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3-9104(2008)05-0064-06
作者简介:赵一凡(1950- ),男,汉,江苏盐城人,哈佛大学文理研究院哲学博士,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欧美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
摘 要:我曾预告将以断代思想史形式,分别描画20世纪三大文论思潮,即现象学,结构与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为此,在撰写《讲稿》时,不敢忽略三大思潮之间的纠结冲突、互动交融。问题是:西方文论出路何在?中国学术又当如何与狼共舞、应时而变?为此特设第四编《后学面面观》。同时加写一节方***提示,概述钱钟书有关西洋新学的治理原则。希望以此搭建一个出发平台,帮助开展有主见的中国研究。写作中,我对西方文论产生一些事关全局的想法:中国人治理西方文论,有无我们自成一家的研究方法、批评原则?为此,我一是调查钱钟书知识谱系;其二是通读《管锥编》,辑录其中方法启示。两事合一,或可拼成一幅中国式的简易“认知地***”(Cognitive Map)。
关键词:钱钟书;知识谱系;《管锥编》;通学方法;思想史;文化;中国;西方
中***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QIAN Zhong-shu's Cross-Learning Approach
ZHAO Yi-fan
上卷序言中,我曾预告:本书将以断代思想史形式,分别描画20世纪三大文论思潮,即现象学,结构与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为此,我在撰写《讲稿》时,不敢忽略三大思潮之间的纠结冲突、互动交融。问题是:西方文论出路何在?中国学术又当如何与狼共舞、应时而变?
为了让大家方寸不乱,我在讲稿最后部分,特设第四编《后学面面观》。同时加写一节方***提示,概述钱钟书有关西洋新学的治理原则。我希望以此搭建一个出发平台,帮助大家开展有主见的中国研究。为何关心钱氏方法?
只因写作过程中,我对西方文论产生一些事关全局的想法。这些想法起先凌乱破碎,继而杂合交织,纷纷向我提示:中国人治理西方文论,有无我们自成一家的研究方法、批评原则?为了答复此题,我先后做了两件事:其一是调查钱钟书的知识谱系;其二是通读《管锥编》,辑录其中方法启示。两事合一,或可拼成一幅中国式的简易“认知地***”(Cognitive Map)。
一、“打通”之由来
何为钱氏治学方法?钱先生晚年,一再说是“打通”。
此说仅二字,言简意赅。他在家中客厅、学术会场上多次说过。说的周全一些,又分三层,即“打通古今、打通中西、打通人文各学科”。
上世纪80年代,钱先生曾在一封给友人信中肯定说:“弟之方法并非比较文学,而是求打通,以打通拈出新意。参见郑朝宗《管锥编作者的自白》一文,原载《人民日报》,1987年3月16日,又见郑朝宗《海滨感旧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125页。
钱氏“打通”方法,始于何时?成于何处?我以为离不开清华、牛津,西南联大这三个所在。分说如下:
1.清华新生钱钟书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外文系。此时清华,已开办国学研究院四年。在吴宓先生操持下,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诸公,纷纷应聘,到校执鞭,并称“清华四导师”。
纵览中国学术史,清华非但以四导师为荣,压倒历代书院,它更代表中国现代知识理想,开创研究生培养制度。执此“国学”大旗,清华在教研制度上,遂能广纳新知,有教无类。治学方法上,它则号召融会中西、为我所用。上述几项特征,都离不开陈寅恪先生的“中国文化本位”论。
何谓文化本位?我们知道,陈先生谙熟国史,精通外文,复以本民族命运为重,孜孜寻求中国兴衰原因。如此胸襟宽广、个性倔强的本位精神,套用陈先生的文言,即“中体西用资循诱”。若以吴宓的白话翻译,便是“择善而从,比较出新”。窃以为,若无陈吴二师,钱钟书的“打通”,便是无根之木。
