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师承”规律初探

摘 要: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过程遵循一定的“师承”规律:师培规律、师传规律、师授规律和师训规律。探索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师承”规律对我国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技能转换;“师承”规律

作者简介:周明星(1957-),男,湖南农业大学现代技工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策;文苗(1990-),女,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及其生成路径研究”(编号:11YBA158),主持人:周明星;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技能人才生成机理研究”(编号:12***6066),主持人:周明星。

中***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58(2015)01-0066-04

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第三次工业***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大的同时,也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挑战。据业内人士统计分析,我国培养一个高级工需要8―10 年,技师需要12年,高级技师则需要15年。[2]实践表明,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道路可能并不完全相同,但其技能获得过程却有规律可循。当下,如何按照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师承”规律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是现代技工教育的前沿问题。

一、师培规律

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感于情境知识。人类学家莱夫在她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指出“学习应该从参与实际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但是学习历程是由周边开始再不断向核心推进,逐渐深入参与真实的活动的过程。”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被看成是情境性学习的核心定义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基于情境的学习者必须是共同体“合法”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同时他们的活动也应该在共同体工作的情境中进行。“边缘性”参与是指学习者不可能完全地参与所有的共同体的活动,而只是作为共同体某些活动的参与者。[3]要想从新手成长为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学习者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实践共同体中去,而且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求新手充分地参与到共同体的社会文化实践中去,并在成长的每一阶段都要细心观察和模仿专家和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行为,学习共同体内的行话,逐渐开始按照共同体的标准来行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学习者逐渐掌握了专家的知识与技能,并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与磨炼。[4]这时,学习者逐渐获得了共同体中核心成员的身份,变得越来越自信,对共同体的贡献越来越大,反过来可以指导刚进入共同体的新手的学习。也即,学习者在对共同体进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最终成长为熟手乃至专家。正如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所说,“一个人要想吸收这些隐含的规则,就只能那样毫无批判地委身于另一个人进行模仿”。[5]

基于这一理论探索出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第一条规律:师培规律。即徒弟在长期的观察和模仿中获取师傅的思维方式,并且通过练习获得技能技巧,于是由师傅的隐性技能到徒弟的隐性技能得以转换,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过程。这种技能转化规律有三个特点:一是技能的碎片性,即隐性动作技能是在不同师傅的头脑之中呈碎片状的,即使在同一个师傅的头脑中,也是零散存在的,并没有形成系统化和整体性;二是传授的默会性,即从隐性技能到隐性技能的转化,是不能通过语言交流来实现的,必须经过模仿等特定途径和手段;三是获得的领悟性,即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悟性,只有不断进行揣摩和意会,才能获得他人的隐性技能。

这一技能转换是在师父带徒弟的情境学习过程中实现。师徒制是人类技能传播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该制度长期以来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各行各业中。在这一过程中,徒弟依靠观察、模仿和反复练习,形成与师父基本相同的思维模式,这些隐性技能就潜移默化地由师父传给了徒弟。比如,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大师工作室的基本做法是把学生置身于工作室的情境中,跟着大师一起学习彩绘、木雕和刺绣等。于是,通过身处情境中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得以实现。又比如,把职业学校学生放在企业当中实习,在企业老员工的带领下学生学习技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师徒结对”“传帮带”“导师制”“师徒帮带”“带教”“以老带新”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实质都是“从隐性到隐性”的技能传递。

二、师传规律

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精于隐性知识。20世纪60年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的知识理论被引用到教育理论研究中来,对教育领域许多重要问题的分析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学校教育活动中大量的“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及其教育意义开始为人们所发现。波兰尼把不能通过语言明确表达和交流的个人内部认识活动纳入知识的范畴,并且与可以言传的知识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在对当时西方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进行批判时提出的,也是对原有知识理论的“决定性变革”。他将“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we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认识论命题,指出“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通常称作知识的是以书面文字、***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没有被表达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可以很容易表述和获得,而将后者称为缄默知识(即隐性知识),不易为人们阐明和掌握。

