体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激活内生致、热原细胞,最终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我们还没有完全清楚其致发热的机理。现在推测是以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为中介,在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反应,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对体温再次进行调节,发出调节冲动,在交感神经处发生作用,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也会发生变化,会越来越少。在皮肤血管收缩情况的影响下,皮温值会变小,冷感受器在被刺激之后,丘脑下部接收其发出的传入冲动,也导致寒战。所以在经过调节之后,产热会比散热要多,最终导致体温值变大。以上就是感染性发热引起的体温值变大的基本机理。最近的几年相关学者觉得,内生致热原作用的部位应该是在第三脑室壁的视上隐窝处,内生致热原作用于巨噬细胞后,释放的介质在这里发生作用,最终导致发热。
参考文献:
[1]张荣臻主编.动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杨慧玲,潘景轩,吴伟康.高级病理生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李普霖.动物病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孙雨(1989-),男,黑龙江大庆人,黑龙***一农垦大学应用技术学院09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内生性与外源性致热源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