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缘·虚空

【摘 要】一如周作人所说“废名君是诗人,虽然做着小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没有意象就没有诗味。作为诗人的废名,“镜”是其诗歌中最为常见与重要的意象之一,本文试透“镜”窥“心”,渗悟废名诗歌魅力之一角。

【关键词】冯文炳(废名);镜;意象

读废名的小说如读诗歌,读废名的诗歌,不知不觉就被“魇”进去了。早在三十年代,刘半农就曾感叹废名“有短诗数首,无一首可解”;半个世纪后,艾青也说废名的诗“更难于捉摸”;然,诚如朱光潜所言:“废名先生的诗不容易懂,但是懂得之后,你也需要惊叹它真好。”

在堪称废名诗歌中“意象的集大成者”,的《十二月十九夜》中,几乎囊括了废名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镜”,“花”,“水”,“月”,“灯”。一切美丽的实在之物却是修饰虚化的思想,一切思想之由来莫过深夜一灯,倾泻而出若高山流水。所有景物之关联若即若离,随着思想意识流淌跳跃天马行空摄人心魄。

废名说“我的诗是天然的,是偶然的,是整个的不是零星的”,于是读来就不能孤立的读,就某一意象而言也似是分散又枝蔓相连延续发展。

镜缘:“无一物”与“惹尘埃”

废名喜好用典,笔到之处信手拈来。废名诗歌浸润着浓厚的禅庄哲思,这也成为其“在中国新诗上的功绩,他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是中国新诗近于禅的一路。”

读到他的《镜铭》:

我还怀一个有用之情,

因为我明净,

我不见不净,

但我还是沉默,

我惕于我有垢尘。

自然让人联想到佛典经书上这样一个故事:五祖弘忍大师欲求法嗣,便向众人道:“每人写一偈语,挂于壁上。”大弟子神秀悟性在众弟子之上,其偈语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大师看了道:“美则美矣,了却未了。”似乎还未真正参悟佛理。慧能和尚虽在寺里八个多月,却不是诵经修课,每日干些打扫寺院的杂活。他听了神秀的偈语不以为然,也口言一偈,叫人写了挂在壁上。其偈云:“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师看了不语,却向他伸出三个指头,慧能明了意思,三更之夜便一人来到大师禅房,大师把袈裟传与他成为了六祖。

“心如明镜台”,废名诗歌中“镜”的所指正是“心”。

在《镜铭》中“我”的“沉默”实则是一种犹豫与思考,对于“不见不净”是否就是“明净”呢?对于心中是否有“垢尘”,“我”还“惕”之。还需如神秀那样“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如果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渐悟,那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顿悟了。尘非尘,取其为尘,即为尘。心非心,取其为心则为心。《镜铭》还只是处于对“心”中有无尘之探索初期。

在《妆台》中“镜子”里却照出一个女子,“心”中映着一个影子:

因为梦里梦见我是个镜子,

沉在海里他将也是个镜子。

一位女郎拾去,

她将放上她的妆台。

因为此地是妆台,

不可有悲哀。

“海”在佛语中为“世间海”,“我”的明镜之心在世间海里浮沉,不曾改变,但一位女郎拾去后,“她将放上她的妆台”,她的红颜映入“我”的心中,“不可有悲哀”实则说明已经“有悲哀”,只是因为怜香惜玉,不可在女郎面前透露出悲哀,或者不可让悲哀沾染上女郎的倩影里。这种悲哀是否算是一种“尘”呢?

在废名的小说《桥》的下篇里也有这样一首小诗:

我看见姑娘的胭脂

我打开了一个箱子

世上没有钥匙

镜子藏一个女子

既然“镜子藏一个女子”,那么就不可能“心中无一物”,纵然能够看透世事,却也难过美人这一关。所谓“心中有尘,尘本是心”,因为心中藏了女子,所以就不可能达到心无俗念与俗欲。尽管女子与尘无关,却本是心外之物,一旦纳入心里,便让心中不再空无。

镜缘,就是“无一物”与“惹尘埃”的矛盾,也是诗人的矛盾,人生的矛盾,人总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不得平衡,因眷念红尘不能功德圆满。

虚空:镜花水月,幻化人生

无论什么样的矛盾,最后都有个终结。

无论人心佛心皆为尘,尘即为幻,幻之终始为无。“明镜”是“无”,无尘乃明,“世间是时间”,时间荡涤了尘埃,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繁芜复杂之事归于简单,蒙尘之心变得通透,穷其一生渗悟之后便能微笑坦然面对生死得失。如《镜》:

我骑着将***战马误入桃花源。

“溪女洗花染白云”,

我惊于这是一面好明镜?

停马更惊我的马影静,

女儿善看这一匹马好看,

马上之人

唤起一生

汗流浃背

马虽无罪亦杀人,――

自从梦中我拾得一面好明镜,

如今我晓得我是真有一副大无畏精神,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2页)

我微笑我不能将此镜赠彼女儿,

常常一个人在这里头见伊的明净。

“好明镜”是“溪女洗花染白云”的桃花源,“好明镜”是不要打破桃园的静美,“好明镜”是心不为红尘所扰,“好明镜”是一个人的自我反省与思想。若要心如明镜,恐怕还真得剔除一切杂念,亦只能对女儿以“微笑”,而不能“将此镜赠彼”。

人世本为幻,幻起幻落,幻始幻终。然即皆为幻,何又为尘埃?

