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是淮河两岸,安徽境内颖上至蚌埠一带的民间艺术形式。凤台县又是花鼓灯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域,其艺术风格独特自成流派。
凤台花鼓灯音乐包括三个部分:花鼓歌、花鼓灯锣鼓及后场小调。
(一) 花鼓歌
丰富多彩的花鼓歌以婉转的旋律,质朴的情感,通俗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多种多样的演唱形式,倾诉了玩灯人的心声,表述了玩灯人的愿望。它通常在热烈欢腾的舞蹈时插入,使节奏显得有张有弛。花鼓歌表现手法富有创造性,起到了舞蹈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根据其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歌词的安排等特征,可将它分成“挎鼓调”、“腊花调”两类。挎鼓调即传统花鼓灯歌舞演出时,男性角色有的挎个花鼓上场表演。它的旋律与当地语言结合紧密,节奏感强。腊花调中则均有花鼓灯歌舞中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员的演唱,旋律优美,情感细腻,节奏自由。
男女角色演唱,从旋律、速度、表达情感看,首先是演唱速度上对比鲜明。男腔速度稍快,曲调简单质朴;女腔徐缓舒展,旋律柔美华丽。无论“鼓架子”男主角或“腊花”女主角所演唱的花鼓歌,都与舞蹈分别***存在,歌唱所表达的内容与舞蹈多为互补关系。
从调式的角度上来看,花鼓歌属于“宫”调式与“徵”调式的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凤台流行的花鼓歌属于“角”调式及“羽”调式的仅占少数。在凤台流行的花鼓歌,大都属于五声音阶的民族民间歌曲。个别花鼓歌,偶尔也出现的“变宫”音属于经过音范畴。此外,《慢赶牛》、《淮调》等作品中的变宫音常出现在重要位置,属于民族七声音阶范畴。
从花鼓歌的结构形式看,传统的花鼓歌多由五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形式构成。前三句为“前半段”,后两句为“后半段”。“前半段”紧接锣鼓间奏,“后半段”演奏到尾句时插入歌词,音乐上构成一个完整乐段。歌词多在结束句中总结前四句的意思,起到归纳强调的作用。由四乐句构成一首花鼓歌的也不乏其例,它也遵守三句后一个锣鼓间奏,再加末句歌词归纳总结前三句的词意这一框架构成的旋律。
传统花鼓歌在结构上常采用四句五句为一段落格式,在凤台艺人的演唱中也常出现这类格式。这些被艺人称作“长八句子”的花鼓歌,在锣鼓间奏之后,多运用近似戏曲唱腔“数板”的花鼓歌,音乐多系同音重复或变化重复。这种演唱方法,使后半段显得活泼自由。板式重复,曲调简单,旋律进行有不稳定感。最后,紧接一个悠长的结束乐句,和前面反复多次的短小乐句相对比、相呼应,使全曲得到圆满结束。
以六句为一段或六句以上的长段花鼓歌大多出现在民国时期,当地的文化人为花鼓灯编写的。有《贤良女劝夫参***》、《劝戒赌》等。
花鼓歌的旋律受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较深,经艺人传唱丰富发展逐步形成,现已发现的有二十余种曲调(传统花鼓歌)。据老艺人介绍说:“玩灯时,所唱的花鼓歌是没有什么规定的,会什么就唱什么,一般都唱些当地的山歌小调”。如著名艺人宋廷香、李学洪演唱的《六调》,就是他们在六安玩灯时向当地艺人学来的。从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花鼓灯的旋律,大都遵循第三乐句及结束句的落音重复第二乐句落音的演唱规律。旋律进行中,六度、七度大跳经常出现。这些独具特色的演唱充分体现了淮河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花鼓歌应用二拍子的占多数,三拍子、四拍子及同一首花鼓歌变换拍子的情况也很常见。这主要因为花鼓歌源于山歌小调,节奏原本较自由多变。另外,花鼓灯舞蹈表演时节奏感极强,强弱分明;歌唱时抒情徐缓,自由奔放,结合起来艺术表演效果明显。