基于这种理论探索出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第二条规律:师传规律。即师傅将依附于个体而存在的经验、直觉和想象,用语言深刻地概括并清晰地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成果,进而感性技能提升为理性技能,使高度个性化技能向群体共享传播成为可能,这也是一个外部明示的过程。这种技能转换规律有三个特点:一是技能的可言传性,即要转化的那部分隐性技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用语言、文字、符号、***像和公式等形式表达清楚的;二是传授的多样性,即这种技能传授可以是由个体传授给个体,也可以是个体传授给群体,还可以是群体传授给群体;三是获得的创造性,即实现这种转化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抽象和思辨,才能实现由经验到理论的飞跃,这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这一技能转换由个人个性化技能成果共享得以实现。师傅将个体通过实践积累起来的行为表现通过一定的途径用语言、文字、符号、***像或公式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成果。这是一个将隐性知识概念化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这种模式对知识创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类比、交往、倾听和深度会谈是推动隐性技能外化为显性技能的重要工具。实现这种转化的方式有隐喻式、交往式和反思式等。比如,职业教育领域,如果专业教师不只是将经验“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而且还将包括技术经验、技巧等隐性技能开发为学校教育教学教材,那么,人们也就不仅将技术经验、技巧等隐性技能转化为显性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通过传播“产品化”的显性技能,让整个学校、甚至更多的和后来的学生来学习分享。

三、师授规律

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受于显性知识。众所周知,美国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泰勒,在1949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认为,课程原理的基本内容必须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是:(1)确定教育目标:学校应该试***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选择教育经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组织教育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评价教育计划: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基本步骤可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验、组织学***验、评价学习结果。这也是课程编制的方案框架,该理论被称为“泰勒原理”,成为现代课程编制经典。

基于这一理论探索出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第三条规律:师授规律。即职业学校教师将职业教育的各种显性专业技能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专业标准和专业道德教给学生。这是一种最普遍和常见的技能传递方式,也是一个汇总组合的过程。这种技能转换规律有三个特点:一是技能的系统性,即这种转化规律中的技能是循序渐进的,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化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二是传授的便捷性,即这种转化规律可以通过个体对群体进行传授,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交流方式来实现,比如远程教育,网络博客等;三是获得的公共性,即这种转化模式中的技能是面向大众公开的,通过公共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任何人都可以以文字、符号、***画等直观的形式来获得。

这一技能转换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实现。这是一种典型的间接经验获取的渠道,也是目前学校教育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这一模式是个体将零散的和不连贯的显性技能综合成一个技能体系,并可以在组织内部进行共享。这一阶段强调显性技能的采集分类、组织管理、提炼升华和技能整合。其转化方式有讲授式和自学式。比如,许多大学对入学新生的教育训练中,传授显性专业技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从显性到显性”的传递模式,新生能够迅速地了解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学校规章制度等。经过培训和学习,新生会将“显性技能”的原则要求有意识地体现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举止中。又比如,教师上课传授专业技能给学生,是典型的显性技能到显性技能的模式。

四、师训规律

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内于工作知识。关于“工作场所学习”最早的研究始于马席克和瓦特金斯,他们是根据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和偶发性学习来定义工作场所学习的。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和工作实践的发展,学者们对“工作场所学习”内涵的认识也在延伸和拓展。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工作场所学习是发生在工作场所这一真实情境中,在与专家、同事的互动过程中,为取得对组织和个人有价值的结果而进行的获取相关知识、习得工作技能的过程。[6]工作场所学习理论把工作场所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认为与工作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最好在工作场所中去获取。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理论所关注的个体学习,通常是指正式教育机构中的学习,与之相反,工作场所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视为一种社会化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情境结构、活动和关系,都是促进工作场所学习的条件并使其理论化的关键。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为了了解人们如何学习成为“有知识的实践者”,应该集中分析活动发生的实践团体,该团队也是知识、技能和理论的来源。

基于这一理论探索出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第四条规律:师训规律。即学生通过实践实训,使其技能更加熟练,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进而显性技能内化为个体的隐性技能,这也是一个内化升华的过程。[7]这种技能转换规律有三个特点:一是技能的熟练性,即只有对显性技能非常熟练,对其有十分深刻的理解,才可能实现这种模式的转化;二是传授的隐蔽性,即这种技能转化的程度和多少是因人而异的,其传授往往是隐蔽的,个体在掌握技能以后,不知不觉间已经将显性技能熟记于心了;三是获得的重构性,即学习者必须把学到的显性技能重新归纳、整理,构建成个人的技能和技能体系,才能掌握技能。

