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农副产品的滞销好像不是什么新闻,几乎每年都会来那么几波,而2011年的滞销状况可谓一波接着一波,先是内蒙古的土豆、接着河北的大白菜,甚至河南的萝卜、甘肃的洋葱、山东的生姜、辽宁的萝卜、福建的蜜柚、陕西的苹果等等,北方的部分过冬蔬菜和南方的部分水果都出现了滞销情况,农户收入受到影响。
滞销原因,多种多样。从根本上说,分散经营的农户参与市场博弈的“话语权”极其微弱,再加之信息不灵通,又急于回收资金以备来年生产之需,使其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分得的利润最少。以大白菜为例,在产地每斤8分钱还“滞销”,到城里超市的价格就变成了每斤8毛钱,差价都让中间商赚走了。简单说就是“种菜的喝汤,倒菜的吃肉,吃菜的买单”。农户并未因丰产而增收,甚至还会出现“亏本”的情况。
针对上述现象,经济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丰收悖论”,该理论是设想某年大自然对农业生产格外关照,寒冬冻死了害虫,适于春播,夏季丰沛的雨水使禾苗茁壮成长,阳光灿烂的秋季又使农作物易于收割和运输。然而,年终的结算却让人大吃一惊:好年景和丰产丰收不但没有使收入增加,反而是收入出现了减少。丰收悖论的主要成因在于农产品(尤其粮食)缺乏需求弹性。收成好,供给增加从而降低价格,但价格降低并不会刺激需求有较大增加。于是,收成好反而使农户的总体收益下降。
有很多学者和专家认为,丰收悖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但农产品领域出现的“丰收悖论”着实“悖”得有些过分,“菜贱伤农”简直是“伤到骨头里”了。据媒体报道,湖北嘉鱼县苍梧村农民种植的万亩包菜无销路,不少腐烂在地里。60岁的王官龙夫妇俩种了16亩包菜,以2分一斤卖掉3亩,亏损1500多元。剩下13亩包菜卖不掉的话,吃饭都成问题。因此说,丰收悖论就是再“悖”也得有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就是要保障农户在农产品生产中获取稳定的收益,让农户赚钱不再“靠运气”。
无商不富、无农不稳。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汲取。早在1989年至1991年期间,在农业生产喜获大丰收的情况下,扣除物价因素,农民1989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只有不到2%,到1991年甚至成了负增长。这样的情况也不止一次,另一次出现在1996年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跌落,从9%的增长率跌至4.6%,到1998年落到了4%。1999年到2002年全国粮食的持续减产,正是这种“丰收悖论”一再伤害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出现的严重后果。虽然在同等条件下,果蔬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粮食,但农副产品的价格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
破解“丰收悖论”,防止“菜贱伤农”,***府必须出手。可喜的是,管理层早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12月19日,中国***府网全文刊载了《***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完善农产品流通税收***策,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虽然国家的***策最终只能起导向作用,最根本的还是增加农户在流通领域里的“话语权”。但不得不说,这个文件的公布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