传统花鼓歌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主要由“腊花”、“小鼓架子”、“丑鼓”担任。演唱没有固定顺序,各个灯班可根据玩友的技艺特长自由安排。大都由“领伞的”先唱《玩灯歌》、《岔伞歌》、《拜师歌》,然后“小鼓架子”与“腊花”对唱《请楼歌》、《对花名》等,后接“腊花”演唱的《留郎》、《送郎》、《想郎》等情歌。演唱一般在舞动中插入,最后唱《收场歌》。“鼓架子”真嗓演唱,“腊花”有的在高音区运用假声演唱。伴奏全部是用锣鼓。艺人舞蹈一段后,或运用动作示意,或用表情向伴奏者作出要唱的交代,每个灯班艺人之间都有自己的一套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锣鼓一停,随即起唱。三句过后,紧接一段四小节的锣鼓间奏(凤台东部地区也有用两小节锣鼓过门的)。全段唱完后,以下一段“下场锣鼓”,锣鼓演奏时间的长短则根据舞蹈表演者情节时间的需要而定。建国之后,将几百年来一直在旷野场地上演出的花鼓灯搬上了舞台,花鼓歌的伴奏也从单一的锣鼓,发展到民族弦管配合锣鼓进行伴奏。又经过音乐工作者的努力将演唱的音准、音高,音域、加以明确,使表演者演唱有了合理的高音标准,再也不会出现唱不上去或低不下来的情况了。在弦管器乐的衬托下,使得花鼓歌的演唱音调更加动听,音乐效果更趋丰满。
(二)花鼓灯锣鼓
花鼓灯锣鼓是花鼓灯歌舞的灵魂。花鼓灯锣鼓的锣鼓点子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凤台的花鼓灯锣鼓有“下场锣鼓”与“曲牌锣鼓”两种,下场锣鼓,演奏时按传统习惯演奏者一字排开站在“腊花”身后“锣们”处。花鼓居中,大锣在右,大在左,小镲与狗锣分别在大锣、大两旁。演奏密切配合舞蹈进行,依大锣为主奏乐器(领奏)。锣鼓的起与收,锣鼓点子的转换衔接,均由大锣在演奏中的变化向其他演奏员作出明确的交代。乐队演奏随大锣演奏变化而变化。“下场锣鼓”由喘气锣、加槌锣、闷锣、长趟锣等组成,通称“长流水”。
曲牌锣鼓俗称“闲锣鼓”或“番子锣鼓”,多在玩灯时为招来观众时演奏或民间喜事邀乐。凤台的花鼓灯“曲牌锣鼓”依刘集乡谢郢村锣鼓班子演奏锣鼓的历史可追溯到1837年,迄今已相传六代。1930年,谢崇礼用汉字谐音开创了锣鼓谱。曲牌有《小五番》、《十八番》、《小放牛》、《八段锦》等。演奏以鼓领奏,以锣指挥,演奏情绪高涨,节奏整齐划一,鼓点起落有致。
(三)后场小调
花鼓灯歌舞在演出中,安排在后边的节目,往往是一些有情节的小戏(俗称:后场)。后场小戏的唱腔多采用凤台及毗邻地区的民歌小调。这些小调是艺人在流动演出的过程中,向当地人学唱后,经不断丰富发展而成。为了适应表现内容的需要,有些小调还经过一些紧缩或延伸,时间久了也就成了“后场”中的专用调了。这些小调结构上大都比较严谨,多是单段体的小民歌。在艺术风格上,“后场小戏”的旋律大都抒情委婉,情调哀怨,长于叙事,多采取一曲填多段歌词的形式。
从音乐的特点上来看,“后场小调”多为上下乐句组成,有时加添虚字衬词,以求得结构上的平衡与对称。传统的花鼓歌多依五句成为一段,第三句以后,毫不例外的都有一个锣鼓间奏,而“后场小调”则不同于此。旋律上,“后场小调”构成的方式及落音多种多样,也没有发现象花鼓歌“三句落音相同”这样的情况。后场小调一般曲调完整,自然流畅,有情节性、叙事性和歌唱性。
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花鼓灯音乐配合花鼓灯舞蹈,使凤台花鼓灯这朵奇葩日益绽放出光彩夺目的光芒。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凤台花鼓灯音乐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