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和肉,原本不相干,偏是坡多事,写了首诗,硬生生地联系起来,而且分出尊卑高下。诗是这样:“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虽说没有将肉与俗之间画上等号,说吃肉的人俗到家,没救了,不过竹象征高雅,肉代表低俗,一精神,一物质,却是显而易见。有一老同学正在向雅的路上跑,自号“有竹居士”,网名就用这个,出处不用说,就是坡的诗。我是爱吃肉的人,桌上不可一日无肉,看到这签名,不免自惭形秽。
但也不肯痛快认“俗”。其一,“无肉令人瘦”,身体不好不是好事,坡是假设二者不可兼得才舍肉而取竹,若可得兼,何乐不为?其二,他老人家本人就是好吃肉的,而且都吃出名堂来了,否则也没有“东坡肉”一说。赏竹当然是乐事,吃肉何尝不是快事?所以最好是二者并举。老同学家在一楼,“有竹”不是虚拟,是实况,他在院里种了几丛竹子,据说三面竹影贴上窗来,让人好不羡慕。我建议他置酒庭中,也来上东坡肉一大碗,这样眼里有竹,口中有肉,雅俗并举,精神物质双丰收,岂不好么?
其实竹与肉(或雅与俗)还可以有更为水融的关系,竹原是不仅可以眼皮儿供养,也可供大啖竹笋的,而且常常就是和肉做一处,比如笋烧肉。几年前在法国教书,有段时间,应是这边春笋上市的时节,念兹在兹的,就是这个。吃不到中餐,真是馋。有次到中餐馆打牙祭,炒鱼片里配料是笋片,罐头笋没一点鲜笋的鲜香,不由就想到笋烧肉,由此及彼,又想到雪冬炒肉丝,还有“腌笃鲜”。这后一种是江浙一带人春天里常做的,咸肉、鲜肉加上笋块炖汤,文火慢熬,咸肉的厚重与鲜肉的鲜味、笋的清新,三味一体,真是美味啊!
但是哪里吃得到?洋人好像根本不吃笋的,不仅不吃,我在欧洲跑了很多地方,压根就很少看到竹子,中国园林里岂能少得了幽篁一片?西人的园林,不管是百姓的还是皇家的,都没竹子的影子。中国文人的风雅可以凝定在竹的身姿上,洋人讲究的高雅是别一路的。
当然那时根本没考虑过“居无竹”的问题,想到竹笋也还是属于“食无肉”的范畴。我常向同住的老外炫耀中国食物的丰富。比如吃肉就可以有很多搭配。有次就说到笋烧肉,但不知竹笋英文怎么说,只好说bamboo(竹子)。“吃竹子?”老外大为惊奇,我无法详解,只好对其美味大打包票。此时的感觉颇暧昧,一面是因其不解其中味有不屑加怜悯之意,一面是因说时伴以逼真的味觉想象,越发馋得紧了。
馋狠了,看到不相干的字面也往吃上想。闲读张岱书,《西湖七月半》:“弱管轻丝,竹肉相发……”肉是人声,竹指器乐,分明是写西湖上笙歌一片,愣是能联想到笋肉系列。笋烧肉、“腌笃鲜”之类都是家常菜,菜名忒土,因想不如将这一类菜弄成个系列,总名就叫“竹肉相发”。现在想来,如此命名,用今天的说法,大概是近于“恶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