2.外文系制度考 1929至1933年,钱钟书一直在清华外文系就读。关于这个“中国第一外文系”,稍加介绍如下:清华外文系建于1926年,始称西洋文学系,1928年改名外文系。系主任王文显留学英国,1915年回国后,历任清华教务长、校长。身为清华元老,王主持制定外文系学程大纲,明确其培养目标为:甲)使学生成为博雅之士,乙)使之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丙)造就精通外语之人才,丁)创建今世之中国文学,戊)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
参照美国大学制度,外文系强调于专业训练外,鼓励兼修,以造就博学通才。必修课包括西洋文学概要、文学批评、戏剧概论、历代文学史。目标是“研究西洋文学之全体,以求一贯之博通”。同时每一学生,又须于英德法三种外文中,“择定一国语言文字及文学,为精深之研究”。参阅《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徐葆耕《清华人文学科年谱》,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钱钟书入学时,外语课增至八门:即英法德之外,又添加拉丁、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与日本语。一介新生钱钟书,居然修习了日文之外的七门外语。
3.杂学旁搜,己见迭出 清华四年,钱钟书通习西洋文学史、戏剧概论、莎士比亚等课程,尤喜浪漫诗歌、哲理小说、文艺批评。其专业成绩之好,空前绝后:大一大二甲上,大三超等,大四无纪录(因华北动荡,毕业生提前离校)。早在大二时,吴宓先生就让他填补系里教职。毕业前,北大温源宁教授又荐他去伦敦大学做讲师。钱氏与众不同的读书志向,此际也初露端倪。
诸多回忆文中,钱钟书都被描述成一个奇才。人们的赞赏重点,集中于他的旁涉与渊博。同学饶余威说:“钱钟书中英文造诣很高,又精于哲学和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他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闲书,边听边看,但考试总是第一。清华藏书中的划线评语,多出自此君手笔。”见饶余威《清华的回忆》一文,载《清华大学第五级学生毕业五十周年纪念》,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钱钟书的杂学,亦见他与名师关系。30年代初,清华中文系有朱自清、闻一多、俞平伯;哲学系有冯友兰、金岳霖、贺麟;历史系有陈寅恪、蒋廷跋、张荫麟。钱钟书听他们的棵,拜读各家著作,时常当堂提问、己见迭出。他还喜用中英文发表批评文章,左右开弓,一时嘲笑洋人,一时又捉弄古人。
4.张、钱二人竞说“通” 钱钟书如此不守陈规、不务正业地读书,逐渐养成一派通学志向。这方面,不可不说他与清华哲学系教授张申府的交往:张钱二人,一师一生,却不顾年纪悬殊,做起了忘年交,且双双看重学问之通达。
身为五云人物,张申府引进西学、推崇新知,不遗余力,尤其看重马克思辩证唯物论、罗素分析哲学。张先生及早发现:“解析与唯物,乃西学方兴趋势。前者偏于分,后者重于全。两势会归,必有大成就。”
1931年张氏发表《所思》称:“哲学最后目的,只是一个通字。种种分析,只是通的门路和应用。反之,通是分析的补救。”。西洋新学错综复杂,令人手足无措。张谓:“唯通可以通之。唯通可以不胶执,可以执两而用中,可以集众见而见其弊。”张申府(1893-1986),河北人,1913年入北大数学系,与、***交好,成为《新青年》编委。1920年他加入北平共产主义小组。年底去巴黎,介绍入***。1924年春,张任外文秘书,力荐出任黄埔***校***治部主任。1925年初,张在上海参加中共四大时负气退***。***后,张供职北京***书馆。见其《现代哲学的主潮》,载《清华周刊》1934年12月17日;《所思》,三联书店,1986年再版,序2,第128页。 钱钟书不甘落后,相继写下《论不隔》、《作者五人》、《通感》等文,逐一阐发其“通学”见解如下:
