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知识中,教材介绍了一类偏义复词,典型的例子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的“去来”、“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等。对这类词,教材止于介绍其偏于一义,未再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以致许多学生把“偏义复词”错记为“偏义副词”,且对此知识点只做了硬性记忆,不懂其来源及语法作用。这不仅会使学生混淆语法现象,也会对古文理解及以后的古文知识掌握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教材的偏漏,本文拟就此类语法现象做一简要概括,并结合同义复词,为学生提供一种实词的理解方法。
首先,为什么称为复词呢?这是因为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为一字一义,不像现代汉语那样以双音节词为主。所以从形式上看,古文的一个字要译成现代汉语的两个字(当然只限于一般情况)。如,翻译“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八个字,一般要译成“一位屠户傍晚回家,担子中的肉卖完了”十六个字,大体上是一字译两字的。所以,文言文中有一类古今异义词,如,地方、妻子、于是、交通等词,都要译成现代汉语中的两个双音节词,如,土地方圆、妻子儿女、正当此时、交错纵横等。对古文而言,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或用法相近(相反)的单音节词连在一起使用时,便称为复词,古人称之为重言、复言或连言。至于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多数人认为:一是为了使句子更完整或是与对句相应,二是衬词的需要,三是为了语义的强调。
复词现象在实词与虚词的运用中都有出现,尤以两字连用的实词为多,而虚词有三字连用的现象,主要是为了强化语气。如,“噫吁,危乎高哉”、“吾罪也乎哉,吾亡也”、“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等。因虚词复用的用法比较单一,在此不复赘述。
实词的复用分为三类,即同义复词、反义复词、偏义复词,下面一一说明。
所谓同义复词,即指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实词连用的现象。同义复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在文言文教学中并没有引起教师与学生的足够重视。现举几例:
1.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都有宽容、帮助之意。许慎《说文解字》:“借,假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其中“庠”“序”,都指古代的学校。
3.(吕僧珍)身长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曹”,辈、类之意,与“辈”相同。
所谓反义复词,是由意义相反的两个单音节词连在一起使用的现象。这类词的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时常出现,如,是非――是非不分,左右――左右为难,来去――来去自由,等等。古代汉语中,这类词也经常见到,如: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往来:来来往往。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大大小小。
3.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损益:利弊。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字合成的,而用义却偏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另―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类词称之为偏义复词。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既是窃“桃李”,故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的意义,“圃”只是陪衬,所以是偏义复词。这种偏指一义的现象,一般认为是由一定的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决定的,所以它的出现有很大的随机性,判断它是偏义还是同义或反义,要依据语言环境去推断。因教材中对此已有介绍,在此仅举几例: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出入,偏指出。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指入。
知道了什么是复词以及复词的类别,接下来,重点来谈一谈同义复词。之所以把它作为重点,不仅是因为它经常被忽视,关键在于通过对它的认识,能为学生增加一种实词推断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高考的实词理解和翻译中准确判断这些词的未知意义。
文言词义的理解与考证在古代称为训诂学,训诂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就是同义词训释法,也就是同义或近义词的相互解释。如,“泣,哭也。”根据这一原则,在断定某词为同义复词的基础上,便可以通过已知词义去推知相邻词的未知词义了。如:
1.树艺五谷。如果不知道“艺”,便可通过“树”去推断是“种植”之义。
2.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多数考生因不知道“浇”如何翻译,失分较多。其实此处的“浇”为“浅浮”之义。
3.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其中“猝”“遽”均为“仓促”之义。
这类现象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当然比起以上几例来,难度不是很大,但也足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推断的佐证了。如:
①立诛杀曹无伤。诛:杀。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讯:问。
③媪之送燕太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念:悲。
需要注意的是,同义词在文言文中单用时可以互相通用,如果两两相对使用,则有意义上的区别。因为上文已经说过,古文以单音节词为主,而古人对于用词是非常讲究的,他们信奉“修辞立其诚”的原则,务求所用之词能够准确表达内心深奥的情感。所以同义复词的各个语素,相互之间存在着程度、范围、对象、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例如,“士卒”,“士”指战车上的战士,“卒”指步兵士卒;“弑杀”,臣杀君为“弑”,君杀臣为“杀”;“哭泣”,有声有泪为“哭”,无声有泪为“泣”。
因此,如何理解同义词的含义,要分清是合用,还是分用。一般而言,分用要根据两字不同的含义,做如实翻译,若两个合用,则只取一种义项。现举例如下:
“琢磨”一词,《诗・卫风・淇奥》解释为“玉曰琢,石曰磨。”对下面两句,就应有不同的翻译。
1.人之於文学也,犹玉之於琢磨也。
2.如琢如磨。
第一句的两个同义复词“琢磨”应合起来译为打磨。译为“人对于文辞学识,就要像玉那样认真打磨”。
第二句就要分清两种细微的不同含义了,可以译为“像玉那样雕琢,像石那样打磨”。
“道路”一般解释为由一地通往另一地的途径,但两者也有细微的差别:“道”侧重于行走及方向,包含了走路时的思考,所以“道”后来引申而为道理、思想等;“路”侧重于脚所达到的地方。
1.道路以目。
2.羌中道而改路。
第一句的“道路”可合译为“在路上”,名词做状语。“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
第二句的“中道”最好译为“走到半路上”。“为什么走到半路上却又改变了路线呢?”
“鄙贱”两字含义也有所不同:鄙,边地,引申为粗陋。《正》:“鄙,陋也。”贱,地位低下。《论语义疏》:“无位曰贱。”可见两者一侧重物,一侧重人。
1.鄙贱之人,不知将***宽之至此也。
2.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两个句子教材中均有翻译,在此不加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