这种禅宗的背景使“镜”成为一个承载着深玄的意蕴积淀的意象,从而使废名对这一意象的重复运用,带有某种母题特征,隐含着创作的深层心理动机。

最后在《自惜》中一语道破:

如今我是在一个镜里偷生,

我不能道其所以然,

自惜其情,

自喜其明净。

从隐喻的意义上看,它构成了一个关于幻像人生与观念世界的总体象喻,镜中的一切正象梦里乾坤一样,是现实经过折射之后的一个虚像化反映;而从废名的眼光来看,“镜”中世界却获得了某种本体意义,幻像与实像物我无向,浑然一体,镜像人生甚至胜于实在人生,所谓“镜里偷生”其实正表达了废名一种生存理想,即把人生幻美化、观念化的审美意向,在镜中“自惜其情”“自喜其明净”,仿佛也只有在这样幻化的空间里才能达到物我的平衡才能超脱。

从镜缘到虚空,实际上是思想境界的一种升华,也是“镜”这个意象在废名诗歌中的归宿。自古以来,多少情深最后不过如“镜花水月”,走向虚无缥缈。“镜缘”本不就是虚空么?镜子里的一切不过是个影像,只有“空”才是真实。

文章之末,重读文章伊始的《十二月十九夜》,又别有一层体会在心头:

当诗人对灯面壁,打坐入定,脑海里“虚”生出万物,一而二,二而生三,三以至于无穷。海,鱼,梦,美人,镜子,墙上的树影,,甚至冬夜的声音都纷至沓来。在这“高山流水”的幻觉中,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在“身外之海”的空旷中得到慰藉。星光灿烂的夜空生机万象自由逍遥,而这一切夜空的万象之美都鉴照于如明镜般的“身外之海”中。内心清静、空也如大海,因此心海与大海一样可以鉴照一切,包容万象。按禅理看,我心即我佛,一切现象都成为人心的幻觉和外化,这万象全由心生,全来自诗人自我的彻悟。诗人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悟就是:广袤无涯的宇宙万象可以缩到人的内心世界之中,宁静寂寞的“心”是映照大千世界美之所在。人只有获得内心的平静才能真正获得平静,也只有内心的彻悟才能真正超脱。

【参考文献】

[1]废名.论新诗及其它[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废名.废名诗集[M].台湾:新视野***书出版公司,2007.

[3]朱光潜.诗与谐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镜缘·虚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镜缘·虚空

学习

先知先觉者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先知先觉者,内容包括先知先觉的意思,先知先觉者。关键词:鲁迅;启蒙思想;先知先觉

学习

西方中心主义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西方中心主义,内容包括西方中心主义的表现,逻各斯中心主义。[关键词]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进程世界历史普遍性东方

学习

现代人“婚内单身”:良药还是毒药

阅读(20)

很多童话故事都有这样的结尾,王子和公主经历了千辛万苦举行了婚礼,从此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王子和公主们却大都上演着激情被刷新成了厌倦和平凡;以往的浪漫就像家里的旧相册一样让人产生怀旧的情愫。于是,有人开始寻求一

学习

贪吃的后果作文400字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贪吃的后果作文400字,内容包括贪吃的结果400字作文,贪吃的表弟作文400字。一只饥饿难熬的蚊子无力地掸着翅膀缓慢地飞呀飞呀,正寻找着有没有美味的晚餐。它飞了好久终到了一间房子里,突然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印入它的眼帘,“哈

学习

易误读的古代人名用字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易误读的古代人名用字,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人名常用字,古代人名字大全带意思。在多种场合听到误读古代人名,现对曾参、岑参、刘禅、周处、薛蟠等名字的读音加以纠正。

学习

破解 “丰收悖论”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破解 “丰收悖论”,内容包括丰收悖论解决方案,丰产不丰收的悖论。近几年来,农副产品的滞销好像不是什么新闻,几乎每年都会来那么几波,而2011年的滞销状况可谓一波接着一波,先是内蒙古的土豆、接着河北的大白菜,甚至河南的萝卜、

学习

拳击入门(九)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拳击入门(九),内容包括拳击运动入门教程免费阅读,少儿拳击教学入门。一、拳击比赛回合

学习

范成大《田舍》鉴赏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范成大《田舍》鉴赏,内容包括田舍范成大古诗翻译,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全文。范成大

学习

通往天堂的路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通往天堂的路,内容包括通往天堂的路完整版,赞美诗通往天堂的路。为科恩比主持忏悔的是美斯西神父,听说他早些年被大火烧伤了脸,所以脸上一直蒙着黑纱,从来就没人看到过他的真实面孔,人们都在背地里叫他黑衣神父。

学习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内容包括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意思,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诗中的睡眠经

学习

亲爱的,请抱紧我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亲爱的,请抱紧我,内容包括亲爱的请再宠我免费阅读,亲爱的请用双臂抱紧我。A

学习

钱学森的“四不”原则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钱学森的“四不”原则,内容包括关于钱学森的四不原则,钱学森的故事及评语。一是不搞“走后门”的事。社会上到处存在“走后门”现象,一些事情往往要走后门才能办成。钱学森自然不会去“走后门”,同时他也不许别人在他这里“走

学习

残雪小说叙事艺术浅论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残雪小说叙事艺术浅论,内容包括论残雪小说的女性叙事,残雪叙事理论。摘要:残雪的小说世界就是一个怪诞的叙事迷宫,其别具一格的叙事才能给人们更多的是困惑与不可思议。本文从残雪小说的叙事策略:复调的迷宫、寓言式的故事结构

学习

现代领导决策新视点―危机决策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领导决策新视点―危机决策,内容包括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区别,平时决策和危机决策。【内容摘要】:危机决策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本文从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危机决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并针对现阶段领导在危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