[1]针对西学大趋势,钱一再引述《易・系辞》: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有通,方能久。变则通,通则久。
[2]现代人生活在***与歧义当中。王国维先生倡言“不隔”。钱钟书则强调“能达、不隔,即为通”。通是灵活传神、也是雾里看花。更有一层:在钱氏心目中,“通”作为一种自由知识境界,即还我丰富人生。 参阅钱氏《论不隔》一文,原载《学文月刊》,1934年7月,第一卷第3期。
[3]西方心理学发明通感(Synaesthesia)说。钱对此兴趣盎然,遂作《通感》文,试将人之五官(眼、耳、舌、鼻、身)综合为一,兼而通之。《管锥编》补充道:神密宗言契合(Correspontia),所谓神变妙易,六根融一。《通感》文中旨趣,见于钱氏早期杂文,参观《管锥编》,第483页。***后,此文发表于《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后收入《七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4-66页。
[4]中国思想史上,一向受敬重之“通人”,即为博览古今、识穷天下者。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兼容诸子百家,总揽大道之要。又如东汉经学家郑玄,他广采众说,编注群经,因能破家法,坏门派,创通学之目。钱钟书论司马迁一节,见《管锥编》,第391页。郑玄,东汉高密人,20岁入太学,受业于名师。33岁入关中深造,后回故里,埋头注经三十余年,集古文经学之大成,世称郑学,或曰通学。《后汉书・郑玄传》称: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等,凡百余万言,实可谓“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择善而从”。以我陋见,《管锥编》规模之宏大,足与郑学媲美。其中六种外文编注,则为郑玄所不及。
5.文史哲学、一气打通 钱钟书的通学志向,在张申府主编的《大公报》上多有流露。《作者五人》一文,纵论英美现代哲学家。《作者五人》分别讨论英美现代哲学家摩尔、罗素、詹姆斯、布拉德莱、桑塔亚那。此文原载《大公报》世界思潮,1933年10月16日,第56期。其中美国哲人桑塔亚那,最令钱氏心仪:这位“山潭野纳”比喻丰富,多才多艺,不仅能将玄思化入诗句与批评,而且“他的哲学里随处都是诗”。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1863-1952),西班牙人,哈佛毕业,后为哈佛哲学系教授。他的学生中名人辈出,有诗人T.S.艾略特、史蒂文斯,女作家斯坦因,黑人***论家杜波伊斯。1912年他辞去教职,移居欧洲。钱钟书在清华搜读桑氏著作,如《理性之生命》、《存在诸范畴》、《哲理三诗人》、《文学批评集》等。因喜其文风,戏译其名为“山潭野纳”。
钱钟书表示:他要在“硬性学术研究中”,充分掘发“哲学家的文心”。忽又突发奇想曰:“我梦想写一本讲哲学家的文学史。每读一本文笔好的哲学书,这梦想便从心头掠过。”请注意:这是要一气贯通文史哲三大学科!
二、英法留学记
清华毕业后,钱钟书回到江南,在上海光华大学当讲师,不久与杨绛结婚。193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考取庚款留学。1935年,钱杨双双赴英留学。杨是自费生,钱入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Exeter College),攻读英文学位两年。
在牛津,钱钟书不开心。他生活寂寞,时感失望。原因在于牛津课程枯燥、学风呆板。钱钟书冷清不过,便把自家住所Norham Gardens取名“恼人园”。又将他常去的Bodleian***书馆,戏称为“饱黩楼”。