这一技能转换由学生在工作场所中实现。实训的过程即显性技能向隐性技能的转变,这种模式是个体在学习或应用显性技能的过程中,将新技能内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对自身隐性技能系统的拓展、延伸和重构。这一过程也意味着一种更高层次的隐性技能形态――能力的形成。此技能转化的方式有动脑动手,实习训练, “做中学”、技能训练等。比如,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做法是把学生导向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所,并承担具体的实务作业。于是, 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就通过在工作场所中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得以实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工作培训中获取职业规则和岗位技能,并且熟练掌握技能后转化为内隐技巧实现技能的转换。又比如,学习驾车的过程中,开始时,驾驶员将“应知”的和“应会”的通过显性技能的形式传递给新驾驶员。多年以后,驾驶员可能已经背不出“应知”的内容和“应会”的操作规程,而显性技能已经隐蔽在驾驶员娴熟的驾车技术之中。

上述四种师承规律研究表明,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呈螺旋上升状态。正如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在《知识创造的企业》中描述,其知识转换的过程是“社会化外化结合内化社会化外化……”即动员个人的内隐知识;经过外化成外显知识;经结合成另一种外显知识;再将之内化成内隐知识,以成为既定的观念与工作习惯;最后透过相互观察与模仿学习,将内隐知识社会化。如此形成“知识创造螺旋”的方式,让散布各处的知识结合起来,并镶嵌在不同的知识载体中,以进一步协调知识的流通、整合、转移与蓄积。

***1 技能师承模型

基于知识螺旋理论,我们发现:技能获得的师培规律、师传规律、师授规律和师训规律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遵循知识螺旋理论提出的知识转换过程,运用到职业教育方面,即技能转换的过程。(见***1)其中,师培规律是“隐―隐”技能转换的社会化过程。在师培的过程中徒弟通过观察、模仿师傅动作技能、思维方式,让隐性技能可以从他人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师传规律是“隐―显”技能转换的外化过程。师傅将个体通过实践积累起来的行为表现通过一定的途径用语言、文字、符号、***像或公式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成果。师传规律是“显―显”技能转换的整合化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等师傅把自己系统化整合化的技能知识教给学生,使徒弟形成自己的间接经验。师训规律是“显―隐”技能转换的内隐化过程。通过实习实训,经过多次动作练习使个人加以吸收,并进一步内化为个人内隐技能。通过如此不断循环和提升的四个过程,促进高技能人才不断成长、成熟和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R].2007.

[2]韩玮.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透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83.

[3]J・莱夫,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4]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9(1): 32-42.

[5]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79.

[6]周涛.工作场所学习概念的解读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1(7):55.

[7]周明星,刘晓.现代职业技能的意涵、习得及其养成――基于隐性知识学习的语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3):5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师承”规律初探

学习

美国的第一夫人们

阅读(31)

美国总统的夫人作为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她们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更受人关注,正如她们中的一位曾经说的那样:在鱼缸中生活4年或者8年。1920年8月18日,美国宪法第19号修正案正式生效,赋予了妇女选举权,美国第一夫人的作用因此变得日益重要。

学习

《风声》:从小说到电影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风声》:从小说到电影,内容包括电影风声原小说,电影风声文章。[摘要]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在原著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小说的叙事方式、叙事策略和叙事空间加以适当的改编以适应电影的表达,电影视听语言的运用更是增

学习

汽车行业市场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阅读(448)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行业市场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内容包括汽车行业的人才现状及前景,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购车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现阶段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正在以两位数的比例迅

学习

浅谈“乘法分配律”的证明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乘法分配律”的证明,内容包括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00道,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方法。“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其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上。乘法分配律的核心本质是乘法的意义,

学习

家庭会议总结范文精选

阅读(1457)

本文为您介绍家庭会议总结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家庭总结范文,家庭总结会议流程。家庭会议总结篇1会上认真总结了2011年驻马店市教育局关工委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市教育局按照省教育厅评选先进(示范)县、区和家长学校的标准,经过认真的考核评

学习

浅述油酥面团调制法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浅述油酥面团调制法,内容包括调制油酥面团时揉面的手法,哪种油用于油酥面团的调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有一段描写刘姥姥在大观园见到众多花样点心后,从点心盒中拣出一朵牡丹花样的点心开心的笑道:“我们那里最巧