1.饱黩楼中横扫西典 世人皆言钱钟书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却不知他在牛津如何“饱黩”?杨绛追忆说:饱蠹楼***书向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痕迹。钱氏在“饱蠹楼书记”第一册留注:“廿五年(1936)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书馆读书,各携笔札。”
杨先生又说:“做笔记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钟书却说,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如是,做笔记成了习惯。有书赶紧读,读完做笔记。钟书笔记从国外到国内,从铁箱、木箱、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钟书去世后,我找出大量笔记,经整理,分为三类:一外文,二中文,三日札”。
令人惊叹者:“外文笔记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其中记有书目、版本、原文页数。英国文学在他已有基础。于是循序攻读法国文学。同样攻读德国、意大利文学的历代重要作品,一部一部细读,勤勤谨谨地做笔记。以后他就随遇而读。全部外文笔记,共计三万四千多页,七百多万字”。 据杨先生回忆:第二类中文笔记中,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1952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时,钟书用剪刀毁掉了日记部分,但这一类仍与外文类数量相当。第三类“日札”是钟书的读书心得。它起自思想改造运动之后。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日札基本上是中文,杂有大量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历代经典,到小说院本,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管锥编》里,在在都是日札里的心得,经发挥充实而写成的文章。详见杨绛为《钱钟书手稿集》所写序言,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不拘专业打通齐观 杨绛笑称:“极俗的书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一本本渐次吃完。可他对于英文专业课,只有一次苦读。有一门古代版本学,要求学生爬梳15世纪抄本。钟书头疼之余,只好恶补。而他所谓苦读,是每天加看一本侦探小说,以便休养脑筋”。参见杨绛《写〈围城〉的钱钟书》,《杨绛作品集》,中国社科出版社,l995年版,第149页。
话说回来,牛津的苛刻训练,养成钱氏无懈可击的外文功底。40年后,即1979年他随社科院代表团访美时,仍能随口背诵英、德、法文诗篇。依照夏志清、费景汉等华人学者的说法:钱以69岁高龄,面对满堂学者,侃侃而论,其洋文之精准、学问之高雅,“真把美国人吓着了”。
钱钟书的学位论文,题名《17-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此文在命题与方法上,均属标新立异:[1]将比较文学方法,大胆植入断代史研究,[2]细读各类文本,提取两国思想观念、文化心理之异同。毕业前,牛津有人资助钱攻读哲学博士,可他未接受。杨绛解释说:钟书觉得为学位赔时间,太不值。说到底,他一生最喜自学,即不受拘束,读自己想读之书。
3.巴黎读书海阔天空 1937年秋,杨绛赴巴黎大学攻读学位,钱钟书随往。这一年,他要比在牛津快乐得多。拉丁区的旧书店、咖啡馆,让他恣意读书交友。开心之余,他发现做学问之人,实该自由自在地生活,海阔天空地读书。
杨绛旁证:“钟书在巴黎这一年,法文自15世纪诗人维容(Villion)读起,到18、19世纪,一家家读将来。德文也如此。后来加上意大利文。这是爱书如命的钟书恣意读书的一年。我们初到法国,两人同读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他的生字比我多。但一年后,他的法文水平远远超过我。”参见杨绛《我们仨》,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页。
有巴黎垫底,钱钟书留学三年,终不枉此行。遍览群书之余,他最感兴趣的书籍,却以西洋思想史为主轴。依我观察,其中三大重点分别为:[1]以拉丁文为主的古希腊哲学及文论;[2]以意大利文为主的文艺复兴经典;[3]以法德文为主的欧洲启蒙与现代思想。
若要追随钱氏足迹,替他绘制一张海外游历***,我们当从荷马、柏拉***、亚里士多德开始,经由维柯、薄迦丘、拉伯雷、伏尔泰、卢梭,一路拜会过康德、黑格尔、尼采、弗洛伊德,直至遭遇胡塞尔、海德格尔。这两位德国现象学宗师,颇似《红楼梦》里的癞和尚、跛道士。钱钟书与之暗通款曲,引为知己。到了《谈艺录》中,竟是同登一叶扁舟,携手飘然而去。
巴黎读书方式,与钱氏治学理念相关:即于学问一道,他绝不拘泥某个学科,而是上天入地,穿越时空,纵横驰骋。他后来放出手段,将小说及各类文艺作品,与哲学思想相结合,美其名曰“打通齐观”,实出于此。
三、执教西南联大
1939年,欧洲战况凶险,钱钟书携妻女从马赛回国,时年不足29岁。清华教授叶公超,此时主持外文系,破格聘钱钟书为教授。由于抗战,清华南迁,钱钟书从香港上岸,直奔昆明西南联大。
据王佐良回忆:“是秋,叶公超亲陪钱钟书,来到高级英语研修班,向大家介绍说:钱是我的学生,你们真幸运,能有这样一位好老师。”短短一年中,钱钟书教过的学生有:王佐良、许国璋、周珏良、杨周翰、李赋宁等。上述诸生,多为***后北大、北外英文教授。而他们生前,莫不自许“钱师门下”。
1.文学之魂:时代精神 据许国璋回忆:钱钟书在联大开课三门,分别是欧洲文艺复兴、当代文学、大一英文。“其时大学讲文艺复兴,多讲英国。钱师则自意大利与法国始,尤喜法国拉伯雷。盖拉氏深恶教会之蒙昧,挞伐无所不及,最足以表示时代精神。所讲文学史,实是思想史。”
许国璋又说:“师讲课,既语句洒脱,又无取冗长。学生听到会神处,往往停笔默诵。盖一次讲课,即是一篇好文章,一次美的感受。课堂板书,师喜用英国伊丽莎白朝之意大利体。字体大而密,挺拔有致。凡板书,多为整段引语,拉丁语、古法语、意大利语。钱师,中国之大儒,今世之通人也。”参见许国璋回忆文,载《外语教育往事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979年我在北京读研,听北大李赋宁教授讲文艺复兴。此课一改英文系积习,兀自从意大利但丁开始,继而介绍法国拉伯雷,末了才提及莎士比亚。我忍不住对李先生说:学生眼界为之大开。李笑答:“当年钱钟书就是这样教我的。他让我明白,文学研究山外有山、楼上有楼”。
2.所谓文学随人见性 钱氏如何看待文学、文学批评?早在清华园,他就写下《新文学源流》、《中国文学小史序论》等评论,继而在《谈艺录》、《七辍集》中多有发挥,形成一套与众不同的“文学通论”如下:
何谓文学?英文Literature一词,与中国“文学”一样,兼有文献、诗文、学问等多义。在钱氏目中,文学乃“天童舍利,五色无定,随人见性”,所以他著述累累,却始终不愿给文学下一定义。其基本理由是:
《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古希腊人谈艺,举“一贯寓于万殊”为义谛。据此中西二说,文学无所不涉、无所不包。我们打开文学经典,犹如“入百花之谷,游五都之市,应接不暇,钻研不尽”。另外与西洋文学不同,中国文学“兼本末、包内外”,别具“天人合一”的总体象征性。 分别见《中国文学小史序论》,原载1933年10月《国风》第3卷8期;《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原载《文学杂志》,1937年5月第一卷4期,引文见《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87、484诸页;参见《管锥编》增订26,第399页。