学习

尘埃里开出来的花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尘埃里开出来的花,内容包括尘埃里开出的花全文,尘埃里开花原文。在很多人看来,我成功了,出名了——不仅出版了4本教育专著,并且受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邀请,与魏书生、李镇西、万玮、张万祥、郑学志等全国著名班主任同台讲学。工

学习

爱的赞歌作文500字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爱的赞歌作文500字,内容包括爱的赞歌作文,爱的回音作文500字。爱是什么?爱是在你无助时,失落时,沮丧时……的安慰啊!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何不为那些失落,沮丧,无助的孩子们一点温暖呢?洪亮的歌喉,优美的舞姿,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每个

学习

春官说春,唤醒春天的民俗

阅读(29)

二月四日是二零零八年的“立春”日,又一个新的春天向我们走来。春天的来临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生长季节的来临。立春,又称打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节日,是农耕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

学习

开放式基金VS封闭式基金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开放式基金VS封闭式基金,内容包括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区别详解,基金买开放式的还是封闭式的。2006年的开放式基金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它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投资首选,在2007年初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

学习

青春期性教育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青春期性教育,内容包括青春期性教育的文章,青春期性教育男生。在我国,早恋导致的性问题,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是薄弱的一环。大部分家长,不知道何时以何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徐光兴说,社会的发

学习

支招:培养孩子劳动意识的N个小妙招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支招:培养孩子劳动意识的N个小妙招,内容包括劳动教育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关系,孩子的劳动意识怎么培养。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主要是需要父母积极引导孩子多参与日常的家务劳动,从思想和行动上巩固孩子“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劳动

学习

她们一生为女性自由而写作

阅读(33)

第二性亚理斯多德说,女性之为女性是由于某种优良品质的缺乏。毕达哥拉斯也认为,世上善的法则创造了秩序、光明和男人,而恶的法则创造了混乱、黑暗和女人。所以叔本华告诉我们:女性是第二性的,第二性即女人在任何方面都次于男性,若对她们表示崇

学习

教师期望的差异性漫谈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期望的差异性漫谈,内容包括请你谈一谈教师的期望效应,教师期望的差异。教师期望效应已被大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期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本文就教师期望的差异性,即教师对

学习

凤台花鼓灯音乐特征初探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凤台花鼓灯音乐特征初探,内容包括凤台花鼓灯传承人岳颖英年早逝,安徽淮南凤台花鼓灯抢板凳。花鼓灯是淮河两岸,安徽境内颖上至蚌埠一带的民间艺术形式。凤台县又是花鼓灯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域,其艺术风格独特自成流派。

学习

《九章·惜往日》与《离骚》之比较初探

阅读(43)

本文主要对《惜往日》和《离骚》的共同之处做了一些比较,主要从诗中的意象表现,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变现出的屈原的贤臣形象这几方面来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曲折的一生。关键词:意象;法治;贤臣《九章》是屈原著名的楚辞作品之一,其中《惜往

学习

初探武术操在中小学体育中开展的意义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初探武术操在中小学体育中开展的意义,内容包括武术操教学目标是什么,武术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文章阐述了武术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在中小学开设武术操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武术操作为武术的一种

学习

物流会计初探

阅读(29)

物质资源领域和人力资源领域分别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利润源”和“第二个利润源”,后来由于物流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日本学者称为“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

学习

丁广泉师承侯宝林 让相声走出国门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丁广泉师承侯宝林 让相声走出国门,内容包括侯宝林十大经典单口相声,丁广泉侯宝林相声全集。7月末,一个炎热的周末下午,京城某大学一间普通的教室内,空调坏了,吊扇也坏了,但这些都无法阻挡前来听课的学生们的热情。讲台上,一位清瘦

学习

五音戏城乡剧团调查初探

阅读(62)

五音戏,是发源于章丘而流行于淄博地区的地方戏曲,产生于清朝中叶,大约有两百多年或三百的历史。为了了解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笔者到淄博市五音剧院,五音戏的发源地――章丘市青野村,对这一曲种进行实地考察,并且采访五音戏的老开拓者刘洪早老先生

学习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启示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启示,内容包括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什么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为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阐述了统一物之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而对立面

学习

初探中心城区停车设施数量的合理配置策略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初探中心城区停车设施数量的合理配置策略,内容包括老城区停车场规划不足造成停车难,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摘要】:通过对现状停车设施的数量、使用情况的定量调查,及对停车习惯,实际需求的了解,分区分类配置停车设施数量,是解