《管锥编》经史子集俱全、诗词歌赋齐备。什么道理?钱氏按:文贵华彩丽事,笔工直白纪实。文笔分工,各司其职。中国历代学问,向以经史为上:经“示法”,史“存迹”。圣人示法,隐晦曲折,故以史为阐释工具。然史学传迹,又离不开文学。司马迁《史记》文采斐然。《左传》开后世小说法门。史学大用,因而在于“传神写心”,或再现历史精神:“遗其精神亦即失其真也”。说到底,经史子集“皆精神之蜕变,心里之征存。综一代典,莫非史焉”。1932年11月,钱钟书在《新月月刊》第四卷4期,发表《新文学源流》,批评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抗战期间,他又对中国史学界长期争议的“六经皆史”说,发表一批卓见,分别见《谈艺录》,第24-26页,第263-265页;《管锥编》,第612,1105诸页。
如今人文学科,大多“主内容、辨真伪”。文学却是一部脱空经:它一面突出美丑之别、雅郑之殊,一面讲究形象思维、象罔之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奇(Benedetto Croce)谓:诗文如同百灵鸟,“围绕不可言传者而盘旋”。差同“不知其名,而强为之名”矣!文学不重逻辑思辨,但求比喻模拟,反能冲破概念,走向变化。诗歌、小说、戏剧等,因而常比史书来的高明。分别见《谈艺录》,第572页;《管锥编》,第1420,410页;《七辍集》,第113页。
3.诗无通诂却有大小结裹 文学“抒作者之情,更感读者之心”。譬如杜诗韩笔,人人都觉美,却又各见所长。诗无通诂,原有“畅通与变通”。先看畅通。诗意本不显露,必索乎隐。各种解说,必主于一。再看变通。盖谓义不显露,亦可游移。诂之不通,达亦无定准,如庐山之横看成岭侧成峰。
文学批评是训诂考据?还是叙事修辞?钱氏笑曰:“只怕有些学者,以为此外更无学问”。唐代诗人姚合称:“诗家有大判断,有小结裹”。如今学术论文,多“作场中批评”(Workshop Criticism),即“忽略造艺之本原,常以小结裹为务”。批评关键在于:要“把千头万绪化为二三大事”,发掘那些“隐于针锋黍粒、放而成山河大地”的思想精髓。分别见《谈艺录》,第609-610页;《写在人生边上》,第48页;《管锥编》,第12页,第1215页,第496页。
4.教书与交友 钱钟书在联大教书时,旅居昆明文化巷11号。他在此写下“冷屋随笔”四篇。文中不难见出:作者精神郁闷。1939年底,钱氏辞去教职,前往他父亲钱基博所在的湖南蓝田师范,出任外文系主任。
据吴宓之女吴学昭追记:“外文系主任陈福田不聘钱钟书,父亲奔走呼吁,不得其果,终憾人之度量不广,各存学校之町畦。寅恪伯父同意父亲看法,但教父亲不可强合。1940年11月4日,父亲赴陈福田便宴,议请钱回校,忌之者明示反对,但卒通过。父亲与寅恪伯父稍感宽慰,但钱君已不愿返回。”
这桩公案,起自清华:传说钱钟书毕业时,不愿留校读研究生,理由是“外文系无人能教我”。陈福田因此大不满,吴宓却是莞尔一笑:“以钱的才质,根本无须硕士学位。” 分别见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周榆瑞文《也谈费孝通和钱钟书》,载台湾《联合报》,1979年8月日。 实际情况,我以为要比传言复杂得多。
5.不落巢穴破体求通 首先,针对派系纷争,清华导师一再提倡:和东西秦晋之好,破南北门户之见。钱钟书身为好学生,既要遍采百味,又欲不落俗套,岂无一套自处之法?有的。外文系教授叶公超,有心延揽才俊。钱赋诗道:“亦居魏阙亦江湖,兔窟营三莫守株,且执两端开别派,断章取义一葫芦。”
我们知道,晚期诗人龚自珍有诗云:但开风气不为师。钱氏与之唱和,明示自己无师无门。一年后,钱钟书在英国作《论交友》,称“我有大学时代最敬爱的五位老师,都是以哲人、导师而更做朋友的。”分别见《中书君诗》,原载《国风》杂志,1934年第五卷,第6、7期合刊;《论交友》,载《文学杂志》,1937年5月第一卷第1期。龚自珍句出自《已亥杂诗》第104首。
请注意:他承认“亦师亦友”,坚持“无师无门”,其间夹着一层“通学”之虑。《管锥编》等891页谓:历代学问大家,皆因不落巢穴、方才有所突破。贾谊论文象赋,辛弃疾作词似论。《醉翁亭记》不为赋乎?《货殖传》不类志乎?“故能废前法者乃为雄”。名作往往破体,死守则自缚。
6.宗派阻绝、无师自通 其次,钱氏深知学术辩证规律。《谈艺录》171页称:“诗文之累学者,不由其劣,而在其佳”。此说源自《管子・枢言》篇:“佳则动心,动心则仿造,仿造则立宗派,宗派则有巢穴,巢穴则变腐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